论文网
首页 基础教育教育管理正文

反思小学游记类作文的教学

  • 投稿麦克
  • 更新时间2015-10-09
  • 阅读量207次
  • 评分4
  • 14
  • 0

◎向红云

一、案例:

今天早上,跟读三年级的儿子谈写游记。他说老师布置的作文是写一篇“游记”。我说:“这好写呀。”他不动笔,却在床上打滚。于是,我开始说教:“游记嘛,就是写某人游某地,记录下自己印象深刻的东西。这个某人就是你,某地嘛,就不好说了。要不,我们一起去“游”一次吧,去玩一转,回来就有写的了。”他还是在床上滚,说老师说过了,可以回忆以前游过的地方。

“喔,是这样吗?你就不想亲自去游一游?你看,春天来了……”“我不想出去。”“我们可以到南站的广场公园,那里花都开了。”“不去。”“要不到我们楼下去看看吧,院坝前那棵桃树开花了,红得很好看。”“不想去。”他这样顽固,我也没有办法。儿子从乡下到万州一所城区小学读书,已经三年了。他很少出门去逛,似乎对城市有很大的敌意,城市里的一切,在他来说就是用“钱”堆起来的,引不起他的好奇,甚至公园的花草也不能吸引他的注意。他更愿意在暑假里回到乡下,到原来居住的乡政府院里,找过去的小伙伴玩,要不就到老家的山林里、小河边去自由地摸爬滚打。看来为了他的游记,我们真的只有靠回忆了。

我进一步说教:“你就回忆吧。你游过的地方可以是城市也可以是乡下,公园,或者野外,风景名胜,或者乡土野趣,可以写你对自然美景的欣喜,也可以写你感受到的风土人情。那么,你到过哪里呢?好像我们游过西山公园,你还和老师同学们游过沱口瀑布吧?”他嘟囔着:“都写过了。”我沉吟了一会儿,轻声念叨起来:“那你还回忆得起马头吗?还记得乡政府院子里的那些花草吗?如果现在你再去看一看,会发觉它们都长大了。草都长高了,乱蓬蓬的,蜜蜂开始嗡嗡地飞了。我前些天看见手腕粗的花树,枝条很茂盛,树上开满了花,小小的五片花瓣,白白的,细看,又带粉红,不像桃花那样鲜艳,也不像李花那样雪白,有点像樱桃花。几个小孩在花下跑来跑去。以前,那里刚种下花草时,乡政府的叔叔阿姨们都盼望看到花坛里树叶婆娑,鸟语花香,可是几年过去了,现在,花儿寂寞地开着,小草寂寞地绿着,鸟儿寂寞地唱着,叔叔阿姨们,还有小伙伴们,却一个个分散到了不同的地方。”

儿子出神了。我知道,我呓语似的谈话触动了他甜蜜而忧伤的记忆。我说:“你回忆吧,随便写一点儿。”他下了床,拿出书包,坐到桌子边。我往他的作文本上望去,题目是“马头的春天”,接下来他写道:“我的心又飞回了马头,我要去抚摩那里的春天!”……

二、反思:

从上面的事例看来,作为一个家长,我教儿子写游记费尽周折,效果也不一定就好。同时,作为一个一线教师,我又有责任把游记类作文教好。而从学生方面来看,这无疑是一个难题。其难主要表现在:首先,孩子见识不够。农村孩子对城市不了解,什么公园、博物馆、图书馆等几近隔膜,反过来城市孩子对农村的风光民俗也甚少接触,让他们写自然景观他们也往往束手无策。其次,缺少情感的激发。面对老师给出的游记作文要求,当他们觉得没什么好写,没什么值得写的时候,会有被迫让他们写的感觉。再有,就是学生缺乏必要的写作技巧。怎么克服这些难题呢?我想谈谈自己以下肤浅的思考。

1、游记要“游”,让学生言之有物。笔者30年前也是农村小学生,常在老师带领下游森林、看瀑布、访水电站,几乎每年春游,写作时虽是文笔稚嫩,却也能有的放矢。如今的小孩子,被以安全为由束缚在学校和家庭的小小圈子里,不能跟老师同学一起亲近大自然,欣赏风景名胜,走近人文景观,自然写作时就没有源头活水了。为此,强烈呼吁有关部门认识封闭孩子的严重弊端,把春游还给孩子,政府、民间协作保障师生出行安全,而不是因噎废食,剥夺孩子的权利,扼杀孩子天性。

2、游记要“有情”,让学生有写的冲动。古今中外很多优秀的游记文章,无不是缘情而发,情景交融。袁宏道的《满井游记》充满早春的惊喜;郁达夫的《苏州烟雨记》散发出乱世中青年文化人的忧郁;普里什文的《鸟儿不惊的地方》,屠格涅夫的《猎人笔记》渗透着作者对俄罗斯遥远而广袤土地的深沉眷恋;岛崎藤村的《千曲川风情》展示了这位日本作家对家乡土地风物和乡亲百姓的一往深情。孩子写游记,一定要诱发他们的情感,让其有写作的兴趣和欲望。

3、游记要有“技”,让学生有写的技巧。文章内容为重,学会一定的技巧可以增强学生习作的兴趣和信心。三年级游记作文还是起步阶段,作文的重点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增强习作的信心。所以我们只要引导孩子们掌握初步的谋篇技巧和突出重点的技巧就行了。为此,教师可以在课堂上用课件或者黑板图示法,列出游览过程的框架,在学生汇报的景点上,鼓励学生尝试用积累的语汇进行表达,把那里的景物描绘一番,对框架图进行添枝加叶。这样学生就能直观地感受到自己的作品是怎么一步步丰满起来的,这对他们乐于作文很有帮助。

(作者单位 重庆市万州区红兵完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