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玉凤
摘要:伴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以及会计电算化的普及,传统的内部审计工作已近不再适应当前行政事业单位制度的需求。现阶段,我国行政事业单位的审计工作更是处于从传统向现代发展的重要转型的阶段,内部审计的全面转型以及发展成为了我国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工作的重点。只有经过系统化的内部审计方式的转型和改革,才能提高我国事业单位的管理能力,提高事业单位的经济效益,规避事业单位经营过程中的各项风险。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新形势;内部审计;转型;对策
一、引言
内部审计是事业单位进行有效的内部控制和监督的手段,是事业单位进行有效的事业单位管理以及实现事业单位各项职能的基本保障。我国行政事业单位贪污舞弊的事件时有发生,例如,2007年6月中旬,如皋市审计局在对如皋市磨头镇原镇长和原党委书记进行经济责任审计的过程中,发现贫穷的磨头镇农村一个公路招标项目账目作假,仅财政所长就接受贿赂高达70 万元,还有其他的大量的其他违规经济事项。近年来,大量的贪污舞弊案件使得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审计得到了社会的重视。
传统的财务内部审计工作无法满足现阶段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需求,一定程度上也促进了事业单位内部审计逐渐向管理型审计改革。行政事业单位的资金来源往往是政府财政资金,其资金流向,使用效率近年来越来越受到关注,因此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将会逐渐的将内部审计工作全面转型并且发展成为其重点监督手段。
二、我国事业单位内部审计的现状
(一)我国事业单位对内部审计的了解不足
对比IIA 对内部审计的定义以及国际上对内部审计的定义可以看出,现阶段,我国绝大多数的事业单位简单的将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定位为事业单位的财务审计,将事业单位财务的监督检查作为了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工作的绝对重心,完全忽略了事业单位内部审计中的经营审计的功能,忽视了事业单位审计对事业单位经营战略的监管功能以及事业单位经营风险的规避的功能。因此,从现阶段我国内部审计的发展情况来看,我国内部审计方式的改革还处于过渡的阶段,事业单位内部审计的职能还非常的局限,对促进事业单位经营目标的实现以及对事业单位经营活动以及内控是否合理合法关注不足。
(二)我国事业单位内部审计的方式存在严重的问题
首先,我国事业单位内部审计的工作模式存在严重的制约,我国审计部门长期以来承担着对事业单位的财务工作监督管理、事业单位的经济合同的审查监督以及事业单位的各种工程项目的结算监督核算,这些审计工作占据了事业单位审计的高达50%的工作量。但是,这些固定的审计工作,固定的审计范围和审计内容并不是内部审计的核心工作,表面上看,完成这些工作达成了事业单位内部审计的基本职能,但实际上并没有涉及到管理审计的最终目的。
其次,我国事业单位的审计计划存在很严重的问题。对于审计工作来说,审计计划是审计工作的重要基础,是整个审计工作首当其冲的环节,也是防范审计风险的重要步骤。但是现阶段,我国事业单位的审计计划都流于形式,缺乏层次性、可行性和合理性,导致内部审计过程中没有必要的标准进行指导,缺乏确切的工作标准和严格的认证程序。
(三)我国事业单位内部审计缺乏独立权威的内部审计组织
由于我国事业单位的内部审计工作大多数是由事业单位的会计主管或者其他的财务人员来负责的,他们都受事业单位领导的管理,这种内部审计组织的设置形式严重影响了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工作的独立性,与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工作的原则完全相悖。我国事业单位现阶段的内部审计组织结构的组成非常不利于事业单位的管理层根据内部审计的结果进行决策,也导致了事业单位的上级部门无法监督事业单位的经营行为。并且,这种内部审计的组织结构也严重影响了事业单位审计人员的日常审计工作。由于审计人员和被审计人员的业务关系有所牵连,导致了审计人员工作独立性不足,审计人员的内部审计处理的过程中容易受到环境的干扰,并不能完全按照事业单位的审计制度来执行,严重影响了事业单位内部审计的权威性。缺乏独立性和权威性的内部审计部门将会成为一个形式主义的部门,久而久之,内部审计工作将会变得可有可无。
(四)我国事业单位缺乏专业的内部审计人员
现阶段,我国事业单位的内部审计人员的素质并没有达到内部审计的要求,审计技术非常落后。是因为事业单位的内部审计人员的知识技术结构过于单一,无法胜任事业单位的管理、事业单位风险控制以及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监督等等工作。事业单位中缺乏真正同时具备财务知识、审计知识以及电算化操作的复合型专业人才。审计人员的事业单位评估以及自我评估,沟通能力以及计算机技术等都较为薄弱,事业单位审计偏向于事后审计,并没有做到事前预防以及事中监督等,导致我国内部审计工作还存在一定的不足。
