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
首页 基础教育教育管理正文

浅谈山区小学作文教学的几点思考

  • 投稿曹哲
  • 更新时间2015-09-23
  • 阅读量982次
  • 评分4
  • 80
  • 0

田莉

(海原县第四小学,宁夏海原755299)

【摘要】长期以来,作文教学成了小学语文学习的难点。由于山区的特殊的地域性,教师教学指导的片面性,学生缺乏写作素材和语言运用技巧,致使学生习作成为教学中的一大难题。在小学作文教学中,教师应当特别加强对学生习作思维和技巧的指导。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山区小学;作文教学;思维;技巧

当前,在山区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缺少系统的作文教学方法指导,导致在作文课程中很难开展有效的教学。作文既是语言文字的积累,更是知识的掌握和运用.因此,提高山区小学学生习作能力将直接关系到学生今后的学习和发展。

1山区小学作文教学的尴尬局面

小学作文一般有写人、写事、写物、写景四类。从看图写话到写景状物,抒情议论,对学生的习作要求都在逐年提高。小学中低年级习作要求与课文的学习紧密结合,因此按照写作目标,往往要求学生通过各种途径广泛搜集材料,如:人物特征、山水景观、风景名胜、家乡变化、动画课件、模拟情境等,在实际观察中组织语言,进行创作。在山区小学作文教学中,由于客观环境的局限性,以及特定范围的交互影响下,学生很难开展有效的观察,收集资料和思考。学生在遇到命题作文时,只能以自己的知识容量直观地描写和刻画,常常导致无话可说,无内容可写,语言组织混乱,语句不通顺,作文没有要领,没有层次。

另外,教师很少利用大量时间集中精力对学生习作进行专门指导,自身也缺乏系统的作文教学方法.在习作指导时,往往只能作出临时的口头提示。如:要怎么入手?抓住哪些特点来写?如何突出中心?如何处理文章结构等等。当然,学生习作就不能达到教师所期望的要求。在实际教学环节,教师未能与学生一起根据要求对写作细节进行探究,总结,课文中所学过的词汇,修辞句式难以呈现在学生的思维中。二年级的看图写话,部分教师只是简单地口述画面内容,再要求学生自主想象:图中的小朋友在干什么?怎么干?发生了什么事?他们是怎么互相帮助的?……显然,这样的教学方式只会让学生重复表达教师的口述内容,很难让学生自主思考对画面内容展开描述。在三四年级的命题作文中,部分教师在遇到习作题目时,同样也是用少量的时间简单归纳作文提纲,层次,教师自我的习作心得,这样的简单提示只能让学生知道习作框架而无法构建一篇精致自然的作文。山区小学的客观环境和特定的社会氛围,边远山区与中心城镇间的经济断层,文化观念断层是学生习作难的外在原因。但主要原因是山区小学作文教学中,教师并没有发挥好主导作用.直接口头描述和简单勾勒写作要领,在这样的教学情境下,学生容易产生写作的疲劳感和压力感,不能从根本上摆脱长期习作形成的思维惯性,难以从多角度,多技巧来分析和思考。

2山区小学作文教学的几点思考

2.1在习作中密切联系所学课文,强调模仿运用

中低年级的习作都有相关的主题,如:写景作文,记事作文等。密切联系所学课文,积累丰富词汇,从中学习生动的修辞方法,在习作中对词汇和修辞进行模仿运用,指导学生不断尝试,从段落中的特定语句出发,从生疏到逐渐掌握,让学生自我感知好词佳句在作文中的美感,通过培养其成就感而激发习作的乐趣。例:三年级习作《秋游》,一个同学是这样开头的:十月的一天,我和几个小伙伴到山上去郊游,我们早上九点种就起床了。我们吃过早饭后就出发了,我们高高兴兴地走在路上,一边走一边说话。我们还看到路边有许多果子,果子非常好吃,走了一个多小时,我们就到了目的地。这个同学能够结合所学的课文,明白这篇作文的写作顺序以及开头所要交代的时间,人物,地点。但文章显得罗嗦,并缺少对路边景物的描写。结合单元课文,我们发现,这一单元的课文是运用生动的词汇和优美的修辞方法来展示秋天的美好。在班内可以一起对该作文进行共同修改。如:我们什么时候出发?路边有什么景物?它们像什么?……经过讨论,由教师和学生共同对原文作出修改:国庆节长假,我和几个小伙伴到山上去郊游。清晨,我们顺着一条小溪向山上爬去。小溪的水从高处落下,好似山岩上挂着一串串珍珠。几片黄叶漂浮在水中,象一只只小船。小溪两岸是一株株高矮不一、错落有致的白杨树,一片片落叶在晨风中偏偏起舞。溪水的尽头是一块草地,不止不觉中我们发现到达目的地了。

