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武汉市水果湖第二小学 张 青
在教研过程中,笔者对唐代诗人李白的《黄鹤楼闻笛》:“一为迁客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进行了研究,下面将研究过程陈述如下:
笔者找来王崧舟老师的《长相思》和孙双金老师的《春望》来研究,这两首诗的教学方式和传统教学有很大的不同。在传统教学中,教师们所遵循的路径一般是:解诗题—理诗句—想诗境—悟诗情,最后用有感情的诵读来表达体验和感悟,针对高年级学生则还会渗透一点点写法探究,诸如借景抒情等。
王崧舟老师在《长相思》的教学中,淡化了对诗句的逐句指导,以学生借助插图和注释做批注自学。然后以“身在何处”和“心在何处”这两个问题,引导学生走近诗人,初步感受诗人身心分离,思念故园的心情。最精彩的是王老师引入诗人“问君何事轻别离,一年能得几团圆”的诗句,在情境对话中,引领学生进一步走进诗人的内心世界,了解诗人别离是为家、为国的高远境界。深刻的感受使学生的有感情朗读达到了感而不伤,缠绵中别有胸襟的血肉丰满的境界,整节课感情饱满,层次分明,在对话中形成的学生的语言得到了充分发展,充满了诗情画意。
对这节课,笔者总结了两组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情态和丰富,情境和对话。情境的创设没有放在思乡这条明线上,而是设在暗处——诗人内心的情怀。问君何事轻离别,一年能得几团圆?彻夜难眠的诗人翘首回望——十里长亭,杨柳依依,芳草萋萋,秋风瑟瑟,碧波渺渺,妻子、儿子、父亲和朋友执手相问——在师生对话、一问再问的情境中,诗人难舍难分、不忍离别的情态历历在目,诗人保家卫国、宁愿思乡的情怀栩栩如生。
《春望》一课的教学,孙双金老师采用稳扎稳打的策略,逐句指导学生读懂,细细看来,每一句都没有停留在对字义的理性理解上,而是指导学生从字里行间想象诗人的情态,体会诗人的内心世界。比如,“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就是从上句做顺势引导,“时”是上句“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的时局,每一次“别”都可能是生离死别,于是诗人触目惊心,忧国忧民,便“花溅泪”且“鸟惊心”。每一句、每一个字词的体味,都未曾有片刻撇开诗人,这和我们平时那种理性的理解是不同的。比较之下,就会发现孙老师的指导处处落在情态和情境之中,绝不从理性的角度旁逸斜出,横生枝节。相对而言,在情态的丰富和情境的创设方式上,两位大师手法不同,王崧舟老师浓墨重彩,工笔细描,衬托渲染;孙双金老师质朴尚简,勾勒白描,凸显神采。
有所得,当实践。那么,在这一首《黄鹤楼闻笛》教学中,教师该怎么做呢?讨论研究之后,笔者初步确立了“整体感知诗意—整体感受诗境”的教学思路,不对诗句做支离破碎的理解、分析,不对诗人做片段、单向的聚焦,对诗句的意思进行整体把握,而不必做到字字精确;把诗人放在整个情境背景中做浑然一体的体验,不抽离、不抽象。试教两次之后,发现在“整体感受诗境”上很难突破:教师习惯性地把学生引到理性理解的老路子上。
试教情况大致如下:在初步整体感知、定下全诗的思乡悲愁基调之后,教师声情并茂地描绘出诗人李白一路风尘,满怀惆怅,登上高楼,西望长安,去国怀乡的画面——情境初步勾画而成,该丰富情态了。教师对学生说:“此时李白在怎样西望长安?请你想象一下,你仿佛看见李白……”教师想引领学生更近地走近李白,看见诗人“望”的动作、情态和内心活动,这应该是一个可以生发的“泉眼”。学生应答:“他在望长安,望故乡”,显然这答案告诉我们,学生浮于表面,没进入情境中。教师再问:“长安有什么,让李白这样望?请大家分析一下‘这样望’。”教师本想强调“这样望”,但学生却还不明所指。所以,学生仍只是囫囵吞枣地答:“有亲人,有朋友。”教师只有再问:“可是太远了呀,望不见,你会怎么想呢?”此处,教师用了角色替换的法子,直接把学生放在李白的位置上,想开始“对话”。学生想都不想,立刻回答:“想回家。”
……
两次试教,虽有调整和改善,但是大致如此。通过分析学生的回答,我们确认,学生此时是从理性的角度来回答的。虽然教师刻意创设了画面情境,也用上了想象和角色对话的手段,想把学生带入情境,但是基本无效。为什么?笔者联系生活实际,试着问自己,假设要认识、观察一个像李白这样的陌生人,会从哪个方面开始?学生们学习他的诗,感受他的思想感情,不就是认识、了解此时此处的他么?所以就很难触及他的所思所想。于是,笔者就自己试着上了一节下水课,稍做一点准备,四张灯片:一首配乐、古曲、埙独奏、寒江独雪,取其凄冷之意和落梅的意境。
放完幻灯片后,笔者说到:“同学们,李白登上高楼,西望长安,你想知道李白是怎样在望吗?大家可以尝试做一做这个望的动作。”一番模仿后,学生的回答果然变得很感性:
生1:诗人在伸长脖子望——他多想看见长安呀!伸长脖子就看得远一点。
生2:诗人在踮着脚尖望,已经站到黄鹤楼的最高层了,还嫌不够,踮起脚尖,这样望——诗人真是这样在望的。
生3:诗人瞪大眼睛望,眼睛看酸了,也不眨眼——诗人望眼欲穿呀!
