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
首页 基础教育教育管理正文

善良教育实施策略探究

  • 投稿Wall
  • 更新时间2015-09-03
  • 阅读量1531次
  • 评分4
  • 67
  • 0

吉林省德惠市同太乡中心校 王秀水

【摘 要】善良教育最初在德国备受重视,后逐渐影响到世界各国。德国人为了让儿童都能接受良好的“善良教育”,可以说是花费了很多心思,采取了很多有效举措。虽然我国在孔子时代就已经开始了类似的“善良”教育,但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善良教育仍需加强,尤其是针对小学生的善良教育不容忽视。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善良教育;实施策略;健康成长

中图分类号:G6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5)21-0134-01

一、在学校开展善良教育的意义

善良教育对每个人的终身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尤其是在儿童少年时代。小学生若能打好善良教育的基础,从小学会爱护生物、珍重生命,有利于其终身发展。善良教育在学校,尤其是在小学开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是可以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一个人的发展既包括身体健康,还包含思想健康,小学生的成长离不开这两个方面。善良教育能够为小学生的思想发展奠定基础,能够指导其今后的行动;二是善良教育有利于校园和谐。当学生接受善良教育,每个人的思想素质都得到提高,进而带动学校的和谐发展;三是善良教育为社会的安定团结奠定基础。社会的安定是每一位公民的共同责任。善良教育首先可以影响学生,学生又可以影响家长,这样以学生为中心向外扩散,最终达到所有人都能接受善良教育,这样整个社会就和谐一体了。

二、善良教育的策略

1.善良思想。一个人的善良表现在很多方面,善待人及小动物的生命是善良,对弱者富有同情心是善良,劝阻一个错误的行为是善良,帮助教师擦一次黑板、给生病的同学一句鼓励的话语都是善良……善良教育的实施必须贯穿小学生成长的各个方面,从培养他们的善良思想、提高善良意识开始。首先要让小学生做到品德善良,一个人只有具有了善良的品德,才能发自内心地去行善,才能坚持长期做善事;其次要培养学生善良的心智。小学生具有模仿的天性,虽然行善需要效仿他人的行为,但更需要学生开动脑筋,发挥聪明才智去创造行善的方法;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小学生的善良要落实到具体行动上。从日常的小事、从生活的点滴做起,用自己的行为去诠释善良的真正含义。想得再好,说得再多,若没有行动一切便都是“浮云”。

2.善良智慧。善良智慧就是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丰富的科学知识和无穷的创造力,以此更好地提高善良教育的品质。善良学习是让学生不但要掌握好课堂知识,还要多学习有关善良的人物事迹。例如,可以让学生学习我国历史上诸多的善良义举,也可以学习周恩来总理为国鞠躬尽瘁的精神,以及雷锋全心全意帮助他人的行为。当代也涌现出很多善良的人和事迹,这些都是学生学习的丰富素材。古人的“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的思想也从侧面说明了书籍的力量是无穷的。读书可以明智,可以引发人们的思考,可以从中汲取善良的智慧。现有的大量优秀书籍可供阅读,如《伊索寓言》、《鲁滨逊漂流记》、《昆虫记》、《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尤其是电子图书给我们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善良创造要求学生在充分的知识积累基础上,不断创新善良方法,不断拓宽善良内容,只要有益于他人和社会的事情都可以尝试去做。

3.善良思维。思维是人类发挥主观能动性、改造客观世界的主要动力,思维对人类的发展具有能动性。善良教育需要小学生具有善良的思维,也就是一切事情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要从善良的角度去思考和实践。思考是人类思维最常见的表现形式,实践是在思维的指导下改造世界的活动。因此,善良思维必须从思考和实践两个角度去做工作:第一是让学生学会善良思考。善良思考就是让小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多替他人着想,多从他人的立场去思考问题。例如,成绩较好的学生不能嘲笑成绩稍差的,要多站在对方的角度上考虑他人的感受;第二是学生要做善良的事,做到善良实践。想得再多,若不落实到具体行动上,也就失去了意义。教师把善良的大道理跟小学生讲得再多,若学生不能在实际中去运用,也得不到成长。又如,现实生活中很常见的一个现象是若有老人不慎跌倒,大家不但不去帮扶,反而避之唯恐不及。这时候就需要教师坚守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正确引导小学生去做善良的事情,不能被世俗的恶习所影响,要敢于“扶起老人”,积极向人们传播正能量。

4.善良做人。善良是人的天性,也是一个人最宝贵的品质。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历史发展中很好地演绎了“善”的文化,中国人的共性非常典型,如向来含蓄,不善于表现自己,以善良做人为准则。在教学中,教师要把学生的立事做人放在第一位,尤其是小学生具有很强的可塑性,让他们“成人”具有重要意义。这可从三个方面进行教育:首先是孝亲敬长。这既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又是一个人最起码的礼仪规范。这就要让小学生严格按照“校规”、“家法”做事,尊敬师长,孝敬长辈,在长期坚持中培养这一品质;其次是团结友爱。团结就是力量,友爱才能和谐。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团队合作、互相帮助是企业发展、社会进步的保证。从小培养学生的这一品质有利于其今后的成长与发展;最后让学生学会待人文明礼貌。文明礼貌能够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是社会进步的标志,反映一个人及社会的发展程度。

5.善良做事。小学生在成长中培养的一些优良品质为其今后的人生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这些品质有诚实守信、刻苦学习、职责担当等。要做到诚实守信,就必须对学生严格要求,积极灌输这一品质的重要性。例如,每次考试不作弊就是诚实信用,借了同学的书籍按时归还也是诚实信用。刻苦学习的道理小学生比较容易理解,但学习的过程注定是充满艰辛的劳动,它需要牺牲学生很多的课余生活,需要每个人都全身心投入进去,“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善良做事还要求学生有所担当,这对每个学生都有意义。学生的职责是学习,把学习搞好就是职责担当;班长的职责就是辅助班主任管理好班级的各项事务,使班级有积极向上的学习风气,具有强大的凝聚力,这也是职责担当。

6.善良交往。交往是正常的人际活动,在礼尚往来中尊重他人、融入团体、真诚合作都是善良的交往。培养小学生的善良交往能力可以从三个方面着手:第一是沟通交流,这是人际交往中最基本的能力。教师可以设置一些场景让小学生参与其中,进行沟通交流训练;第二是友善合作,这是在交流的基础上,使交往的层次更深一步;第三是团队意识,在学校要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共同参与班级文化建设。

三、善良教育的影响

善良教育的实施,尤其是对小学生进行善良教育具有重要意义。它可以为社会培养优秀人才,促进社会和谐与文明,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若每个国家的民族文化都能开展善良教育,整个世界就不会有纷争甚至是战争,能够把世界各国团结一起,相互之间用善良教育推动共同进步,这样整个人类的文明就能大大加速发展。

总之,小学生在成长中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对小学生进行善良教育,必须抓住小学生的特点,从多方面展开工作,多途径进行教育,通过环境熏陶、理论学习、实践操作等来提高善良教育的实效。真诚希望每一位小学生都能拥有善良,健康成长,以此促进人类的明天更加美好。

(编辑:易继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