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睿 王婕妤 叶娜 苗新晓 康轶杰
摘要:主席提出的“中国梦”“美丽中国”等词汇走进了人们的心中。随着一系列的热点话题的讨论,绿色会计的概念也随之进入公众视野。如何将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运用到绿色会计中,已成为众多学者关注的话题。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绿色会计;工具理性;价值理性;本量利
尽管绿色会计的概念提出较早,在环境经济学和传统会计学界被广为认同,政府也意识到开展绿色会计的必要性。但是,我国在发展绿色会计过程中,还存在许多问题,以至绿色会计仅停留在理论层面没有得到落实。虽然按照“谁受益,谁负担”的经济原则,人们会接受环境成本是企业应负担的一部分成本的观念,但为了达到快速发展的目的,人们更偏向于“工具理性”的“以物为本”,为达到目的不惜以自然环境的破坏为代价。目前,从“工具理性”的“以物为本”,转向“价值理性”的“以人为本”,仍然困难重重。
一、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哲学含义
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源于德国社会学家马克思·韦伯所提出的“合理性”这一概念。他指出合理性分为两种:即工具(合)理性与价值(合)理性。工具理性追求的是使效益最大化,以实践确认工具的实用性。而工具理性在追求效益的最大化同时,从不考虑人的情感和精神价值。
因此,持工具理性的人只关心其所选用的行为是否能以最少的付出达成自己的目的,而对行为的本身是否有价值并不关心。更确切地说,他们更关心达成“结果”的“过程”的“长度”,而不是“宽度”。相比较而言,价值理性看重的是行为本身的价值,不计较手段和后果。马克思·韦伯认为,价值理性即“通过有意识地对一个特定的行为——伦理的、美学的、宗教的或作任何其他阐释的——无条件的固有价值的纯粹信仰,不管是否取得成就”。也就是说无论这一行为的目的为何,我们都赋予它以“特定价值”。
二、绿色会计在低碳经济下的发展优势:基于价值理性
绿色会计旨在更环保地保持经济增长,这与可持续发展观如出一辙。为实现这一点,必须以“低碳经济”这一新的模式来管理企业。众所周知,低碳经济所提倡的可持续发展观,希望达到社会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以前,为了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更偏向于“工具理性”的“以物为本”,为达目的不惜以破坏自然环境为代价。时过境迁,随着可持续发展观念的提出,人们渐渐从“以物为本”转向“价值理性”。相比传统会计,绿色会计最大的特色是提出了“环境成本”这一新的理念,并将“环境成本”作为成本的一种。这既符合“以人为本”的理念,也践行了低碳经济这一新的经济模式所提倡的理念。因此,相比传统会计,绿色会计更应是现今社会的发展模式。
三、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的矛盾制约绿色会计发展
会计是人们为了创造更大的经济利益所使用的一种工具。其实亦可说会计是“工具理性”的产物,它是随人们的效益最大化产生的。而绿色会计,虽属会计的一种,但它在计量时将环境的污染、防治、开发等费用以成本记入后,提高了成本,而降低了利润。表面上看,绿色会计与“工具理性”的追求效益最大化相悖。为了证实这一点,我们引入“本量利分析”概念。“本量利分析”是以“成本”“销售量”“利润”这三者之间的关系建立数学模型,来找出企业的盈亏临界点。前面我们提到,绿色会计最大的特色是提出了“环境成本”这一新的理念,并将“环境成本”作为成本的一种。如果将环境成本纳入总成本中,并且进一步将环境成本分为变动环境成本和固定环境成本,同时考虑到生态补偿的成本,那么边际贡献计算公式就变为:“边际贡献=销售收入-变动生产成本-变动期间成本-变动环境成本”。自然而然计算盈亏平衡点的公式也随之变为:“单一产品的保本销售额=(固定生产成本+固定生态补偿成本)÷单位边际贡献”。从这些公式中不难看出,“边际贡献”由于需要减去“变动环境成本”而变少,而分母中因为多了“固定生态补偿成本”,以及分子中“单位边际贡献”的减少,这就导致“保本销售额”的增加。以下是“传统式本量利关系图”与“‘环境成本’计入成本下的本量利关系图”的比较:
从图中可以看到,将“环境成本”计入总成本后,“盈亏临界点”向右上方移动。即企业为了获得与原来相同的利润,就必须提高自己的销售量。若销售量无法提高,那么利润必然会减少,甚至会导致亏损。虽然“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都是“理性”,但两者一个“以物为本”,一个“以人为本”。恰巧在人们追求高效益时,更偏爱“工具理性”,“价值理性”也就被一再忽略。与此同时,大多数企业都在追求更高的利润,不希望成本的提高,因而更不愿意将“环境成本”计入成本之中制约企业高利润获得。这就使得绿色会计的发展变得难上加难。要改变这一现象,必须先从根本上改变人们的观念。
四、绿色会计: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的融合
