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春华
不知从何时开始,阅读教学成了一个颇为沉重的话题,淡化整体、无度开放、纵容个性、盲目综合等课堂现象“乱花渐欲迷人眼”,让我们无所适从。其实,阅读应该是一种简单的语文教学,教师是阅读的爱好者,带领着一群孩子在文字的海洋里恣意徜徉,构建简单阅读语文课堂,让语文教学返璞归真。
一、内容简单,越真实越好
众所周知,一节课的时间非常简短,小学生的注意力、精力也极其有限。要提高阅读效率,就必须追求教学内容的简单、真实,少搞花架子,拒绝花里胡哨、云里雾里的课堂模式。当然,简单并不是故意降低学习标准,更不是机械减少学习内容,它要求我们教师深入钻研,集体备课,对文本内容进行科学、合理的把握、提炼和优化,以简单的内容提纲挈领,牵一发动全身,达到高效学习的课堂目的。
譬如,在教学《装满昆虫的衣袋》这一课时,教学内容应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①识记“昆”“著”“纺”“察”“骂”等几个生字,理解并运用“痴迷”“闪烁”“光泽”“纵横”等词语。②阅读课文,能准确地概括出文章主要记叙的两件事,一件是“抓纺织娘”,一件是“放鸭子时观察小虫子”,理解这两件事都与法布尔喜欢昆虫、善于观察的兴趣有关。③学习通过细节刻画体现人物品质的写作方法。另外,爸爸妈妈的担心与责骂也从侧面烘托了儿时的法布尔对昆虫痴迷的程度,这一点同样值得注意、学习。
教学内容虽然简单,却给了学生们无限的拓展空间,他们由法布尔喜欢观察昆虫,联系到了自己喜欢养小乌龟、鱼、鹦鹉,自己喜欢学习跆拳道、吉他、舞蹈,联系到了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父母的责备有时候是爱的体现……
二、环节简单,越扎实越好
阅读是学生与文本深入对话的过程,是一个简单的“心灵发酵”的过程,我们要给学生足够多的自由时空任他们驰骋自己的理解与想象。每篇课文都有一定的教学主线,抓住这个教学主线设计就会简单明了,教学环节就会环环相扣,学生们会不知不觉地走进文本的深层,领悟作者的思想精髓与文本魅力,获得扎实的课堂效果。
教学《林冲棒打洪教头》时,笔者本着“环节简单”的原则,设置了以下三步课堂流程:①读课文,写生字,理解“踉跄”“白昼”“气势汹汹”等几个词语的意思;②再读课文,引导学生以多种形式复述课文内容,理清故事情节;③细读课文,从字里行间体会作者的情感倾向,能用几个词语概括一下主要人物的性格特征。没有眼花缭乱的视频课件,没有豪情冲天的《好汉歌》,也没有声情并茂的课堂导入,别出心裁的剧本表演,只是让学生简单地沉浸在文字的世界里,从“一横”“一退”“一扫”几个简单的动作中感受80万禁军教头的风采,从“脱”“拿”“耍”“喝”“敲”等动词,还有“大官人今天何故厚待一个犯人”的语言描写中认识洪教头的傲慢无礼,狂妄自大。
简单的教学环节并不会降低课堂的学习质量,在简单中紧抓课堂生成,智慧地捕捉学生思维过程中一闪而过的灵光,会让整个阅读课堂迸发别样的精彩,促进学生知识技能、情感态度的双重升华。
三、媒介简单,越朴实越好
信息技术时代背景下,投影仪、多媒体、班班通等电教手段已然走进了每间教室,成为了学生学习必不可少的辅助手段,在推进课程改革、深化素质教育过程中扮演着弥足重要的角色。遗憾的是,很多情况下我们没有能够科学、合理地对其进行定位,滥用媒介现象还十分严重,下面我举两例,相信大家会有同感吧?!
1.教学《装满昆虫的衣袋》这篇课文时,一位教师在课堂精心展示了自己制作的课件,其中关于“纺织娘”和“闪着金属光泽的小甲虫”的视频引起了孩子们的啧啧称叹,将课堂气氛推向了高潮。
2.教学《黄山奇松》一课时,一位教师非常注重课文朗读,这个环节占用了课堂教学的很长时间。每名学生朗读时,老师都会问一句:“你需要点音乐吗?”学生们自然心领神会地回答:“需要。”从西洋乐曲、民族器乐,到流行歌曲、民歌经典,课堂上音乐的长河远远盖过了学生们的朗读。
扪心自问,《装满昆虫的衣袋》这篇文章不是科普文,其目的在于激发学生对自然万物的好奇与热爱,培养他们仔细观察、坚持不懈的科学探索精神,课堂中的视频显然偏离了这一教学主题。如果我们教师在课堂上简单地用粉笔勾勒一下“纺织娘”“小甲虫”,也同样会让学生们兴致盎然的。第二节课加强朗读并没有错,适当地配乐也没有错,错的是配乐曲目我们精心选择过了吗?是否每一首都与课文意境相一致呢?再说,也不要一直更换曲目吧,这是语文课,而不是音乐会!
总之,越是简单的东西越科学,简单是一种美,更是一种令人怦然心动的境界。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我们需要卸下身上太多的负荷,从纷繁复杂的改革理念、课堂模式中走出来,本本分分地教学,扎扎实实地发展,让阅读教学返璞归真,在简单中迈向辉煌!
(作者单位 江苏省海安县城东镇西场小学)
(本栏责任编辑 李彩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