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
首页 基础教育教育管理正文

积极心理学及其在教育实践中的运用

  • 投稿胡大
  • 更新时间2015-09-06
  • 阅读量819次
  • 评分4
  • 85
  • 0

文/熊捷凯

【摘要】为了帮学生在完成繁重学业的过程中健康成长,就需要在学校中开设相应的心理课程来满足学生的成长需要。积极心理学理论与教育活动充分结合,既可以培养学生积极的心理素质,又可以让学生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体验到积极情绪带来的主观幸福感,同时还能有效帮助学生树立健康的认知体系、提高人际沟通能力、培养和发展各项综合技能和素质。针对这样的情况,在本文中,将具体的介绍积极心理学及其在教育实践中的运用方式。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积极心理学;教育实践;运用方式

积极心理学作为最新的心理研究方式,主要是以培养积极的个性特征、积极的价值观、积极的生理健康为目的。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该充分的根据学生所处阶段的发展特点,给予积极的价值取向指导,引导学生以积极的眼光看待事物,克服缺点、正确的解决心理问题,营造积极的学习和生活氛围,提升课堂教学效果。

一、积极心理学的内涵

积极心理学是以由美国心理学家赛里格曼为首的诸多社会科学家共同提出的全新理论,相较于之前的心理学来说,积极心理学更加关注人类的道德素养、社会责任感等积极向上的品质,并研究人类的积极情绪感悟、积极认知过程、积极的性格特征等方面。不同于以往心理学偏向心理疾病和障碍的研究,而是将研究关注点放在心理健康以及积极的心理状态方面,是一门旨在全面促进个人、群体和社会相互促进发展并趋于完善的科学。

二、积极心理学在教育实践中的运用

1.培养学生的积极心态,发挥学生个性优势

世界著名成功学家拿破仑·希尔曾经说过一句话“积极地心态决定人的一生”,而积极的心态主要是指自信、进取、诚实、创新、谦逊、自我调节以及抗压能力等。而在当今这个社会,随着应试教育的不断推进,家长们都有着一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态,这就间接导致学生的升学压力和就业压力都比较的大,同时,由于学习压力的存在,使得许多学生的个性优势被压迫。因此,我们必须正视学生们的心理健康,并且在教师进行理论知识的教学过程之中,还必须要注意培养学生积极的心态。例如,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可以专门开设心理课程,在心理课程上,教师向学生传输一些积极乐观的信息,并向学生简述“张海迪”“海伦凯勒”的故事,告诉学生,无论面对怎样的困境,都不要畏惧失败,只有积极向上的面对人生,才能够成长为社会需要的人才。

2.增强技能训练,提高心理抗挫能力

虽然目前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心理素质拓展活动等都在一定程度上重视到了学生耐挫力的培养和积极处理事情的方式等方面的能力培养,但是对学生积极的情绪体验的投入是大大没有达到相应的要求的,特别是心理训练活动方面,往往将学生的情绪和体验置于忽视的地位。要知道,积极的情绪体验能够大大的增加人们的满足感,而满足感的增加又将会提高人们的积极性和活动力。对于学生来说,激发其积极的情绪体验不仅能提高相应的教育教学质量,丰富科学文化知识,更能促进他们的积极人格的养成与完善,磨砺出能够自如应对其面对困难时的人生态度。在这个物欲横流、压力巨大的社会中,只有内心的强大,心态的积极,才能够不被消极的因素影响,才能够以最本真的自我继续的奋斗。例如,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可以专门安排心理专业的教师来进行对学生的心理调节技能培训,教导学生如何调节自己的心情,排解自己的压力,以积极向上的心态迎接未来的挑战。

3.运用积极心理学,培养积极的道德人格

积极的道德人格是指人们为追求某一道德规范原则的时候所表现出来的积极向上,而要想培养积极的道德人格,就需要将积极心理学贯彻其中,因为积极的道德人格的形成与积极心理学是密不可分的。为了培养学生积极的道德人格,首先,需要向学生灌输自身的尊严、价值等,并要求学生能够自觉地履行道德责任,并按道德规范继续进行生活和学习;其次,矫正学生扭曲的道德价值观,因为社会的物欲横流,使得一些学生的道德价值观开始扭曲甚至变形,因此,必须要运用积极心理学来矫正学生的道德价值观,但是仅仅教授学生理论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因此必须要利用情景,让学生换位思考;最后,增强学生的道德判断力,要想不迷失,不再一次的犯错,就必须要增强学生对于道德的判断力,因此,必须要向学生灌输正确的道德标准,并就学生们常见的道德问题进行讨论探究,以解开学生的道德困惑。

4.师生共同努力,提升积极心理学教学效果

积极心理学价值取向可以充分的挖掘心理健康教育资源,并促使学生和教师携手共建和谐校园。教师、学生乃至家长都是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主体参与者,也是心理健康教育不可缺乏的客体,通过正确的引导,使得他们能够充分意识到自己的潜能和作用,就能形成最有效的资源。在塞里格曼等人看来,心理健康是每个人与生俱来的能力。无论个体的心理状态和社会化程度存在的差异有多明显,建构心理健康的能力是每一个青少年所共同拥有的。所以,灵活的掌握积极心理学能够使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资源与家庭乃至社会融合,从而使得学生接受的教育能够更好的符合社会及人类的发展需要。

综上所述,积极心理学是人类追求幸福生活、和谐生活的指路明灯,它不但能够时刻的警醒人们,还能够为人们指引正确的道路,为人们提供一个更加广阔的视角和维度。因此,将积极心理学引入课堂教学中就显得刻不容缓,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林潇骁.积极心理学团体辅导对小学生抑郁症状的干预效果[D].首都师范大学.2014年

[2]丁翠翠.积极心理学视野下的小学生问题行为转化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3年

[3]乾润梅.积极心理学及其在教育实践中的运用[J].华中师范大学.2006-05-01

[4]刘洁.积极心理学及其在大学生教育和管理中的运用[J].高校辅导员.2009-05-18

(作者单位:重庆市杨家坪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