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
首页 基础教育教育管理正文

转化后进生的方法——世无朽木不可雕

  • 投稿沈星
  • 更新时间2015-09-06
  • 阅读量688次
  • 评分4
  • 72
  • 0

宋春辉

(招远市第一中学山东招远265400)

武汉大学教授李格非先生曾讲过这样一件事,他在成都时,当地有一工艺作坊,竟把不起眼的老藤朽根雕刻为绝妙盆景,令人叹为观止。先生以为此中含有深意,应店主之嘱撰联:“天生我才必有用,世无朽木不可雕。”

雕刻如此,教书育人又何尝不是这样?在我们的教育对象中,常有一些思想品行和学习成绩落后的学生,我们称之为“后进生”,他们就像老藤朽根一样,只要我们精心镌刻,他们便能成为“绝妙盆景”。

一、捧出一颗爱心

由于后进生缺点较多,常受到教师的批评、同学的嘲讽、家长的责骂,长期缺少温暖和爱。然而,后进生是一种客观存在,任何歧视、责骂、奚落、恐吓以及不负责任地下评论,都只能加剧其心理的对抗,心灵的扭曲。

教育心理学家指出:“教师对学生的热情关心和真诚期望会激励学生,造成戏剧性的教育后果。”这句话,道出了情感因素在后进生转化过程中的突出作用。作为班级管理者的班主任,要乐意跟后进生交朋友,给后进生以如沐春风般的亲切感,用博大的爱心,真情的期望,耐心的教诲,去消除戒心,唤起自信,温暖心灵。

后进生的差是成长过程中形成的。处于成长过程中的后进生与犯罪分子不一样,他们的世界观尚未形成,人格尚未定形,有较强的可塑性,“自我意识”的形成与教师的态度有极大关系。

实践证明:你把后进生看成后进生,他们就会心灰意冷,自暴自弃,挑衅滋事,反之,你对他寄予希望,抱以信心,他就会为实现你的期望而努力,最终改正自身的缺点。

爱心源于一种高度的责任感,使命感,可以坚定转化后进生的信念,化为转化后进生的强大动力。促进后进生的转化,首先应“捧出一颗爱心”,对后进生真诚关心,热情爱护。

当然,爱后进生不是对后进生的不良品行习惯一味迁就;宽容,但不能纵容;严格要求对后进生的转化同样重要。从另一角度看,这也是一种爱。

二、赞扬的艺术

促使后进生转化,仅有一颗爱心是不够的,还应该掌握转化的艺术。这里着重谈谈转化工作艺术之一——赞扬的艺术。

后进生的心理往往比较复杂、特殊,他们大多视教师为“天敌”,抱有戒备心理。当教师板起脸孔,大加训斥时,这种戒备心理常常转化为反感,甚至对抗。有时虽然口头上认了错,思想问题并没有真正解决。真诚地,不失时机地赞扬后进生的每一点进步,则往往有利于思想的交流,感情的沟通,取得良好的效果。

美国心理学家吉丝雷耳说:“称赞对温暖人的灵魂而言,就象阳光一样;没有它,我们就无法开花成长”。用赞扬的方式批评,就像牙医用麻醉剂一样,病人仍要受钻牙之苦,但麻醉剂却能消除苦痛。

伊索寓言中讲过这样一段话:“太阳能比风更快地使你脱下大衣,而仁厚、友善的方式以及称赞,比任何暴力更易改变人们的心意。”

赞扬是转化后进生的“金钥匙”,在运用的过程中,我们还应注意以下几点:(一)要实事求是;(二)要真心实意;(三)要不失良机;(四)要注意方式;(五)要与批评相结合。

三、常抓不懈,目标适度

后进生的特点,决定了在转化后进生的工作中,要常抓不懈,目标适度。

后进生之所以成为后进生,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家庭、社会的不良影响和学校教育的失当。

根据后进生的心理状况和行为特征,可以将后进生划分为多种类型,但无论哪一种类型的后进生都具有两个共同的特征——转化过程中的反复性和思想认识的幼稚性;前者表现为在不良因素影响下,故态复萌,不断地重复犯同样的错误,后者表现为心智发展不成熟,缺少起码的辨别是非能力,缺少起码的纪律观念。

一个人的不良行为经过多次重复,已形成欲求与行为之间稳固的神经联系,表现出一定的深度和稳固程序。所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如果你不理解后进生这一特点,表现出不应有的因惑和急躁,只想“毕其功于一役”,最后必然“欲速则不达”。

后进生一旦出现这种反复,作为班主任应冷静对待,深入调查,迅速弄清原因,从反复中寻找积极因素,耐心教育。反复一次,教育一次,常抓不懈,必能奏效。

后进生的转化,必然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从心理学的角度讲,一个人经过努力达到某一目标后的喜悦,必将成为他向新的目标奋进的动力。给后进生确立适度的目标,分步实施,这样后进生就能不断进步,最终实现转化。

后进生的心理特征和发展水平是千差万别的。所以,目标也就因人而异。一般来说,首先要加强后进生的纪律观念,增强后进生辨别是非的能力。让他们明确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丑恶;什么事能做,什么事不能做;明白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人总要受各种约束。

其次,在学习方面提要求,如:上课认真听讲,能独立完成作业,消灭不及格现象。再要求他们能力争优良成绩,敢于跟不良现象作斗争,为班集体作贡献。

常抓不懈,又目标适度,最终促成了后进生转化。

皮格马利翁是古希腊神话中的塞浦路斯国王,由于他十分钟情于自已创造的一座少女雕像,常常情不自禁地把她当成真人,天长日久,斗转星移,这座雕像最终获得了生命。在人的教育中也同样的现象,教育学家称之为“皮格马利翁现象”。

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我们应坚信“世无朽木不可雕”,以一颗爱心钟情于后进生,运用赞扬的艺术,常抓不懈,又目标适度,让所有的后进生都“获得生命”——成为“四有”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