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
首页 文科毕业会计毕业正文

国际化会计人才培养模式探讨

  • 投稿一朵
  • 更新时间2015-09-12
  • 阅读量314次
  • 评分4
  • 83
  • 0

孙燕东`摘要:本文对如何培养国际化会计人才问题进行研究,提出了我国应当以培养国际化复合型会计人才作为普通高等院校本科会计学专业培养目标。本文针对当前会计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合理设置课程体系、改变教学方式和加强学生实践能力培养三个方面的改革建议。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会计人才;国际化;复合型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全球会计准则更深入的趋同,会计人员面临着更大的挑战。会计作为国际通用商业语言,我们培养的会计人才的质量能否适应会计国际交流与合作,如何定位会计人才的培养目标,如何培养适应国际经济环境发展需要的国际化会计人才,是会计教育工作者正在努力积极探索的重要课题。

一、会计人才培养的目标

经济的全球化与资本市场国际化,高水平、高素质的国际化会计人才日益为会计服务市场所青睐。新形势下如何定位普通高等院校本科会计专业学生培养目标,培养造就出高素质的会计专业学生,以适应会计国际交流与合作新变化的要求。刘永泽(2009)认为我们应该将“塑造国际化、高素质、应用性的复合型会计人才”作为总体目标。教育部高等学校工商管理类学科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2010)编写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工商管理类专业育人指南》中指出:“可将会计学专业、财务管理专业本科的人才培养目标设定为: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适应社会发展需要,掌握经济管理基本理论、会计和财务管理的专门知识,基础扎实,知识面广,能够从事会计、审计和财务管理及相关领域工作,具有一定专业技能和富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人才。这样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应该具有复合型、外向型和创新性的基本特征”。

我们认为会计人才培养目标应该定位为培养国际化复合型会计人才。复合型人才的实质是打破学科或专业之间壁垒森严的界限,是具有经营管理的专业背景,同时掌握多种学科的相关知识,并能有效融合,综合运用的创新型人才。这类人才不仅要有多学科的知识背景,而且要具有一定的实践技能,也就是说复合型人才需要具备掌握多种学科的相关知识、具有一定的国际化视野、具有创新性的特点。

二、会计人才培养中遇到的问题

1.在课程设置上过于注重专业性

通过对国内外课程类型设置比例进行对比发现,国内高校取得专业学位要求的学分明显高于国外高校,国外高校“学科基础课(非会计类)”学分所占学分比重、“任意选修课”模块比重要高于国内同类高校,“专业方向课程(会计类)”学分所占总学分比重低于国内同类高校。过分注重专业课忽视其他相关课程的学习则会导致学生对会计领域不具有宏观层面的把握。国际化会计人才应该具有较强的逻辑能力,能够从错综复杂的各种财务和非财务信息中找到联系进行归纳分析,从而有效监督企业的经济运行并解决各类财务问题。目前,我们的课程设置中,金融学方面的课程内容设置的还不够充分。会计和金融是有密切联系的,增加相关金融学方面课程内容,对学生未来的学习和工作都会有帮助。我们很多会计本科和会计硕士毕业之后,也进入了银行等金融机构工作。一个会计技能扎实的人,从事金融行业中的很多工作一样是可以胜任的。因此,国际化会计人才需要具备更合理的知识结构。

2.教学形式单一

目前,一些高校教学仍以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式为主,没有能够启发带动学生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不能做到因材施教,反而会制约和阻碍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教学的灵活性,启发性和创造性并没有在教师的日常授课中得以体现,学生课堂参与积极性不高,课后自主探索和研究的动力更是不足。在授课内容上,也主要是以理论知识为主,而不是理论知识与实务知识并重,案例教学、实验课程所占比重不足,不利于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会计实践环节效果不佳

国际会计人才需要较强的实践能力,很多学术文献都提到当今会计教育应增加学生实践能力培养。会计实验教学不够重视,学生实习环节效果不佳,以致学生实践能力十分薄弱。高校会计专业也会开设一两门实验操作类课程,但课程多注重考核账务处理的规范性和正确性,要求学生掌握会计基本操作技能,与真实会计实务操作往往有较大差距。实习也是增强学生实践能力的一个重要环节,培养学生良好的工作作风和职业道德,为学生毕业后顺利走上工作岗位做准备。但部分高校虽然将实习计入学分对学生进行考核,但因为学校通常不统一安排学生的实习单位,有的学生实习单位和实习内容与本专业相关性不是很密切,这样很难保证实习质量,部分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并没有得到很好锻炼。