绿色会计作为会计的一种,一方面,它符合“工具理性”的观念。虽然绿色会计提出将“环境成本”计入成本之中,提高了当下的成本。从长远发展看,人们为了保护自然环境,减少“环境成本”的支出,必然会尽量多的使用可循环利用的原料。这样做虽然会导致当下成本的增加。但是在将来,由于使用的是可循环利用的原料,会导致原本的“固定成本”有所减少,减少的数量甚至可能超过将“环境成本”计入后增加的数量,最终会使企业获得比以前更多的利润,这未尝不是一种效益的最大化。并且,人们对于自然环境的保护,更是符合了“价值理性”的“以人为本”这一理念。另一方面,绿色会计最大程度地兼顾了两种理性特点,进一步使两种理性达到相对统一。总的来看,绿色会计使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很好地融合在一起。
五、绿色会计的未来发展:基于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框架
1.提倡并加强绿色会计理论研究我国绿色会计的相关理论相对西方发达国家起步较晚,没有什么系统性的研究成果。对绿色会计的假设、核算对象、计量基础、成本确认、报告体系的构建等尚未做到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有机结合。而且,有关绿色会计完整的理论与方法更为缺少,大多数虽然有强调价值理性的作用,但缺少可行的理论成果.。绿色会计还仅限于专家学者的文章当中,基本上还没有形成操作性较强的绿色会计准则, 更谈不上全面满足相关会计实务工作的各项需求。尤其是缺乏科学的定量方法及切实可行的指标体系,使需要用货币计量、披露的环境资产与负债,环境成本与收益等信息,缺乏具体可操作的方法。同时,由于缺乏绿色会计行为的规范标准,无法统一规范绿色会计核算的对象及披露形式,导致低碳模式下绿色会计核算与信息披露的可操作性差。使得企业环境报告信息披露缺失和缺少可靠性。
因此,政府、学术和企业界积极参与到国际性的绿色会计队伍当中,在学习其他国家绿色会计成果同时,结合我国实际,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绿色会计的理论体系,解决我国企业和执法机构所面对的现实问题已是势在必行。
2.政府带动并监督,理论、实践两手抓
绿色会计的发展受限于价值理性的“失语”和工具理性“独裁”的现状,在世界范围内发展较慢。我国政府虽然在环境保护方面已颁布了一些法律法规,比如,《环境保护法》《水污染防治法》《大气污染防治法》《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国家鼓励的资源综合利用认定管理办法》等,但距离世界先进国家的立法水平还有很大差距,执行起来也很有难度。对此,政府必须做出改革,不能再唯“工具理性”之命而是从,忽略价值理性。应该在保证价值理性得到充分实现的前提下,再谈工具理性。因此,政府应积极建立绿色会计理论体系和实施办法,以政府法制和宏观调控两把手保证实施,确保企业环境信息披露的可靠性,并做好监督工作,保障会计信息使用者和社会的利益,使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走回正轨。让企业在切实落实绿色会计的制度上有法可依,让管理和监督的政府机构在执行该项制度时也有法可循。减少甚至杜绝以罚款为主的简单粗暴的执法方式,转而以引导企业主动按照国家制定的绿色会计制度进行生产和发展。
3.宣传和教育需加强,价值理性不能忘
绿色会计发展缓慢和难以实施的原因是我们根深蒂固的工具理性为主的观念,忽视价值理性的重大作用。我们不能只单单让会计人员以及企业发展绿色会计,更要加强社会宣传,让国民认识绿色会计,了解价值理性,扭转目前这种畸形的价值观。特别应该注重发展既精通会计理论,又能掌握足够资源、环保知识的跨学科领域的复合型绿色会计人才。我国目前相当缺乏这类人才,高校相关学科建设与教学研究也相对滞后。高校应当设立相关方面的学习方向,注重绿色会计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主席所提出的“中国梦”的构想,走好我国的环保绿色会计之路也是实现伟大“中国梦”的必经之路。
中国绿色会计的研究和实施,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涉及许多方面的问题、内容十分复杂。它不只是一个会计问题,还是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及环境问题,同时还涵盖了时间和空间问题。绿色会计的顺利推行,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公众的有机结合和共同努力。因此,国家行政管理部门和全社会都要对绿色会计的建设给予高度重视。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朱利兵.工具理性、价值理性的融合:对科学发展观的新审视[J].上海大学,2010.
[2]王锟.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理解韦伯的社会学思想[J].甘肃社会科学,2005 (1).
[3]刘国建.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共在与互动[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5(8).
[4]赖金良.关于价值哲学与价值科学的思考[J].学术月刊,2006(9).
[5]苏亚民.浅谈绿色管理会计[J].财会通讯(综合页),2007(12).
【基金项目:上海金融学院2013年校级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的资助(项目编号:201311639001)】
(作者单位:上海金融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