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
首页 基础教育教育管理正文

智慧为底,爱才更有勇气

  • 投稿陈书
  • 更新时间2015-10-09
  • 阅读量613次
  • 评分4
  • 96
  • 0

马家兰

有过班主任工作经历的老师都知道,在一个班集体中,学生的学习成绩参差不齐,行为习惯各有不同,班主任每天都要与这群学生打交道,在这一过程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的一套工作经验,其中,对于“善”者应“扬”,对于“恶”者要“惩”。

那么,如何把握“惩”和“扬”的度呢?对于经常迟到的学生,班主任可以选择让其擦黑板、扫地、站立、抄英语单词,等等。面对这些惩罚的方式,不禁让人思考:它们有没有先后的顺序?擦黑板、扫地多少次?站立多长时间?单词抄多少个?多少遍?同样,在扬“善”的时候,我们又该采用哪些方式?如果选择给学生奖励,该颁发什么样的奖品?间隔多少时问颁发?采取什么形式颁发?这些问题都值得我们去思考。思考和解决这些问题的时候,我们更有必要探究这些行为背后的理论依据。

强化和惩罚,是操作性条件作用理论的基本规律,该理论是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斯金纳基于斯金纳箱的实验提出来的。虽然这些规律最初来源于动物试验,但它们也同样影响着人类行为的基本过程。

“所谓强化,就是指有机体作出某一行为反应的结果提高了该行为以后发生概率的过程。所谓强化物,就是指能引起强化作用的事件或刺激,也就是说,它的呈现可以提高反应发生的概率。”例如,某同学在语文课上专心听讲,如果老师能对他微笑并表扬他,那么该同学在以后的语文课上,更有可能集中注意力专心听讲。在这一事例中,语文老师就运用了强化原理,以自己的微笑和赞扬作为强化物来强化该同学上课专心听讲的行为。由此可见,强化是用来增强良性行为发生概率的,“扬”的理论基础就是强化规律。

基于学生“善”行的肯定判断,并希望这种行为经常发生,以致形成一种习惯,班主任就必须会运用强化理论,运用该理论的时候,班主任应注意投其(学生)所好和强化物的选择?例如,班主任如何对学生的勤奋学习行为进行强化呢?可以在一次正规的考试之后,统计一下班里成绩总分前十名的学生,利用班会的时间,班主任亲自为他们颁发奖品,以奖励他们勤奋学习的行为。在这里,奖品、班主任颁发奖品时的点头微笑、学生知道自己的名次(努力结果)都是强化物,而这些强化物都是学生所喜欢的。通过这样的强化,那十名学生以后就可能会更加努力地学习。

对学生中的“善”行,班主任如果及时、合理地运用强化原理,就能增强他们再次发生的概率。那么,如何降低不良行为发生的概率呢?这就需要惩罚了。

惩罚’是指“当个体在一定刺激情境中作出某一行为后,若即时使之承受厌恶刺激、从事厌恶活动或者撤除正在享用的强化物,那么个体在今后类似的刺激情境中,该行为的发生概率将会下降”。这里的厌恶刺激、从事厌恶活动,就是惩罚物。

依据上面的定义,班主任在惩罚学生的“恶”行时可从两个方面考虑:一是使学生承受厌恶刺激、从事厌恶活动,一是撤除正在享用的强化物。例如,某学生经常迟到,班主任就罚其扫地,而该活动正是其所厌恶的;某学生上晚自习的愿望很强烈,可在班里管不住自己的嘴巴,喜欢自言自语,破坏了宁静的学习氛围,班主任让其离开教室回家学习,而离开教室就是撤除他正在享用的强化物。

在惩“恶”的时候,班主任应注意对惩罚物进行选择。惩罚物有哪些种类呢?

“斥责,是指个体出现不良行为时,及时给予否定性的语言、姿势和表情,以阻止或消除不良行为的出现。”它是班主任在面对学生不良行为时,经常选用的一种惩罚物。体力劳动也是惩罚物的一种。当学生出现“恶”行时,班主任罚其打扫卫生或在操场跑步,以此来降低“恶”行再次发生的概率。矫枉过正,是惩罚物的另一种类型,它是指“在问题发生后,要求当事人进行与该问题行为有关的费力活动”。“它包括过度补偿和积极练习。”

“过度补偿就是在问题行为发生后,当事人不仅纠正问题行为造成的环境影响,而且还要把环境恢复得比问题行为发生前更好。”例如,某同学经常乱扔垃圾,致使其座位下垃圾不断,班主任发现后,不仅让其将自己座位旁的垃圾清理干净,还让他把周边的垃圾也清理掉。该学生的行为就是对“恶”行(乱扔垃圾)造成的环境影响的过度补偿。

“积极练习,就是在问题行为发生后,要求当事人多次重复练习或较长时间地练习与问题行为相对立的良性行为。”例如,在进行课间操和眼睛保健操的时候,某同学表现得不认真,班主任要求其从头到尾认真地做5遍。

斥责、体力劳动、矫枉过正都是惩罚物,那么,当我们需要对学生的“恶”行进行惩罚时,应该如何去做呢?这应该从两方面考虑,先考虑撤除正在使用的强化物,再考虑使用惩罚物。如果必须使用惩罚物,而且各种方法都能达到矫正“恶”行的话,先考虑选择矫枉过正,然后考虑选择斥责,再考虑选择体力劳动。因为矫枉过正不仅有助于抑制“恶”行,而且有利于培养“善”行;斥责虽对个体的心理造成消极影响,但毕竟不会对个体的身体构成直接的伤害;而体力劳动可能不利于培养学生爱劳动的品质。

班主任之于学生,应该要付出自己的爱,但这种爱的付出是需要智慧的,学一点惩“恶”扬“善”的智慧,相信会使你的工作更加出色。

(作者单位 安徽省肥西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