三、国际化会计人才培养教学改革

(一)课程设置方面

1.强化会计职业道德素质教育。会计职业道德,指在会计职业活动中应当遵循的、体现会计职业特征的、调整会计职业关系的各种经济关系的职业行为准则和规范,具有综合性的特点,也就是说既有对会计人员业务素质的要求,也有对其思想道德等方面的要求。会计国际化人才要求其具有高素质,除了业务素质还有道德素质。职业道德素质受经济环境的影响,会计国际化意味着更复杂的经济环境,之前跨国企业出现的重大舞弊现象也说明了提高职业道德素质的重要性。

2.完善课程体系设置,增加管理学、经济学等方面课程内容。我国目前各高等院校会计专业教育中,过分强调专业化程度,不注重提高知识结构的通用性,学生对经济学和管理学等商学类基础课程重视不够,很难从经济学、管理学等角度审视和理解会计,从而难以将会计与相关知识结合起来应对更为复杂的职业需求。国际化会计人才需要具备合理的知识结构,这就意味着学生除了学习本专业知识以外还需要学习相关管理学或经济学方面的知识,应涉猎国际经济、企业金融学、财务风险分析、衍生物市场等方面内容。

3.增加双语课程教学量。中国越来越需要既懂国内会计体系,又熟悉国际会计惯例的会计人才。会计人员在处理国际会计问题上对英语能力要求很高。国际化会计人才应该掌握专业、精准的财务英语以及熟练的英语沟通技巧,才能够从容面对国际化竞争。我们需要对专业课程体系设置进行国际化改革。鉴于ACCA的课程和考试体系比较贴近市场需求,且在国际上享有权威地位,可以参考ACCA 全球专业资格考试课程体系,设置本科一些双语课程体系。

(二)教学方式方面

1.以学生为中心,鼓励学生自主思考。教学方式上应该注重加强课堂上的师生互动性,将学生摆在主体位置,教师主要起主导作用,其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创新能力,为将来成为国际化会计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提高创新能力要求要以学生为中心,这就打破了传统上将老师作为中心,老师以讲授为主,学生被动的接受知识的局面。2.运用媒体,让学生习惯于关注国际学术前沿动态。

国际化会计人才不仅需要具备娴熟的专业知识,还需要拥有国际专业视野,熟知国际会计准则,了解国外市场运作规则和相关法律法规,掌握最新行业知识,始终站在专业、行业的前沿。媒体可以实时跟踪,感受最新专业发展动态。

3.教学方法上应强化案例教学。案例教学既可以巩固学生所学的会计理论知识,又可以实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以及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选择案例时,案例的选材应是灵活多样的。案例教学的关键是教师怎样在课堂上引导学生对案例进行分析,以充分调动学生课堂学习的积极性。我们还可以增加课程论文的比例,培养学生搜集信息、评价信息、表达观点的能力。这项能力的预先培养会使学生不论是在未来的学习中,还是在未来的工作中都极具竞争能力。

(三)加强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会计人才培养过程中不但要传授给学生基本理论知识,还要使学生掌握会计的各项专业技能。会计学专业实验课也是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要重视会计专业实验课。实验课不仅能使学生了解传统式的手工做账、账户系统和会计流程,也要学生掌握目前我国和国际上主流财务会计软件实务操作流程,以培养会计学专业学生更好的实践技能。使我们培养出来的学生成为既有会计技能又通晓国际准则惯例的高级复合人才。同时,要积极鼓励学生寻找有条件的企业进行实习,在校外实习,感知现实经济环境,将会计理论运用于会计实务。学校安排好理论教学和实验、实习课程的衔接,在理论学习中注重专业知识和跨学科知识的摄取,在实验课和校外实习中,将理论运用于实践,并进一步从实践中升华理论知识。

培养国际化会计人才是一个必然趋势,国际化会计人才培养旨在培养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会计教育担负着为国家输送高素质会计专门人才的重担。这是一个艰巨和长期的任务,培养国际化复合型会计人才应该在探索中不断调整和完善,除了各高校应该设置培养方案外,学生个人也应该以成为复合型会计人才为目标不断严格要求自己才能更好地实现这一目标。

基金项目:

广东高校优秀青年创新人才培育项目(z9992012);广东千百十工程资助项目。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孟焰,李玲.市场定位下的会计学专业本科课程体系改革———基于我国高校的实践调查证据[J].会计研究,2007.[2]刘永泽,孙光国.我国会计教育及会计教育研究现状及政策[J].会计研究, 2004(2).

[3]张鲁雯.高校会计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财会月刊,2010(2).

(作者单位:广东财经大学会计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