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水舰
“人”由一撇一捺组成,从我们祖先造字的角度,是一个人行走的样子,属于象形字。后来,有人将其解读为叉开腿站立着的一个人,赋予“人”字顶天立地之意。作为一位教育工作者,近30年的教书生涯中,我也时常思考“人”的问题。本人结合诸多学校提出的“成人、达己”教育理念,把“做人”作为教育的首要任务,现将自己的感受与做法付之于文。
一、对“人”字的解读
“人”的一撇是骨架,是外表;一捺是支柱,是内在。一撇就像父母给我们的肉体,是先天的身躯,是每个人客观存在的基本元素;而一捺则像我们平日的言行,是后天的修为,是需要主观努力、消化、汲取之后获得的元素。一撇固然重要,但若没有了一捺的支撑,那一撇是会倒掉的。由此,我理解为:一个人先天的肉体是必不可少的,它是一个人活下去的基础,但如果缺少了后天的修为,不具备基本的生存技能,没有良好的品格和远大的抱负,一个人也是难以屹立于天地的。
那么,后天的“修为”(一捺)包涵什么呢?应该指人的品德修养和文化素养,其中包含了人的性格、品质、学识等所有后天才能形成的好元素。就二者而言,品德修养又最为重要。品德修养是一个人的第二身份证。在此基础上再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扩展自己在社会中的功用性,这个人才有可能真正成为不偏不斜、站得稳、顶得住、有信用、有目标、健康合格的大写之“人”。由此可见,对于人,后天的教育极为重要。
二、引导学生理解“人”字文化内涵
就造字方法来讲,“人”属象形字,将其分解为一个人的“骨架”与“支柱”、“外表”与“内在”,学生极易明白。关键是让学生理解其深刻的内涵。一个人,如果没有后天良好的教化,将无异于动物。因此,要引导学生自觉地看重“人”字的一“捺”,努力去理解这一“捺”的深刻含义,以及其对于我们每个人的重要意义。一个人要在社会上很好地生存,首先得具备良好的品德修养,因为品德修养好的人,一定受人欢迎。在此基础上提高文化素养,他必将是一个全面发展的人。
当然,面对高中教育的现实,我所在的县级高中不可能让所有的学生都进人大学继续深造。所以我告诉学生,“人”的一捺中,品德修养是做人的基础。客观地讲,一个人只要有良好的品德,即使文化素养弱一点,人们也能够接纳。他至少可以凭借自己的力气养活自己,在社会中争得一席之地,并快乐地生活。
三、引导学生用言行展示“人”字文化
一个人平日里的一举手、一投足、一个眼神、一次问候都体现了这个人的性格、品德与学识,彰显了一种素养。所以,我要求自己及全校教师尽可能在各方面提高和完善,按照“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标准,在学生面前做一个标杆。为此,学校建立了相应的制度,比如《学生礼仪规范》《学生一日常规》等对学生行为进行规范,从而给他们正确的引领;同时利用团组织的先锋作用,要求所有团员佩戴团徽,把县福利院作为学校团委的基地,每周都有一个支部前去服务,借此培养学生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另外利用各种节日开展丰富多彩、文明向上的活动。当然,我也要求语文、声乐、历史等学科的老师将此项内容融人到该科教学中。
对每一届新生,学校均要求他们收集相关的励志、明德等方面的诗词名句,并在班主任老师的指导下,反复吟诵,仔细推敲,认真思考关于做人的意义及价值。比如:“人有善愿,天必佑之。人而无信,不须礼之。”(《增广贤文》)“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刘备)“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曹操)“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等等。让学生通过此项活动,不仅储备了一定数量的古诗词名句,还能思考和理解其中蕴含的人生哲理,从而主动规范自己的言行,促进自身健康发展。
四、将“人”字文化融入校园文化
近年来,我一直将“人”字文化作为办学特色在全校推广施行。比如将之融入到班级文化、环境文化中。要求各班级根据本班实际和对“人”的理解,拟定出相应的班级发展目标、学生成长规划、教室美化及班级活动特色,等等。环境文化中,从教师办公室、活动室,学生住宿区、活动区、学校景观区等,都用名言警句、温馨话语、青松翠竹、寒梅秋菊来装饰和点缀,从而使整个校园都充满了“人”的特质、“人”的精神。
身为校长,我深知教学质量(高考升学率)对一所学校发展的重要性,但我更深知“做人”的重要性,所以我极力将教育与教学辩证地结合起来。培养“人才”是终极目标,然而“成人”是前提,同时又是“成才”的基础。一个人只有把思想端正了,把目标确定了,他才会有动力去追求,去奋斗。我一直推崇一位智者的话:“做人的最高境界是:健康,愉快,受人欢迎!”希望我的亲人、同事、朋友、学生都能如此。
(作者单位贵州省惠水民族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