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
首页 基础教育教育管理正文

浅谈“问题生”的教育

  • 投稿
  • 更新时间2015-09-06
  • 阅读量492次
  • 评分4
  • 71
  • 0

田金仙

云南昭通巧家县新店镇中心学校654600

对于问题学生,尽管给班级管理增加了不少的难度,令每一位老师倍感头疼,但他们毕竟是孩子,长大后仍然是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人,所以我们不能放弃对每一个孩子进行美的教育。我们不仅要对孩子的家庭教育进行指导,更要通过我们的教育手段直接给孩子一定的影响,让他们能够在老师的呵护下快乐的成长。

1.个案诊疗法

世界上任何事情的发生都是有一定原因的,"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问题生即是如此,刚开始的时候都是好的,只是在成长过程中,由于学习环境、生活环境的原因,性情也就有了好与坏的差别。我班的黄某同学从小就跟随父母在外面读书,三年级的时候才转入我班就读,由于父母都在家,在校比较听话,学习也比较好。可是到了五年级的时候,父母都外出打工,只好寄居在离学校更远的外婆家,在父母打工的第一个学期该生就发生了四次偷盗行为。为了不让学生的自尊心受到伤害,我多次采用个别谈话的方式进行教育,学生当时有着改过自新的态度,可是时间稍长身上的坏毛病仍时有发作,而且一次比一次严重。对于该生来说表扬、批评、写检查、请家长都不能解决问题。在第五次偷盗行为发生之后,我委托别人私自问他为什么要多次偷东西,他才说出了事情的原因:因为每天都不回家吃中午饭,外婆每天只拿2元钱给自己,可是每天都把所得的钱上交给班上的赵某同学,不上交就要被打,又不敢跟老师告状,所以只有偷。当知晓这一情况,我便及时对赵某同学进行教育,并要求其家长如数偿还,自从消除赵某同学敲诈勒索的行为之后,黄某同学才得以安心读书。从黄某同学的身上,给我的启发是:当学生犯错时,老师不能意气用事,要耐心地了解事情发生的原因,才能对症下药。

2.责任明确法

三字经上说道:"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意思是仅仅供养儿女吃穿,而不好好教育,是父亲的过错。只是教育,但不严格要求就是做老师的懒惰了。"作为农村,由于条件的限制,学生的家长主要是以打工、务农为主,很少把孩子的教育放在第一位,行为上放任自流,特别是在孩子的学习上,负责的家长最多就是问问自己的孩子有没有作业,几乎不存在监督、辅导。作为老师面对着上级部门三令五声的安全教育,不能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老师无不为问题学生的安全、成长担忧,在某种情况下如不进行适当的体罚,教育将是一盘散沙,但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是绝对不行的,采用常规的教育手段又无效果,在这种情况下,我们除了要按时与学生家长签订《小学生安全责任书》以外,还应针对问题学生的个性特点、行为习惯,另与学生家长签订安全协议是非常有必要的,明确职责,责任到人,不仅可以缓冲老师工作上的压力,还能使得学生家长的监护有针对性、责任心和紧迫感,达到共同教育好孩子的共同目标。我班有一个问题生的家长,自从与他单独签订安全责任书之后,便自主地坚持在校门外观察自己的孩子两个星期,起到了比较好的教育效果。

3.耐心教育法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问题生的问题不是一天造成的。因此,转变问题生的工作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由于年龄小和环境的干扰及习惯的影响,他们的思想行动总具有很大的反复性,故态复萌是一种正常的现象。教师要本着循序渐进的原则"反复抓,抓反复"因势利导,使问题生保持不断前进的势头。我班有个学生,平时不守纪律,学习相当马虎,有一次拿别人的手机骂老师,老师要求家长带回去帮助教育一天,可是第二天就在半路躲学,当学生家长第三天把他带入学校时,我看见他披衣散带,并且一个书包在腰间挎着,我趁机批评了他一下,他却硬是要家长带他回去,他的家长竟然带着他走了。学生刚走我就觉得心里不踏实,我突然想到:这个学生本来就不想读书,如果老师再用硬办法的话,学生就会更不来学校了。于是我就想到用哄的态度来对付他,放学后我就对他进行了一次家访,找他谈话,让他明白这是老师在关心自己,并且我还答应给他调个更好的座位,第二天他才重新鼓起勇气按时上课。为了教育他,我不厌其烦地找他谈心,充分挖掘和肯定他的优点,同时也指出他的缺点和不足,并对他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和希望。经过一段时间,看上去他似乎有些进步,我及时在班上对他进行表扬,然而他身上那一大堆坏毛病仍时有发作,我设法尽可能地去接近他、关心他,并安排座在他周围的几个同学平时对他多一点关心和亲近。常言道:"真情所至,金石为开"。经过近半个学期耐心细致的帮教工作,在同学之间他团结活泼,面对老师他彬彬有礼,学习成绩也有了较大的进步。

总之,对问题生的教育是一个反复性、长期性的过程,但仅凭老师时时讲、天天讲是不一定能够起到应有的效果的,需要班主任在教育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教训和孜孜不倦地探索。不仅要把握好教育契机,掌握正确的教育方式、方法,还要注意因人而异、因事而异、因时而异,因材施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