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
首页 基础教育教育管理正文

广州市公民道德教育的发展与出路

  • 投稿小鱼
  • 更新时间2015-09-06
  • 阅读量219次
  • 评分4
  • 16
  • 0

文/杨柳慧

【摘 要】本文主要针对广州市公民道德教育发展的现状总结出三个大方向的出路,分别是:抓好公民道德教育的三个基本环节,提升公民道德教育说服力;发挥南方志愿文化示范,增强公民道德教育感召力;重视南方传媒建设作用,拓展公民道德教育影响力。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公民道德教育;志愿;南方传媒;出路

广州市坚持以公民道德宣传、教育和道德实践活动服从服务于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服务于城市中心工作和大局,着眼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找准公民道德建设与经济发展、城市建设的结合点,并根据不同时期、不同阶段的工作重点,确定道德实践活动的主题、内容和方式,把公民素质的提高与投资环境的改善、经济的发展紧密联系起来,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下面我们来探讨一下当前广州市公民道德教育的发展与出路。

一、注重三个重要环节,提升公民道德教育说服力

认真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建设,特别要加强青少年的思想道德建设,引导人们在遵守基本行为准则的基础上,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这是党的十七大提出的思想道德建设领域的基本任务和要求。提高公民道德素质,教育是基础。因此,必须紧紧抓住影响人们道德观念形成和发展的重要环节,通过家庭、学校和社会各方面,坚持不懈地在全体公民中进行公民道德教育。

(一)注重公民道德教育的三个重要环节

1.家庭是接受道德教育最早的地方

表1-1看出,所有年龄段的被试都认为家庭教育是公民道德教育的最主要来源。由此可以看出家庭教育对公民道德教育的重要性。

父母是孩子最早的老师,孩子的道德受到家庭的影响是最大的,因此父母应该严格要求自己在家庭中的一言一行,不断提高自身的道德素质,对孩子的教导要注意言传身教。优秀的父母养育优秀的孩子。父母要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对孩子进行道德启蒙教育,既要科学也要民主,让孩子在亲子互动中学习到道德理念,一方面要循循善诱,另一方面要深入浅出地对孩子进行启发。教导孩子分是非、辨善恶。在日常的家庭生活中,互相影响,互相监督,互相提高,以形成良好的家庭作风。

2.学校是进行系统道德教育的一个重要场所

由表1-1看出,小学生和初中生认为,除了家庭,学校的公民道德教育是比较重要的。这两个年龄段的学生心智尚未成熟,受学校老师的影响很大,因此,学校教育不仅传授知识,更教育如何做人。学校教育与家庭及社会教育相比,具有系统性和科学性的特点,学校的公民道德教育也应当如此。现阶段我国学校的道德教育仍存在诸多不足,效果甚微,亟待改进。例如学校学生当中考试作弊、论文抄袭等行为比比皆是,诚信缺失严重。

3.社会是学习和实践道德教育的地方

表1-1可以看出,在高中生、大学生和社会人士这三个年龄段的被试都认为社会的影响比学校老师的教导更为重要。

人一旦到了社会,就很容易被社会的风气所沾染,尤其是社会的不良风气对人的影响更大。因此,营造一个和谐美好的社会对公民基本道德的教育是非常重要的。具体地说,就是运用多种方法大力普及公民基本道德知识、道德规范及各种礼仪,使得每个人都具备这些知识,同时要积极开发各类道德教育资源,充分利用爱国基地来进行道德教育,要在社会中树立各行各业的道德模范,在整个社会掀起道德模范学习的新风。

(二)结合强制手段,提升公民道德说服力

1.结合强制的手段进行公民道德教育

从道德规范出发,广州要充分运用各种有效手段切入生活,激发每个社会主体积极投身社会公德建设的热情。要综合借助行政监督、法律监督、舆论监督、社会监督等进行道德建设,尤其应突出社会舆论监督和法律监督的功能,采取必要的管理手段和措施,促使人们养成遵守、维护社会公德,树立良好风尚的习惯。对于那些缺乏公德建设责任感,明知故犯,屡屡践踏公德规范的人来说,采取适当的纪律,甚至法律的强制手段是必要的。

2.完善各种监督工具,对于严重违反社会道德行为适当进行曝光

为了使汽车司机遵守交通规则,广州最近实施了一项政策:闯红灯的汽车司机每次扣6分。一方面说明用于拍摄闯红灯行为的摄像头数目和质量的要求高了,另一方面也在一定程度上使得违规闯红灯的行为大大减少,达到一定的道德教育效果。

在进行道德监督的过程中,需要公共场所设置的摄像头,如果将社会中严重违反道德的众生态定期曝光于报纸或者是电视上,对于公共道德约束会起到一定的作用。如果设备够齐全,曝光及时,相信会杜绝一部分的类似烟民在公共场所吸烟、闯红灯、扔垃圾等违反道德甚至违法的行为。当然,有人认为曝光不道德行为侵犯了个人隐私,这是一个值得继续探讨的问题。

