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
首页 基础教育教育管理正文

有效教学实施策略研究

  • 投稿phil
  • 更新时间2015-09-06
  • 阅读量865次
  • 评分4
  • 69
  • 0

文/孔令明

【摘 要】如何用最少的时间,最少的投入获得最好的教学效果?这就要求所有教师要进行有效教学实施策略的研究。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教学;策略;研究

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是有效教学,而有效教学的关键是教学活动的设计。实践证明:有效的教学活动可实施下列策略:

一、教学活动要顺应学生的心理特点

心理学研究表明:希望成功、希望得到他人的肯定、希望得到他人的赏识、希望学得轻松、快乐是每个人学习的一种积极心理。教学中顺应这种心理,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首先是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内容太简单缺少挑战性,学生会感到索然无味,身心处于松懈状态。同样,教学内容超越了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学生会失去探究的信心。

学生是课堂的主人,他们都有成为探究者、发现者、创造者的愿望。因此,教学时必须留给学生探究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感受“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快慰。出示课题后,让学生探究一番,想想课题要解决的问题,猜一猜课题解决问题的策略,学生带着好奇和疑问进入学习的过程中,教学过程围绕学生的问题展开,这样的学习是有意义的。

学习例题时,应先让学生尝试一番,让学生感到老师不讲我也能正确解答,这就要求教师坚持先练后评,先探究后点拨,把解决问题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有思考和感悟的机会,并获得成功享有的成就感;揭示规律时,让学生思考一番,找出问题的本质特征,感受到我的想法与书本一样。这对学生无疑是一种激励和肯定,增强了学生学习的自信心。练习以后应及时组织学生进行比较,找出解题的关键和题与题之间的异同,让学生感到我能行。讲授公式时,教师不告诉学生怎样算,而是让学生自己思考,想办法演练各种推导的方法,发挥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让学生感到我能创。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善于使用真诚的激励性评价。当学生回答问题时,教师要全神贯注,积极倾听,要从眼神、语言、表情和身体姿态各个方面对学生充满关注和期待,这对学生是无比重要的精神力量;当学生回答问题独树一帜、有创新时,教师要毫不吝惜地加以肯定、表扬;当学生回答问题还不够完整时,老师要热心指点、积极鼓励;当学生学习有困难时,更应该冷静分析问题的关键,找出教师教的问题和学生失败的原因,想出补救的措施。这样,我们的课堂才能充满活力、充满智慧、充满欢乐。

二、教学活动要放大有价值的生成点

学生是一个个充满灵性的人,他们由于生活经历、知识基础不同,对问题的认识也各有千秋,有时学生提出的问题甚至超越了教师的预设。因此,课堂始终是动态变化着的。了解学生的学情,就必须尊重学生,就是要尊重学生的见解,尊重学生的不同意见。

(1)尊重学生的见解。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放手让学生操作探究问题;当学生操作探究问题时,教师要用一颗灵动的心去感应,用一双智慧的眼睛去捕捉,随时捕捉学生的疑问、想法、创见等精彩瞬间,使课堂成为师生互动,心灵对话的舞台,成为师生共同创造奇迹,唤醒各自沉睡潜能的时空;操作探究问题后,教师要组织学生交流各自的发现,及时点拨,对新颖独特的方法教师要引导学生研究分析,放大其价值,激发他们的自毫感。

(2)尊重学生的选择。教学提倡开放,即鼓励学生一题多解、一题多问,以此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求异思维。而实际教学中,我们也同样重视多中选优,优中选简,让学生从多种方法中选择自己最喜欢的方法。在这一过程中,教师也必须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尊重学生的选择。当然,尊重学生不是一味地迎合学生,把学生提出的所有问题都当做资源,这需要教师从课堂的实际出发,从学生的基础出发,从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出发,用智慧的眼光审视学生的“创造”和“发明”。努力放大有价值的生成点,舍弃封闭的、无关紧要的问题。

三、教学活动要联系学生实际

(1)教学活动要提供学生充足的时间。有经验的教师都知道:当教学内容的难度超过学生的能力时,学生难以从学习中获得成功;当教学内容的难度适中时,如不提供学生充足的时间,学生也无法从学习中获得成功。因此,有效教学的安排应当是教学内容的难度适合于学生的能力,在时间上又能让学生从学习活动中获得成功的经验。一次次的成功,一次次的肯定,一次次的赏识,一次次的快乐,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断提高,自信心不断增强,思维能力不断提高,学生一定会相信自己有能力克服困难,解决难度更大的问题。

(2)教学活动要随机应变。任何教师都不可能完全避免课堂教学中的偶发事件和失误,教师要想把教学中的偶发事件和失误弥合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并达到天衣无缝的妙境,必须冷静对待,并及时运用自己的知识经验和机智,调整教学思路,把课堂意外事件转化为课堂教学资源,使课堂意外生成转变为课堂教学中无法预约的精彩。

(3)教学活动要分层施教。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人也不例外,学生之间的差异必然存在,传统的教学活动也必然以牺牲一部分人的发展来换取另一部分人的发展。以牺牲大多数“学困生”的发展来换取少数优等生的发展是当今中小学校的学生产生两极分化的根本原因。为了促进所有学生的均衡发展,教师设计的教学活动必须适合所有的学生,将教学内容分层次,将学生按知识水平、学习能力分层次,教师将不同层次的教学内容置于不同层次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之中,分层教学,分层练习,分层辅导,分层评价,分层矫正、调节,让不同层次的所有的学生都能够产生接受效应,共振效应。只有这样,不同层次的所有的学生才能在原有的基础上都能够得到充分的发展。

(作者单位:江苏省泰州市白马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