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
首页 文科毕业会计毕业正文

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若干思考

  • 投稿豆豆
  • 更新时间2015-09-01
  • 阅读量1012次
  • 评分4
  • 63
  • 0

上海市松江区财政局 胡育红

当前行政事业单位资产存在利用效率低下、管理不善及资产闲置流失等问题,需要真正发挥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和效率,建立起节约型公共财政。

本文以研究松江区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为主线,剖析现状、问题及成因,提出有效地规范和健全区级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的一些思路和对策。

一、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存在问题

(一)资产管理相关法律法规不完善

国家层面有关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的法规、制度出台时间较早,不能适应现今资产管理现状与理念。市级层面指导资产管理的制度仍不健全,存在盲点,或者脱离实际根本无法执行,诸如非通用资产配置标准缺乏制度支持等。

(二)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结合不紧密

1. 资产预算编审缺乏合理性。部分行政事业单位仍有“ 重购轻管”、“重钱轻物”观念,预算编制时盲目申请资产购置预算资金,预算安排缺乏科学性、合理性。一些信息化、基本建设等项目整体编排预算,无法从源头上对这些项目资产的购置标准、数量和金额进行掌控和监管。同时,部分代编、追加预算项目没有纳入资产预算审核的范围,导致资产预算审核环节形同虚设。

2. 系统间动态联动缺乏紧密性。目前,资产管理信息系统与预算管理系统之间衔接不紧密,导致系统间数据交流不畅通、不实时、不完整,致使财政部门无法准确审定行政事业单位资产预算编审是否科学、合理,造成行政事业单位重复或超标准购置资产现象频繁发生,一定程度上削弱了财政部门对资产配置和使用的监管能力。

(三)实物管理与价值管理衔接不畅通

1. 资产管理部门不专业、权责不清,导致账实不符。大部分行政事业单位普遍不设专职资产管理部门,由办公室兼管,对实物购置、领取、存放情况极少登台账,也缺少定期与财务部门对账。财务部门通常仅凭单据记账,不进行辅助核算,很少参与资产的验收、使用和处置等环节的现场监督,加之实物资产的定期盘点制度未能有效执行,致使实物的盈亏无法及时发现,未能在账面及时、准确反映,使得账账相符、账实相符的制度流于形式。

2. 资产处置不规范, 缺乏严谨性。一是资产调拨随意,特别是上下级之间、同一系统单位之间的资产调拨一般就由双方约定,在资产转移之前未办理任何相关手续,导致资产权属关系模糊。二是资产转让、出售不规范,部分单位转让、出售资产时不评估、不审核,也未主动向主管部门和财政部门报备,导致资产无形流失。三是资产报损报废处理不严谨,未建立专业鉴定部门对资产报损报废作科学规范鉴定,导致资产报损报废处理价值不一。

(四)资产调剂机制不完善,资产使用效率不高

行政事业单位资产配置以新购为主,单位间调剂较少,导致部分单位相关资产长期闲置、利用效率不高,部分单位却需耗费大量财政资金来购置其他单位闲置资产的状况。闲置资产在各单位之间未能进行有效调剂,一方面是处置未达到报废年限标准的闲置资产手续较繁琐,且鉴定闲置资产价值也存在一定的难度;另一方面是区级层面没有建立健全资产调剂使用相关制度,使得闲置资产调剂缺乏制度支持和可操作性,造成大量的闲置资产在仓库,这样不仅严重影响了资产的使用效率,而且极大地降低了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

二、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问题原因分析

(一)资产管理意识淡薄

部分行政事业单位对资产管理意识淡薄,仍未摆脱“重钱轻物、重购轻管”的思想,未能从根本上认识到资产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对资产管理工作认识不深入、不到位,导致资产家底不清楚、配置不科学、管理不完善等问题显现;对资产管理内控意识不强,导致资产管理分工不明确、职责不清晰;对资产管理重视程度不够,导致资产管理人才队伍建设止步不前。

(二)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

在《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实施之前,大多数行政事业单位没有建立健全资产管理相关内部控制制度,缺乏内部相关约束和牵制机制,在一定程度上架空了内部管理层的监督职责,导致资产管理责任不到位,使得在资产管理过程中出现推诿、扯皮等现象,导致资产管理程序混乱、权责不明。

