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张 欣
“教学是技术还是艺术?”这个话题,一直备受教师和教育教学研究专家的争议。直至李嘉骏教授抛出一个新名词“教学技艺”,他从另一个角度向我们表明了教学的态度。它不仅是一种技术,更是一门艺术。在课改的前景下,各种有关教学技艺的思想观念都如“百家争鸣、百花齐放”,但归根结底,教学技艺的运用就是为了能更好创造出优课堂,培养学生的各种学习能力。
笔者有幸参加了2012年的江西省优质课评选活动,所执教的人教版二年级下册《克和千克》在活动中荣获了一等奖,并受到了专家的一致好评。究其原因,我想正是能熟练地利用教学技艺,用细节成就了优质课堂。
一、利用教具细节,突破教学重难点。
在课堂中,为了让孩子们更好地建立起1克和1千克的概念,我为孩子们准备了丰富的学具,并设计了让学生自主掂一掂,在小组内找一找、说一说、比一比1克和1千克物品等实践活动。从实际教学情况来看,这些活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例如,学生在掂一掂2分硬币的过程中,充分地感受到了1克很轻很轻,轻得就像没有一样。再让学生循着这种感觉找一找生活中约重1克的物品。因为有了肌体的充分体验,所以学生在汇报时总有不断的惊喜呈现。教师再通过介绍约重1克的物品,趁势丰富了学生对1克的感知。
“1千克棉花和1千克铁比较,哪个重一些?”是孩子们较难理解的知识。为了突破这一难点,我在课堂中早早埋下了伏笔。在小组合作掂1千克物品时,为孩子们提供了1千克包菜、面条、梨、香蕉等各种各样学生熟悉的物体,尤其是1千克的面包和1千克棒棒糖、两袋质量都是1千克但大小不同的苹果,通过这直观的比较,学生的潜意识中就有了“比轻重,不能只看物体大小”。有了这个铺垫,孩子人在练习时就水到渠成,达到预设的教学效果。
二、关注语言细节,问题水到渠成。
语言是教师对学生最直接的引导方式。简单精练巧妙的语言总是能在课堂上放出异样绚丽的光彩。如同课堂中,在学生充分感受1克有多重后,接着是让学生感觉1千克有多重。我是这样过渡的:
生:一枚2分硬币约重1克。
师:10个呢?
生:10克。
师:100个呢?
生:100克。
师:500个呢?
生:500克。
师:(出示1包盐)1袋盐重( )克。
生:500克。
师:怎么知道的?
生指包装袋。
师:两袋呢?
生:1000克。
师:(贴两袋盐)(板书:1000克)
看似简单的语言,却起到了承上启下的自然过渡作用,更是把克和千克之间的进率自然巧妙地授予了学生。
三、巧用动作细节,加强知识内化。
为了让1克和千克的质量的感觉深深印在学生的心里。在他们充分感受了1克和1千克之后,我设计了这样一个小活动。
比一比:
师:那1克和1千克有区别吗?
生:有。
师:如果伸开你的双手来当翘翘板,左手拿1枚2分硬币,右手拿两袋盐。想一想翘翘板会怎样呢?想好了就翘起来吧!
师:谁到前面来表演?
师:你们觉得他做的对吗?
生:对。
师:为什么这样做?
生:1枚2分硬币比较轻,两袋盐比较重。
师:看来1克比1千克轻,1千克比1克重。所以生活中,我们用克来计量比较轻的物品,用千克来计量比较重的物品。
让学生了解“克用来计量比较轻的物品,千克来计量比较重的物品”,是本节课的一个重点。以往的教学中,教师反复强调,学生三番忘记。但是通过这个小小的动作,孩子们有了直观形象的感觉,记忆特别深刻,课堂事半功倍。
四、把握思维细节,发展学生思维。
学生的思维如同一朵美丽的花儿,需要我们去培育。然而教师过渡的干涉会让它们成为温室里的花朵,一昧的放任就难免粗枝大叶。它需要教师牢牢把握住学生的思维特点,把握住每一个细节,去发展他们的思维能力。
在让学生感受1克有多重时,我是这样设计来逐步引导学生进行思考的:
(一)感受1克有多重
1.掂一掂。
师:1克有多重呢?请你轻轻地拿起一枚2分硬币,用手掂一掂,感觉怎么样?
生1:很轻。
生2:好轻好轻。
生3:轻得就像没有一样。
2.小结。
师:对,一枚2分硬币很轻很轻(板贴:2分硬币),它也有质量,约重1克。(板书:约重1克)
3.用心感受。
师:拿起硬币,闭上眼,用心再掂掂,记住1克有多重。
4.找一找。
师:记住这种感觉了吗?睁开眼,把硬币放好,并到学具袋里找一找哪些物品约重1克,掂一掂。
生汇报。
5.说一说。
师:其实生活中,还有好多物品约重1克,谁能说一说?
生1:花生米。
生2:学具里的小正方体。
生3:好小好小的塑料珠子。
在这一过程中,我在细节之处下了功夫,每一个环节紧紧相扣。学具是精心准备的,为了就是能让学生对约1克的物品先有大概的了解,勾起学生对约重1克物品的记忆,为接下来去思考“生活中还有哪些物品约重1克?”作好铺垫。
教学细节洋溢着教师的教学智慧,体现着教师的教学技艺。它是教师教育理念的一种表述,也是教师教学魅力的一个缩影。关注教学细节,关注在细节里成长的学生,才能使我们数学教学更自然、更贴近学生,才能成就意想不到的精彩,才能成就最优质的课堂!
(作者单位:南康区实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