三、新形势下我国事业单位内部审计转型的建议
(一)内部审计职能上的转型:重新定义内部审计在我国内部审计协会的第五次审计改革会议上,李金华审计长指出,内部审计应该定位在“管理+ 效益”这四个字上面,现阶段我国审计的发展还需要继续的推进和转型。因此,在内部审计的定位上,应该改变原有的内部审计意识,将服务事业单位的需要作为内部审计的最终目的,将服务作为内部审计的宗旨和目标。因此,事业单位应该通过内部审计工作系统的规范的改进事业单位风险控制手段,协助事业单位规避经营中的各项风险,通过对事业单位的经营过程的监督控制,优化事业单位结构,保障事业单位经营目标实现。事业单位应该通过完善对内部审计的认识,推进内部审计工作范围的改革,提高内部审计的职能。同时,地方的各级审计机关以及相关部门应该加强对行政事业单位内审工作的指导,通过外部审计来对事业单位的内部审计进行有效的监督,定期或者不定期的对内部审计工作进行考核,发现问题后应及时上报主管部门,以便能够得到处理。例如,为了能够加强对行政事业单位的监督,灌南县财政局从预算编制、银行存款、财政专项资金、财政票据等四个方面对所属的事业单位进行内审的监督考核,保障事业单位资金的安全性。
(二)内部审计方法上的转型:加强对内部审计计划与重点的关注
对于内部审计来说,完善内部审计计划是实现内部审计职能的重要基础,因此,事业单位应该经过有效的风险分析,制定合理的、可行的、有效的年度内部审计计划。首先,事业单位应该在内部审计工作下达之前就开始收集内部审计工作需要的相关资料,从事业单位具体经营、事业单位的各个部门、事业单位的业务情况以及事业单位行业的情况等多个角度展开必要的调研,为内部审计计划做好基础。其次,在制定内部审计计划的过程中,应该采用“滚动编制法”来制定中期审计计划,并且可以根据事业单位遇到问题适当的进行调整。另外,事业单位还需要明确事业单位内部审计的重点,将内部审计的简单财务审计转移到经营战略的控制、单位经营风险规避、事业单位日常管理以及事业单位资源配置上,以便提高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工作的效果和质量。
(三)内部审计地位的转型:提高内部审计的独立性
由于现阶段我国事业单位并没有设立足够规范化的事业单位组织架构,导致了我国事业单位的内部审计组织缺乏应有的独立性以及权威性,与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工作的原则完全相悖。因此,我国事业单位需要有效的调整事业单位的内部审计组织的地位,对事业单位内部的组织管理系统的控制方式进行改革和转型。首先,事业单位应该将内部审计作为管理系统的一部分的同时,充分保障事业单位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可以借助事业单位领导者的某些权力对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组织的职能进行补充,并且有机的结合事业单位上级部门、财政部门以及审计部门等相关人员的参与,确保事业单位内部审计组织可以成为事业单位管理的重要工具。我国事业单位应该结合自身的经营情况,采用单位领导人和财务部门共同组成审计组织的模式来完善内部审计组织,提高内部审计组织的权威性和独立性。
(四)内部审计力量上的转型:提高内部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
为了能够更加有效的执行内部审计工作,我国事业单位应该引进一些具备财务知识、审计知识以及电算化操作的复合型专业人才。首先,在对内部审计人员的选择的过程中,应该重点考核内部审计人员的会计知识、审计知识、电算化知识、统筹能力以及沟通能力等多方面的能力。其次,在审计人员的工作过程中,应该定期或者不定期的对审计人员进行后续的教育,确保审计人员的知识能够得到不断地更新,确保审计人员能够掌握较新的内部审计的相关理论和方法。当然,事业单位还可以建立专业化的信息平台,通过网络化、科技化的手段提高内部审计的工作效益。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传统的内部审计工作已经不再适应当前事业单位的需求。随着我国网络技术的发展以及事业单位、单位会计电算化的逐渐普及,我国事业单位内部审计的全面转型以及发展成为了我国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工作的一个重点。只有经过系统化的内部审计方式的转型和改革,才能提高我国事业单位的管理能力,提高事业单位的经济效益,有效的规避事业单位经营过程中的各项风险。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程志国.推进内部审计转型的环境因素分析[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3(09).
[2]王鹏.试论内部审计转型的历史必然性[J].科技风,2013.12.
(作者单位:东营市东营区史口镇审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