生4:李白闭着眼睛望——因为事实上是看不见,却又那么想看见,所以索性闭上眼睛在心里看!
看,只要有情态,就有了内心世界,教师此刻已无需再追问什么。
笔者继续:“同学们,李白闭上了眼睛,在心里回顾那些美好岁月:走马于长安大街,有诗朋酒友,吟诗饮酒,才华卓越,赢得众人倾倒;召见于皇宫之中,谈诗词,谈国事,皇帝命宠臣为他捧靴,贵妃为他歌舞;还有湖上的游船,坊间的茶座,留下他多少风流的诗篇;还有那岸边的杨柳,院中的牡丹,记着他多少浪漫的佳句。可是此时,山高水远,往事都烟消云灭了;而且诗人已经年逾五十,此去夜郎,只怕是再也回不了长安了!”(配乐)继续说道:“就在这时,朋友史郎中吹起了笛子,正是那支梅花落。玉笛声声,诗人眼前仿佛出现了什么,你看见了吗?”
生1:诗人仿佛看见了梅花纷纷从天空飘落,很多很多,纷纷落下,被风吹得东一下,西一下地飘呀飘。(笔者随手做“东一下,西一下”的姿态,很慢、很优美)
生1:不是的,风很大,吹得很厉害。(学生纠正我,她的手摆得急、摆得快,动作幅度大多了——表示北风的猛烈)
笔者继续说到:“梅花飘落在地上,在水里,到处都是——哦,梅花凋谢了,花瓣破碎了,脏了。继续深入——这里不是葡萄,这里是草莓,我要拨开叶片去一颗一颗地寻找……同学们,这是江城五月,正值端午节前后,应该是怎样的景象呢?我们就生活在江城武汉,联系生活实际,你来告诉李白,应该是怎样的景象?
学生纷纷给出答案:繁花盛开,姹紫嫣红,鸟语花香,莺歌燕舞……江边翠柳如烟,绿树如荫,游人来来往往——正是一年春好时。
笔者接着引导:曾经有位叫崔颢的诗人,在暮春时节看到这生机勃勃的美丽的江城景色,在黄鹤楼上写下这样赞美的诗句,我们一起读: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为什么同样是这样的时节,李白却看见落梅花了呢?
生2:这是想象的景象,不是真的。
生3:因为他很孤独,就像梅花独自开放。他离开朋友,要去谁都不认识的地方,再没有朋友了——像梅花一样孤独。
生4:他很绝望。
师:咦,你怎么知道李白绝望呢?
生4:梅花落下,就再也不会回到枝头,他这一次离开长安,就再也回不了长安——像梅花一样,回不去了。
生5:他很无奈。
师:这也是我还没体会出来的,你快说一说。
生5:梅花是被大风吹落的,东一下,西一下地飘来飘去,不由自已,无可奈何——像梅花一样受摆弄,不由自主。
师:我明白了。我太佩服你和刚才说绝望的同学,从落梅花中体会出诗人这么丰富的思想感情,真了不起。
生6:很悲惨。尽管花开得很漂亮,但是被吹落,都碎了、脏了。李白在长安有很好的过去,但现在感觉自己的结局也会很不好——像梅花一样,要落下悲惨的结局,只怕是要葬身异国他乡了!
师:我错了,这里不是草莓,依然是葡萄,梅花飘落的情态就是那根藤。江城五月的情景只是一面灯,在暗处照亮凸显藤条的背景灯。
……
这样,通过师生对话,学生对诗人心境的体会不是从理性认识到的,因为流放的感受是他们没有经历、体验过的,也无从迁移的,但是,梅花落的情态却是可知、可感、可迁移的。
西望长安那条藤,是笔者已预期到的;梅花落那条藤,是偶然拾得的,之所以能拾得,是因为它也是情态,所以被顺势随手抓出来了,这就可以说明问题了。由此可见,古诗教学应该在整体中见具体——丰富情态,创设对话情境,使学生有所思,有所得,且乐在其中。
(编辑:朱泽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