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
首页 基础教育教育管理正文

领导引领参与——谈高效课堂的教学与管理

  • 投稿喝红
  • 更新时间2015-09-06
  • 阅读量456次
  • 评分4
  • 96
  • 0

甘肃省会宁县教育督导室 陈彦忠

【摘 要】作为一名教学管理者,在领导学校构建高效课堂的过程中,要以睿智的思想、全新的理念引领同行置身于课堂,践行好每一节课;要与教师一起,通过不断反思、总结,探索教学模式,让每一节课都能促进教师的发展、学生的成长,让每一节课都能取得最大效益、成为高效课堂。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教学管理者;引领;新课程;高效课堂

中图分类号:G6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5)06-0067-02

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课堂作为教学工作的主阵地,其效果直接影响教学质量。让课堂高效,是每一个教学工作者追求的目标。作为教学管理者,在构建高效课堂的过程中,要以睿智的思想、全新的理念起到领导与决策作用;要置身于课堂,引领同行践行好每一节课,让每一节课都能最大限度地促进教师的发展,促进学生的成长,让每一节课都能取得最大效益、成为高效课堂。

一、领导与决策

在新课程背景下,教学管理者要高瞻远瞩、胸怀四方。要通过考察学习,借鉴他人,丰富内涵,完善自我,提升素质。打铁先要自身硬,如果管理者对高效课堂的本质与模式了如指掌,且能在课堂教学中起到示范引领作用,那么他在教学领导中的决策力和执行力毫无疑问是强有力的。

首先,要做一个有思想的领导者。思想领导优于行为领导,思想引领行为,有什么样的思想,就会有什么样的行为,思想到位了,行动就容易到位。如果管理者有睿智的思想、超前的意识,就会吸引教师成为随行者。

其次,在教学管理中,激励性评价是一个普适的方法和手段。好评价出好质量,对教师教学管理的评价和学生学习质量的评价要相提并重。通过细化常规、创新流程,让教师自觉完成工作任务,达成工作目标。对于学生,要改变传统的 “棍棒出孝子”的教育理念,抛弃以鞭策为动力、外部加压的评价方式,推行新理念——“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挖掘出学生自身的长处,鼓励优点,激发其内驱力,达到主动学习、自我管理的目的。

第三,构建高效课堂,要把握原则,适合的才是最好的。纵观全国课改名校的“课堂教学模式”,可谓形式多样、内涵丰富,如山东杜郎口中学的“三三六”自主学习模式,江苏洋思中学的“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模式,山东昌乐二中的“271高效课堂”模式,江苏东庐中学的“教学合一”模式,山东兖州一中的“三步六段”教学法,安徽铜陵铜都双语学校的五环大课堂,即墨二十八中的“和谐互助”教学模式,山东平邑一中的“学案导学”模式……模式之多令人眼花缭乱,但教学有模、教无定模,贵在得模。作为教学管理者,要认真分析,去伪存真,掌握要义,学其精髓,要根据当地教学的传统与习惯,联系学校的生源质量,结合教师的个人风格,慎重选择,做好决策,决不能生搬硬套,行政一刀切。

二、引领与尊重

作为教学管理者,引领作用至关重要。高效课堂既是一种现代教学理念,又是一种教学实践活动,因此,既要有理论引领,又要有实践引领。在引领中体现管理者对教师的尊重,对学生的尊重,同时也会赢得同行和学生对管理者的敬重。

1.价值观引领。价值观引领,重在提高师生的思想修养、精神追求。价值取向的缺失实际上是灵魂的缺失,一个人对事业的追求达到一心一意时,思想就不再流浪,精神就不再漂泊,行动就不再迟疑。因此,作为教育管理者,一要爱岗敬业,奉献教育;二要抵制消极,拒绝平庸,追求发展;三要有所作为,有作为才能有地位。

2.理念引领。新课程背景下,课堂教学应该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的统一,这种统一的实质是师生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实施高效课堂,必须变“教中心”为“学中心”,变“师中心”为“生中心”。知识不是“东西”,知识来源于实践,信息能够传递,而知识不能传递;学习不是接受“东西”,学习是自主建构知识的过程;教学不是灌输“东西”,而是为学生创设理想的情境让其自主学习。

首先,我们的交往对象是学生,我们的教育是发展人的教育,必须树立现代的学生观,以生为本。“人之初,性本学”,孩子是天生的学习者,但绝不是盛装知识的容器,其知识是学会的而不是教会的。学生是学校的消费者,教师是打工者和服务者,教师要竭尽全力为学生打好工,要加强与学生的交流、对话,要站在学生的立场审视他们,要让学生感到你可亲可敬。智力因素对学生的影响是有限的,情感因素才是最重要的,要树立现代的学习观,保护好学生的学习天性,充分激发其内在的学习动机。

其次,要树立现代的教师观。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要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在宽容、轻松的课堂氛围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展示欲,调动学生的潜能和创造力,促进学生自主地去学习。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在新课程理念下,教师要引导学生改变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单向、被动的接受方式,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地学习,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参与者,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是师生双方相互启发、相互沟通、相互补充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作为参与者,应成为学生的“学习伙伴”,要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想、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心得,让学生“亲其师而信其道”,从而实现师生共进和教学相长。总之,教师不是知识的化身,不是知识的传授者,而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参与者。

3.专业引领。教学管理者同时也是专业教师,应有很强的学科能力,要不断加强自身的业务学习,勇于创新,大胆实践,当好学科带头人。学科知识和能力要有深度和广度,既能引领本学科教师充分发挥团队智慧、作好校本教研,也能引领不同学科的教师接受新信息、学习新知识、始终站在知识的前沿。要激励教师不断完善知识结构,对所教知识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运用自如,对所教学科既能知其然,又能知其所以然。

三、参与与探索

无论教学工作者还是教学管理者,都不能丢开课堂,唯有抓住课堂这个“支点”才能撬动全局。所以,必须通过课堂实践不断探索,寻找适合自身风格和本校实际的高效课堂模式。

高效课堂的教学模式,应以课标和教材为依据,以学生为主体,以训练为主线,以培养学生的思维方式、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根本宗旨。让课堂高效,应针对学生的不同需求,实行差异化教学,面向全体,分层实施。高效课堂要强化时间和效率意识,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坚持该讲则讲,该放则放,该收则收,及时调控学习方向、学习进程和学习深广度,协调好主体与主导、过程与结果的关系,减少不必要的探究交流,全面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高效课堂要改革课堂组织形式,倡导小班化,实行分组合作的课堂组织形式,采取“圆桌式”、“矩阵式”等座位进行教学。按照学生的学习水平和个性特点,同质结对,异质分组,每组4~6个学生,形成以优秀生为首席的学习共同体。要科学、有序地组织好每个学习小组的活动,对小组成员进行合理分工,使之在教师的引导下达到“兵教兵”、“兵强兵”的目的,最终使小组成员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高效课堂的教学模式具有多样性,不同的学科、不同的课型,应选择不同的教学形式。但无论何种教学模式,都要把握“以教导学”、“少教多学”原则,通过定标导学→合作探究→交流展示→反馈检测等环节的教学,完成“学、教、练、评”的任务,达到学生学会、学生会学的目的。

总之,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学管理者,在领导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应明方向、有胆识、懂规律,既教书、又育人。工作中不能只是辛勤的蜜蜂,而应该成为放风筝的人:心中有天空,眼中有目标,手中有分寸,脚下有土地。要通过加强学习,完善自我,不断探索,总结提高,引领同行在构建高效课堂的实践中不断探索,把高效课堂变成师生共同发展的精神家园。

(编辑:杨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