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
首页 基础教育教育管理正文

提取方法指导阅读

  • 投稿猫王
  • 更新时间2015-10-09
  • 阅读量408次
  • 评分4
  • 94
  • 0

◇浙江省台州市天台县白鹤镇第二小学 庞丽霞

摘要:阅读方法如同一把钥匙,打开了语文学习的大门。只有让学生获得了阅读方法,“以学为中心”才会成为可能。这就需要教师依课标而规,因学生而定,因选文而取,善于提练隐藏在教材中的阅读方法。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阅读教学;方法指导;提取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4)21-0125-02

“教为了不教”,“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无论从语文课程的本质,还是学生“学”的需要来看,阅读方法的习得始终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由于语文教师面对是一篇篇的选文,而选文只告诉写了什么或是怎么写。同时选文前的导语,选文后的练习大都是针对选文内容而设定的学习内容,很少有涉及到阅读方法上的介绍和指导。很明显阅读方法不是教材直接给予的,它呈隐性,是需要提练的。提练隐藏着的阅读方法,并不是随心所欲,它要依课标而规,因学生而定,因选文而取,这时时考验着教师的智慧。

一、依课标而规

语文课标是开展任何语文教学活动的指向标,它指明了语文课程的性质、地位及基本理念;设定了语文课程的总目标及阶段目标;制定了语文课程的实施和评价建议。因此,提练阅读方法同样需要依据课标对于不同学段的要求。例如,在第一学段要求学生,“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借助读物中图画阅读”。而到了第二学段“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句表达情意的作用。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第三学段则是“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体会其表达效果”。从三个学段对阅读方法的描述中不难发现,“联系上下文理解”是小学阶段重要的阅读方法,而“借助读物中图画阅读”,“借助工具书”则是第一、二学段需要重点培养的阅读方法。有位教师在执教三册《坐井观天》时,借助文中的两幅插图,让学生展开充分想象,要求学生图讲故事,不仅帮助学生理解了文章内容,还习得了“借图阅读”的方法。七册《去年的树》,文中的最后有这样两句话:“小鸟睁大眼晴,盯着灯火看了一会儿”。另一句是“唱完歌,鸟儿又对着灯火看了一会儿,就飞走了。”两句话中有两个“看”字,但所蕴含的意思是否一样呢?教师在组织教学时,让学生联系上下文,展开思考和讨论。最后学生认为,第一个“看”字包含了小鸟终于找到老朋友“树”的喜悦之情;第二个“看”则是包含了小鸟对树的依恋难舍之情。虽然“联系上下文”的阅读方法需要不断地在教学实践中得以强化和巩固,但教师要持之以恒,只有这样,学生才能真正掌握和内化阅读方法。总地来说,为了扩大知识面,增加知识积累可采用略读;为了加深对文章的理解,以及对文章进行赏析,宜采用精读;分析文章宜用精读,查找资料宜用略读;课内宜多用精读,课外则宜多用略读。教师还可指导学生习得以笔墨助阅读的方法。这种“笔读”有三种形态:一是阅读时直接在书本上圈画、批注;二是边读边在纸上画图列表助读;三是边读边在本子上做笔记,可读了写,也可写了接着读,这时的写是为了更仔细、更深入地读,也是为了把阅读所得随时记寻下来加深印象以备查用。因此,写读书笔记是最基本的方式,教师可指导学生写摘录式、评注式或心得式的笔记。一句话,教师在提练阅读方法时,必须有课标意识,潜心研读新课标,紧握住新课标理念的缰绳,才能做到不跑偏。

二、依学生而定

在“以学为中心”的今天,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前所未有的加强,所有的教学活动都应围绕学生展开。教师提练阅读方法也不例外。教师就像领路人,要把学生带到新的目的地,必须先知道学生目前所在的位置。而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阅读方法,作为语文教师首先要尽可能地了解每个学生已有阅读方法,并尊重他们的阅读方法,在此基础上再提练阅读方法。例如,一位教师在执教《秦兵马俑》时,让学生根据自己已有或是喜欢的阅读方法进行学习。有的学生边默读边写批注;有的学生则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从中感悟内容;有的通过画图,学习课文。各有各的招,这一招一式,也在学习中得到了强化。另外,需要老师注意的是,由于学生存在差异,学习基础存在好坏,教师在提练阅读方法时,不能平均用力。例如,教学《桂林山水》一课时,先与学生共同学习了“漓江的水”,从而提练出了阅读方法:找重点句,品重点词,知水特点,悟段写法。由于与“桂林山”这一段结构相似,便要求学生采用刚才的方法学习“桂林山”。但是对于那些基础薄弱的学生,用这种阅读方法去阅读则是有困难的。笔者重新调整了阅读方法:找重点句,读一读,背一背,写一写想法。因此,对于基础好的学生来说,阅读方法要求高一点,而对于基础薄弱的学生,所提的要求要低一些,让每个学生都能跳一跳摘到“桃子”,让每个学生都能品尝到学习的快乐。