2.2指导学生观察事物,对待定事物进行思考

仔细观察事物是获得习作材料的最直接最有效的渠道。这并非是单一地对事物进行口头描述,需要在课余或生活中留心观察,观察动物的习性,观察不同季节的气候,植物生长,观察人物的外貌,神情举止,并在观察中捕捉相关内容,在大脑中进行信息存在和加工。周期性作文教学或活动中,以独立或合作的方式让学生相互交流、讨论、思考,在交流中确定和完善自己的写作内容。例:四年级作文《胜似亲人》中,一位同学写到:我们村有个老奶奶,她已经80多岁了,穿着青色的衣服和帽子,她家里只有她一个人,在生活上有许多地方是不方便的,她每天都要做饭,捡柴,非常辛劳。有一个小女孩觉得她很可怜,就经常去帮老人做饭,洗衣物,还给她捶背。小女孩还要上学,又要帮助老奶奶,她是多么善良呀!……可以看出这位同学能够根据画面内容进行细致地观察,并联系生活实际对可能发生的事进行分析。然而由于观察积累过少不能对事情进行细致描述,所描写的事件和人物神态不够清晰,不知从什么地方来抓住要点。教师可以让学生各抒己见,再在黑板上共同修改:我的邻居是一位八十多岁的老奶奶,她的双颊已布满了深深的皱纹。它时常穿臆见青色长褂,头上盘一条灰色的头巾。老人一个人在家中,身体还算硬朗,但毕竟上了年纪,手脚不灵便,很多事情做起来都很吃力。每到周末,姐姐总要到老奶奶家看看——有没有柴火了,有没有白菜了,有没有生火了,有没有要洗涤的衣物……

2.3练习不同句式修辞,从语感上升华作文境界

在山区作文教学中,教师应特别重视学生习作的点评,并遴选出较好的文章进行辅导和修改,并时常与全班学生共评。在此过程中不断使学生取长补短,并感受语巧妙组织构思语言所形成的独特魅力,不断激发学生的竞争欲望和创新欲望。例如,五年级一同学的习作《责根草甸》,全班师生共同对原文进行修饰:

它似乎没有香山的秀美神采,没有泰山的雄浑富贵,没有桂林的热闹非凡,也缺少雪山的气势磅礴。它躲在一个偏远的角落,它默默地保持着低调的自我——宁静,淡泊。

大多游人到了鸣音揽雪亭就嘎然止步,辄归城市。只有少许探险者继续徒步北上,虽只享受片刻的责根草甸的惬意阳光,带走的却是几多缱绻,几多留恋……

看,那一串串花儿爬上了树梢,攀上了岩石,游过了溪水,飞过了山涧!放眼远望,便是丛林后一座座被雪浸得发白的悬崖,高高的崖顶时常钻入缥缈的云雾中。不被人注意的角落往往藏着最美丽的风景,最悠远的地方往往蕴涵着最别致的韵味!

别了,责根草甸——但愿我们还能不期而会!

3结语

总之,在山区小学的作文教学中,教师应当长期与学生共同参与习作环节,指导学生观察和思考,做到在课堂教学中知识积累和反思运用的全面结合。山区小学有它自身的客观环境的局限,教师只有通过与学生共同持久地观察,讨论,想象,运用,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习作思维能力和培养语言运用技巧。

[责任编辑:张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