(三)资产核算不完整

新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在会计科目设置上比较全面、完整,对资产核算也提出了计提折旧、摊销等会计处理。但是在实际执行中,除医院等行业部门按照新会计制度执行外,其他行政事业单位没有完全按照新会计制度执行,固定资产、无形资产仍旧不计提折旧、摊销,没有进行成本核算,资产的损耗不能从平时的会计资料中真实反映。

(四)缺乏考核评价机制

长期以来,财政、审计等部门对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的监督不到位,一般侧重于监督审查预算执行是否规范、账务处理是否真实、可靠等,很少有监督部门对被查单位的资产进行盘点,对资产内部控制制度执行情况进行复核。同时,资产管理缺乏定期考核机制,管理好坏没有奖励与惩罚机制,资产预算执行情况缺乏后期评价机制等,也是导致资产管理低效的根本原因之一。

三、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对策建议

(一)修订完善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法规

建立健全资产管理制度是实现资产管理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精细化的重要保证。应及时修订完善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等资产管理相关法律法规,制订完整的、具有指导性的实施办法。从源头上约束行政事业单位购置、处置等资产的随意行为,以法律法规、制度来限制和规范资产管理行为,真正有效地堵塞资产管理漏洞。

(二)建立健全行政事业单位资产内部控制制度

加强内部控制是资产管理的重要环节。行政事业单位要以内部控制规范实施为契机,分析资产风险,制订管控措施,明确权责,制订行之有效的措施,完善和优化资产管理流程,建立健全资产内部控制制度并有效实施,开展资产内部控制自评价并督促整改,将资产管理工作真正落到实处。

(三)推进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的有机结合

应着手将预算与资产管理在制度和流程方面进行精细化融合。不断地修正和规范资产配置预算,以存量资产和资产配置标准为依据,结合实际从严控制,编制新增资产配置预算,实现资产配置的科学性、公平性和合理性,切实地提高预算资金分配的效率和效益。要建立资产管理和预算管理综合绩效考评机制,通过量化评价结果,逐步完善和规范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相结合的方法、方式和途径。

( 四) 加强信息化建设提高管理水平

信息化建设是实现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科学化、精细化的重要手段。以全面深入推进“金财工程”建设为契机,不断地优化和完善资产管理信息系统实时录入和查询、在线审批与分析以及全过程动态监管等功能,确保资产数据完整可靠。打造并建设财政管理一体化信息平台,逐步实现资产管理信息系统与预算管理、国库集中支付等相关信息系统的无缝衔接,实现系统间数据信息实时、动态的联动,为预算、财务、资产等各项管理提供完整、可靠的基础数据,提高财政部门和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水平、能力及成效。

( 五) 完善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监督管理机制

采取内部与外部监督、日常与专项监督相结合,不断地完善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监督管理机制。一是加强单位内部监督管理责任意识,健全单位内部监管。强化领导是资产管理的核心责任人,以规章制度明确约束各方权责,以考核考评来衡量贡献程度,以奖惩制度来激励和惩罚监督管理好坏。二是充分利用和调动社会资源,加大监督检查力度。财政部门发挥管理资金的优势,统配统管资产,把好资产入口、出口关,审计部门加强对资产使用管理和核算完整规范情况的审计监督,纪检监察部门要严格惩处损害国有资产权益的违法行为,通过各方资源通力合作和互补,促使资产管理监督步入透明化、公开化和法制化轨道。

(六)顺应改革步伐逐步推进政府会计

政府会计改革已摆上了议事日程,各级财政部门着手编制政府综合财务报告,政府会计基本准则即将发布,为真实准确反映各级政府的资产负债情况,稳健推进和落实政府会计制度,行政事业单位将会计制度新内容、新要求等贯彻落实到位,按照新会计制度、准则要求严格进行资产、负债等会计核算,确保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状况、资产情况真实、可靠和准确地报告,更好地适应政府会计改革步伐,助推政府价值的真实、全面、准确体现。

编辑:彭秋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