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
首页 基础教育教育管理正文

日记让作文更有生命

  • 投稿蘑菇
  • 更新时间2015-10-09
  • 阅读量646次
  • 评分4
  • 88
  • 0

◆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三角路小学 叶 勤

【摘 要】日记是学生现实生活的反映,是实践经验的积累,让学生养成写日记的习惯,既能培养学生运用语言文字表达的能力,也能达到语文教学文本整合。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日记;作文;生活积累;能力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4)33-0078-02

日记是记录学生成长历程和心灵感悟的芳草地,在平时的作文教学中,教师若能多鼓励学生写日记,而学生也能通过日记这种相对自由的形式记录自己的所见所闻,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这样则是培养学生关注生活、感悟生活的一个良好开端,也为他们作文素材的积累奠定了一个良好的基础。学生写作时,再打开日记,就犹如打开了内容丰富的记忆宝库,在写作中灵活运用日记,就会让作文更充实。

一、日记与生活积累

平时的生活积累对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显得尤为重要,而积累这些生活素材的最行之有效的途径就是要求他们坚持写日记。初学写日记时,学生往往感到无事可记,无话可写,不少学生常常会记“流水账”。他们只看到机械、单调、重复的生活,只感到每天两点一线的生活节奏一成不变,枯燥乏味,因此,写出的日记内容空洞,寥寥数语,缺少鲜活的生命力,时间长了,反而失去了写作的兴趣。其实,这正是因为学生平时对自己的观察、思辨、感悟能力缺乏培养造成的。此时,教师就应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寻找写作的源泉,去感受生活的丰富多彩。

1.学会“找米下锅”。洪宗礼先生指出:“要注意引导学生从多渠道到生活中去找‘米’,并让他们在找‘米’的过程中感受、体验生活,积累写作素材。”其实,这就是让学生留心身边的事物,善于观察外部世界,敏于感知,勤于思考。因为在我们身边,每天都会发生不少的新事,从国际动态到国家大事,从校园新闻到家庭趣事,甚至是身边的点滴小事,我们每天都接触不少人物,每个人身上都蕴含着一个故事,这些现实中的人、事全凭我们去感知。

由此,在作文教学中,针对小学生好玩、好奇的特点,教师可以把学生的目光引向丰富多彩的生活。如在家庭生活中参加一些有意义的家务劳动;在学校生活中开展生动、活泼的课外活动,举办故事比赛,办班级小报,编演节目等;在自然生活中通过旅行体验大自然的无穷魅力;在社会生活中以深入社区,调查社会,采访人物等方式走进生活的世界,了解超级市场、城市环保和乡村变化。他们用自己独特的视角去观察社会人生,用自己的身心“发现”了美的变化,产生了创作中自我表现个性的欲望,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用卡片、日记等记下来,建立自己的写作材料“小仓库”,也就“有米下锅”了。

2.培养广泛兴趣。一个兴趣狭隘、自我封闭的人,是永远品尝不到人生的乐趣,也体会不到生活的异彩纷呈的。有自己的兴趣爱好,人生的舞台便会丰富多彩,生活空间也会变得广阔。在纷繁复杂的现实世界中,学生有了探求的兴趣才会用心观察,用心发掘,用心体验,才能发现真挚的情感从他们的心灵深处自然流淌出来。多姿多彩的生活和丰富多样的文化知识形成鲜活的日记素材,促成了作文兴趣的勃然爆发,为快乐作文打下了充实的物质基础。

二、日记与能力培养

写作能力,归根结底就是运用语言文字表达思想感情的能力,所以,具有一定的写作能力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丰富的思想感情和一定的文字表达能力。

1.写出自我情感。就内容而言,日记是巩固观察成果,积累生活的一种好方法;就形式来看,日记既可以写成具体的作文,也可以写成片断,表达方式灵活多样。学生在日记中不受过多限制,可以自由抒发情感,是自我情感的真实流露,而这些正是作文教学中所追求的。

笔者在指导学生写日记时,注重引导学生从自我出发,不脱离自我,尽情地抒发自我情感、叙述自我经历、描绘自我内心。或者在写人、叙事、绘景、议论中融化自我的感受和体验,这样写出来的文章,既真实贴切,又生动感人。