三、依选文而取

虽然选文无法直接给予教师各种阅读方法,但只要教师用自己的慧眼去寻找,总能找到阅读方法。教材中的选文都有各自的特点和个性,而这些个性为教师提练阅读方法提供了可能。例如,《落花生》一文通过种花生、吃花生、议花生、赞花生,告诉人们要做一个有用的人。根据选文的特点,于永正老师提练了这样的阅读方法:如何帮助学生找重点段。经过师生讨论,得出了三种方法,一是看详略;二是看内容;三是看目的。通过三看,学生很快找到了重点段。事实上,认识文章的重点段是一项具有普遍意义的阅读方法,而于老师的高明之处就在于他提炼出了阅读的方法,在教学中教给了学生,并进行了学法方面的指导。再如,笔者在执教现代诗《有的人》时,依据这首现代诗的特点,整理出了现代诗的阅读方法,即:以己读诗;以史读诗;以人读诗。“以己读诗”是指依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对诗进行解读,这种阅读尊重了学生内心声音和感受。是一种最为真实的读,读的结果呈多元解读。“以史读诗”就是界入诗人写这首诗的历史背景,让学生将诗放置背景之中进行解读。从而打开学生的视野,对诗的理解更为深刻。“以人读诗”就是指向学生介绍诗人的生平,让学生感受到诗的性情和灵魂所在。以上这三种读诗的方法,为学生今后自主读诗、学诗提供了支持。

一般来说,为了扩大知识面,增加知识积累可采用略读;为了加深对文章的理解,以及对文章进行赏析,宜采用精读;分析文章宜用精读,查找资料宜用略读;课内宜多用精读,课外则宜多用略读。

1.“精耕细作”学精读。精读就是细读,是一种精心细致地、逐字逐句逐段地钻研、体味,并在充分理解的基础上从文章中提取信息的阅读方式。由于精读要求对文章的字词、内容、结构、写作方法都要细加推敲,从而达到对文章内容形式的透彻理解,所以有助于提高阅读的深度。教师指导学生练精读,可以先从疏通文字、粗知轮廓入手,再研究文章的结构,弄清文章的内部联系;然后深入重点,剖析语言,分析内容,把握文章的旨趣;最后进行综合归纳,领会作者的意图。练精读时,教师应注意训练学生圈点、批注、摘要、作卡片及读书笔记的能力。例如,教学《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课时,与学生一起细细钻研体味,认真品读鲁迅先生“谈碰壁”的语言,仔细揣磨鲁迅先生救助车夫时的神态,细细推敲鲁迅先生教育“我”时的动作,让学生圈圈、划划,写写自己心目中的鲁迅先生。通过以上精耕细作,学生既深入地理解了文章的内容,也掌握了精读的方法。

2.“粗知大叶”练略读。略读是略去或绕过文章中某些次要的方面,迅速掌握全篇课文的大意和纲目,抓住要领和主旨的阅读方式。教师可采取多种方式训练学生的略读能力,如要求学生寻找文章中直接表现主题的语句或重要段落,或是根据题目在众多的资料中查找特定内容等。例如,笔者在上《花的勇气》一课时,紧扣“花的勇气”,让学生快速找出课文什么地方写出了花的勇气。学生找到了课文的最后两段,并认为花的勇气在于“冒”的勇气。但随着讨论的深入,学生还发现了花的勇气也表现在“藏”的勇气上:“藏”得越深越久,“冒”得就越高越久。

当然,学生的阅读方法习得不是靠一朝一夕,更不是靠一两次的训练,而是靠长期训练和积累的结果,因而教师对学生阅读方法的习得要有一个整体的计划,不能“脚踏西瓜皮——滑到哪里算哪里”。其中对选用的多种阅读方法,要力求形成一个优化的组合,同时不断地在语文实践中加以运用和强化,从而使阅读方法得以巩固。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韩雪屏.让学生掌握多种阅读方法——解读2011年版《语文课程标准》的一个角度[J].语文教学通讯,2012,(11).

[2]冯永忠,黎娟.阅读方法:阅读教学的核心内容——对“怎么读就怎么教”的另一种理解[J].语文学习,2009,(10).

[3]吴忠豪.语文课须围绕本体性教学内容组织教学[J].小学语文教师,2013,(1).

(编辑:杨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