二、发挥南方志愿文化示范,增强公民道德教育感召力

志愿服务以志愿精神为价值取向和动力源泉,它与为人民服务有着内在关联和一致性。促进社会和谐、推进民主政治、建设先进文化、改善人民生活是志愿服务对为人民服务时代内涵的有力彰显和弘扬。

道德模范精神、抗震救灾精神、奥运精神、载人航天精神等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道德精神极大丰富了公民道德教育的内涵,开辟了公民道德的新境界,凸显了公民道德素质在社会稳定、民族振兴、和谐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与强大力量。

(一)弘扬志愿精神,实现公民道德教育

2010年在广州成功举办了第十六届亚洲运动会,亚运会志愿者是这个城市亮丽的一道风景线。城市志愿者来自各行各业各个年龄段的社会人群,这当中甚至有残疾人志愿者。亚运志愿活动中所体现出来的公民的社会责任感、团队合作精神、为他人服务奉献的精神为社会所称道。人们应当积极参与各类志愿者等志愿活动,在奉献社会的同时,自强自尊,完善自我,参与志愿者活动是一种公民道德教育有效的途径。广州现在提倡的“学习雷锋、奉献他人、提升自己”的志愿服务理念,营造“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互助友爱氛围,提供各类社区服务的机会,充分调动社会成员参与志愿服务的热情,以实现公民道德教育的目的。

(二)重点宣传道德模范,注重道德示范作用

道德示范是强化公德意识的重要途径。首先,个人示范。“从我做起,从个人做起”,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启发他人,“内得于己,外施于人”。其次,群体示范。例如,在广州修建地铁的行动中,许多身居闹市的市民服从大局,自觉搬迁。最后,把个人示范与群体示范统一起来,既要尊重不同的利益主体,又要培养人们的整体公德观念和意识,这才是我们的最终目的。道理很简单,我们生活在同一个社会环境里,公德是为维护社会共同利益而形成的规范准则,当所有人都遵守这些规范准则时,个人在社会中的利益也就受到尊重和维护,相反,如果人人都无视这些规范准则,社会就会失去调节的机能,到头来也必然影响到每个人的切身利益。

三、重视南方传媒建设作用,拓展公民道德教育影响力

在现代社会中新闻舆论被称为“第四种权利”,它发挥着促进社会自我完善、自我净化和自我更新的功能。而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社会的进步、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加快了新闻舆论的全球化、网络化、信息化、市场化的进程,使新闻舆论承担起越来越重要的公民道德教育功能。

(一)南方传媒在广州公民道德教育中所发挥的作用

南方传媒独特的公民道德教育功能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南方传媒对公民进行道德教育不受时空的限制。在广州,仅仅是报纸就有很多份,有广州日报、南方日报、羊城晚报、信息时报、南方都市报、新快报、南方周末等。读报已经成为广州市民的一种生活习惯,因此通过这种方式实现公民道德教育行之有效。

2.南方传媒是公共议题的“指向灯”。在南方传媒迅速发展的时代,人们倾向于了解南方传媒所关注的问题,并依据传媒对各种问题的重视程度,确定自己看待事物的优先顺序。

3.树立价值判断标杆,提高全社会道德水准。南方传媒利用其权威性和广阔的覆盖面,通过多种多样的形式把一整套价值判断体系确立在人们的脑海中。由于南方传媒传播信息的手段与其他道德教育方法相比,更加丰富多彩,能更好的做到“寓教于乐”,经过它所推崇的价值观就更容易被大家接受。

(二)加强对媒体和网络舆论的监督力度,正确使用网络的道德教育作用

在现阶段,舆论监督如何发挥作用,可以中央电视台的栏目“焦点访谈”为例。其报道的监督作用,在于政府高层领导人的重视,而并非取决于中央电视台的收视率即受众知晓的数量。舆论监督本身并不解决问题,需结合政府权力或社会权力才能发挥作用。当今时代是一个网络的时代,网络对不良道德的传播更甚于对正面人物的报道,很容易混淆人们的视听,例如网络发布一些不良图片以及视频,倡导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等,因而也需要加强对网络的监督程度。

网络是双刃剑,我们要利用网络来进行正面的宣传。广州市开展“网络文明传播”等主题活动,扎实推进道德模范、“身边好人”选拔和学习宣传,全面启动道德讲堂建设,着力提升市民道德素养。广州从制度建设着手,使得全市网络、网吧、出版物市场、校园周边环境得到有效整治,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进一步营造了良好的社会文化环境。

总的来说,电视、网络、报刊、广播等大众传媒已经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大众传媒时时处处都在影响着人们的道德观念和价值判断。因此,研究南方传媒的公民道德教育功能问题,不仅有利于培养广州公民的道德意识,改善广州的社会风气;而且能为南方传媒更好发挥公民道德教育的积极作用,消除其不利影响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郑鹏.广州社会公德刍议.探求,1996年第31期

[2]丁永刚.论大众传媒的公民道德教育功能.探索与争鸣,新闻知识,2008年第9期

[3]周小李.志愿服务对社会主义道德核心的彰显和弘扬.求索,2011年第五期

[4]谢祥清.《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刍论》.娄底师专学报,2003年10月第4期

[5]龙静云.《科学理解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德育园地

(作者单位:广州美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