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设提高课外阅读的途径
冯娟
“我最不喜欢写作文了。每次一听老师说:‘写作文!’,我就手忙脚乱,抱着脑袋想呀想,想呀想,想得头晕脑胀。说实话,我脑子里想的内容倒是很丰富,百:是,写到作文本上,怎么就那么一点点,真愁人!”我们常常听到学生们类似的抱怨。现在学生感到写作难,往往觉得“无从下手”“无内容可写”,这就是平常的积累不够,主要是因为学生对生活缺少观察,缺少体验,缺少思考,缺少发现。教师一方面要引导学生学会积累,还要注意在习作时谓动学生积累,让学生的各种积累“呈于眼前,浮于笔端”。而积累的途径,最有效的莫过于博览群书了。为了给班级营造温馨的书香环境,我从一年级起就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在班级里设立一个“图书角”。
一、图书角建立的必要性
现在的孩子许多都是独生子女。父母舍得花钱,家中藏书何止过千,书桌书椅书橱书柜一应俱全,可孩子还是不喜欢读书。因为家庭不能给其一个许多人边看边交流的环境,其图书购置是因父母的好恶而决定子女的阅读范围。而将学生喜好的书籍放到一起,他们可能会找到知音,找到对共同感兴趣的话题进行探究,使他们在看书中对知识的运用能力得以提高。因而,在看书、读书中不感枯燥与乏味,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中就能快速成才。
二、图书角的建立
1.书源。我和任课教师先将自己的有益学生发展的书放置于图书角,使学生从中看到许多新鲜的东西。模范的力量是无穷的,学生先是将自己看过的2-3本书拿来,再后来很多学生都愿意把自己最好的书带到班里的图书角,这便使学生家中闲置的儿童书籍真正派上用场,图书角也就初具规模。当然也不是什么书都可以拿来,在捐书的过程中我制定了相应的择书标准,其实标准很简单,首先是内容体现真善美,然后就是符合他们的年龄段、知识水平程度、阅读能力,等等。最后就是孩子愿意一读再读的书籍。根本目的就是让学生爱上书籍、爱上读书,从而提高学生阅读的兴趣。
2.健全管理小组。要使图书角长盛不衰、富有生命力,就必须成立一个管理小组,制订健全的管理制度。首先是要做好班级图书整理工作。整理图书的主要工作就是将图书分类、编码、登记及摆设。我和孩子们一起给图书分类,然后给每一本图书编码。编码无需复杂,只需有书号和捐书者的姓名,目的是让每一个学生在借书的同时能感受到捐者的爱心,也是培养学生爱护书籍的好习惯。其次是图书的摆放。有了图书,班级图书角已初具规模,在学生家长的大力支持下我们又有了书架。我教会学生按照图书的大小、类别进行简单分类,并整齐地摆放在书架上,方便同学们借阅和查找。最后是为图书作登记。所有的图书编好码后,管理小组的成员把全部图书做一次详细的登记,以防图书遗失。
3.做好图书借还工作。我采取两项措施:第一项是同学们每周一可直接向管理小组成员借阅,但周五必须还给管理小组。借阅时要根据自己的喜好、阅读能力进行合理选择,最好是在规定的时间内读完;第二项,利用周末或节假日采取自愿带书回家翻阅,并同父母、亲友、伙伴探讨交流。借阅要在借书证上做好登记,这样管理就更完善了。
三、由“要读”变“会读”
有好书,有时间,想读书,并非就万事大吉了。如果书读不好,盲目读书,必然导致事倍功半,因此除了明白“要读”之外,还要指导“会读”。这就需要教师给予一定的帮助,我常常会开展各种读书活动来检查学生的读书效果。
1.巧用课前五分钟。利用课前五分钟让学生说说自己在阅读中积累的字词、优美的语句,或是谈谈你阅读的收获、令你感动的情景等,鼓励学生尽可能地去说、去表达。
2.养成做读书笔记的习惯,教会学生边读边记的学习方法,我不定期地督促检查,日积月累,学生能积累不少的好词好句。
3.利用班会课开展“读好书、讲故事”比赛,不仅检查了学生的阅读,还提高了学生口语表达的能力。
4.我每月不定期抽一节课作为“读书交流会”。在会上,学生谈自己读书的方法,谈如何提高阅读的速度,谈读书的心得,介绍自己读过的好书,小组交流,全班介绍。
一段时间后我发现孩子们读书的兴趣很浓厚,只要一下课或中午休息的时间,很多学生都围着那丰富多彩的图书,争先恐后地看。读书时的孩子们是最美的:有的神情严肃,有的若有所思,有的面带微笑;有的忍俊不禁,有的开怀大笑……“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班级图书角开辟了孩子们课外阅读的广阔天地。书是小舟,载着孩子们在知识的海洋中遨游;书是春雨,能使祖国的花朵尽情吮吸着知识的甘露,绽放得更加美丽。
班级图书角,就如一把金钥匙,为孩子开启了一扇通往科学知识殿堂的大门。小“材”大“用”,它让学生不再为写作而苦恼,不仅拓宽了学生的视野,增长了学生的见识,还使学生通过书本了解了人类的历史、探索了人类的未来,使班级乃至学校越来越富有浓厚的读书氛围。
(作者单位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四师62团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