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
首页 文科毕业会计毕业正文

新常态下改进中小企业成本管理

  • 投稿
  • 更新时间2019-11-08
  • 阅读量343次
  • 评分0
  • 0
  • 0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中小企业逐渐成为市场经济中的主力军,占据较大份额。中小企业的发展对推动社会进步、扩大就业机会、增强市场竞争以及加快推进国民经济发展等方面都作出了突出贡献。但同时中小企业在成本管理中也存在一些问题,阻碍中小企业发展。因此,笔者对中小企业成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建议,以期为中小企业的发展提供借鉴与支持。


  中小企业成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管理层缺乏成本管理理念。在中小企业管理中,管理层将所有权与经营权集于一身,其决策决定着企业的未来发展方向。但中小企业管理者往往缺乏长远发展意识,以减少成本费用为重点,围绕企业短期目标制定相应决策,忽略企业发展的长远利益。在经营中将主要精力放在产品的生产中,对企业的成本管理方法以及管理技术缺乏一定规划。随着企业规模不断扩大,生产技术不断改进,中小企业转型将面临困难,很有可能导致经营的失败。


  (二)过度压低技术创新成本。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创新与提高对增强中小企业市场竞争力和维持企业可持续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技术创新能力的高低与企业投入进行科技研发的成本支出有直接关系。有资料显示,企业进行科研投资的比重占销售额的1%时,企业难以生存;当科研支出提高为2%时,企业才勉强维持生存;当科研支出达到5%时,企业才有较强的竞争力。但在中小企业成本管理中只注重产品的生产成本,以期降低产品成本,提高企业利润,较少对企业的技术创新成本进行规划、决策,对技术创新投入不足,致使技术创新基础薄弱,产品更新换代比较困难,在市场竞争中逐渐被淘汰。


  (三)成本管理方法陈旧。中小企业成本管理水平比较落后,管理方法比较单一,缺乏科学性,管理范围狭窄,难以适应经济发展要求,传统成本管理注重低位成本,并且侧重于中小企业内部管理。企业在产品生产过程中的成本投入主要包括原材料采购中采购批次、采购数量、采购方式等产生的费用;产品生产中的固定资产折旧、人工成本、管理费用等;商品销售中的销售费用、运输费用、商品折扣等。传统成本管理过分重视产品生产结构中的生产性费用,以产品成本、计划成本、标准成本等成本管理方法的应用为主,而忽略了随着经济发展逐渐占据较大比重的流通性费用,战略成本管理、作业成本法等方法的应用较少,企业的发展缺乏战略性。


  (四)缺乏有效的成本约束激励机制。一方面管理者为降低成本增加利润,压低员工工资,过度节省人工成本,另一方面员工普遍认为成本管理仅仅是财务、成本管理人员的工作,缺乏全员意识,使产品成本居高不下。企业产品生产中,管理人员一般采用大批量生产产品来提高企业的短期利润,产品的增多致使企业有大量库存,使成本隐藏于存货中,企业流动资金减少;存货积压,存在消费者对商品需求发生变化的风险,最终损害企业的利益。


  改进中小企业成本管理的建议


  (一)引进专业成本管理人才。随着企业规模不断扩大,公司各项决策事宜增多,管理者的传统成本管理理念已不能满足企业发展需求,因此应引进专业的成本管理人才,对当下企业生产产品过程中的各项成本进行决策处理,并对未来企业产生的研发支出、宣传费用等进行规划,促进企业成本管理水平提高。


  (二)加大技术创新投入。传统中小企业成本管理中存在过度压低技术创新成本的现象,因此在对企业成本管理的改进中,要增加对企业技术创新成本投入,以增强企业竞争力。技术创新成本的投入可以改进企业产品的外型、工艺、质量、使用价值等,从而不断满足消费者对产品的需求,增大市场份额,给企业带来更大的收益。此外,大数据管理平台正在迅猛发展,政府和相关部门也在大力支持大数据平台的使用及推广,中小企业要逐渐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利用大数据平台以及其他高科技管理手段对企业进行管理,促进中小企业长远发展。


  (三)改进成本管理方法。目前,我国中小企业大多采用传统成本管理方法,随着经济不断发展,社会不断进步,竞争不断增大,企业管理也要跟随市场不断完善,需要学习国内外先进的成本管理方法,如通过战略成本管理方法,站在战略的角度把控企业发展的全局,加强对各个环节的协调与配置,注重成本管理与企业发展战略相结合;通过作业成本法,拓宽企业成本计算范围,改进预算控制,优化企业资源配置,使产品成本计算更准确。通过不断学习和借鉴先进的成本管理方法,对自身成本管理方法进行改进,最终找到适合企业发展的成本管理方法,使企业走上良性发展道路。


  (四)完善成本约束激励机制。中小企业发展需要不断完善成本约束激励机制,调动员工积极性,鼓励全体员工提高成本管理意识、增强成本管理能力,降低企业成本,提升企业经营管理的有效性,保持企业长期竞争优势,促进企业不断发展。企业管理中员工工资、技术创新成本投入与收益、存货量多少、奖惩制度等要有明确规定,并不断加以完善,使企业的各项活动向着低成本、利于成本管理的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