从学生日记来看,学生表现自我的内容大多是写自己熟悉的人和亲身经历过的事,包含着丰富的社会生活内容,如有父母之间的矛盾,亲密的朋友离开了身边,与同学的误会和纠纷……也有旅行趣事和校园活动,这些人和事烙印在他们的心灵深处,现实的社会生活都通过学生的心灵折射,通过学生的情感过滤,再写到日记中来,字里行间充满了真实的情感,读起来让人感同身受。

2.加强读写结合。多读多练是提高写作水平的有效途径,日记是作文的灵活机动的变形,是联系阅读和写作的好方法。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课文对写作具有导向作用,也可作习作的范文。在教学时,教师除细心体会教材单元意图外,还应以课文为例,组织学生分析、讨论,帮助他们从优秀范文的立意、构思、层次结构、语言表达方面,切实掌握有用的知识,使学生得到可以运用的技能,进而真正做到讲练结合、读写结合,使教材的设计落到实处。笔者在讲读课文的同时,让学生依照课文进行仿写、续写、扩写、缩写等多种训练,以提高学生的写作技能,这样的小练笔通过日记就可以解决。这样一来,通过日记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课文的学习又为写作提供了借鉴,实为一举两得。

同时,要注重课外阅读,必要的博览群书才能开拓视野,增长见识,焕发写作灵感,从而提高知识素养和写作技巧。教师要引导学生充分读书,获得丰富的文化和语言积累,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如选择读、欣赏读等,激励学生运用在课堂上学到的读书方法,广泛涉及各种题材、各种体裁的课外读物,充分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的魅力。笔者开展读书比赛、优秀诗文朗诵及背诵、为你读诗等话动,激励学生到更广阔的天地去感悟语言、积累语言。此外,还可以引导学生多读、多温习收集的资料,熟读精思,在日记中写一写读后感,以达到巩固积累的目的,最后化为自己的语言文字,真正获得知识与能力的双积累。

三、日记与作文整合

当学生的日记积累了较多素材时,为防止积累与写作之间的思维脱节,避免使平时积累的素材处于休眠状态,教师在引导学生注重观察、积累素材的同时,还应帮助学生分析素材,激活已有的素材,充分调动起他们对这些素材的情感,产生强烈的写作欲望。若作文中有需要利用日记素材写作时,就可以尝试对素材进行整合。

1.分门别类。学生日记中所记录的内容真实地再现了生活的不同侧面,折射了丰富多彩的情感世界。笔者根据写作训练的需要,提前给出作文题目并提出相关的写作要求,再让学生对自己以前的日记进行一次全面的阅读,以激活学生的思维,然后引导学生按不同的生活内容归类整理。如按主题的不同可分为“我爱大自然”、“温暖的家庭”、“多彩的校园”、“快乐的人”,按情感的不同可分为“喜”、“怒”、“哀”、“乐”或“酸”、“甜”、“苦”、“辣”等。

2.精挑细选。面对众多的素材,不能一股脑儿全用上,怎样提炼出最佳材料?这要根据学生自己文章主题表达的需要来决定。教师要指导学生学会选择那些既能真实抒发自己的心声,又能表达文章主题的材料来进行写作。

3.重组素材。日记只不过是学生对自己生活体验的简单缩影,在学生选择好自己的材料后,教师要引导学生对这些零散的材料重新组织,教学生学会取舍,分清主次。可以将已筛选出的单篇日记进行修改、润色,使之具体化,也可以将多篇相关联的日记理清条理,重新整合为一篇结构精巧、具有真情实感的作文来。

四、日记与恒心毅力

坚持写日记是一种良好的习惯,也是良好精神意志的培养,需要长时间地锻炼与养成。教师要鼓励学生坚持写日记,不要轻易中断,引导学生在日记中体会它的精妙之处,并找准读写的结合点,坚持进行读写训练,最终达到“下笔如有神”。如课外阅读了余光中的《乡愁》,学生仿写了《师生情》:

小时候,

师生情是张宽宽的成绩单,

有着老师的智慧,

有着学生的努力;

长大后

师生情是明亮的教室,

有着老师的谆谆教诲,

有着学生的朗朗书声;

后来啊,

师生情是一册整整齐齐的照片,

有着老师那不变的笑容;

有着学生对老师的永恒的思念。

让日记从生活中来,又运用于生活,让每个孩子的作文充满生命,记录着孩子的成长足迹。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朱水根.小学作文教例剖析与教案研制[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2005.

[2]朱慕菊.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3]关文信.新课程理念与小学课堂教学行动策略[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4]熊开明.小学语文新课程教学法[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编辑:朱泽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