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
首页 文科毕业会计毕业正文

宏观审慎监管与会计问题的协调研究

  • 投稿门徒
  • 更新时间2015-09-11
  • 阅读量577次
  • 评分4
  • 59
  • 0

李波

摘要:2008 年金融危机的爆发,让人们深刻认识到关注个别机构稳健运营的微观审慎管理存在许多不足,从而开始积极探索构建宏观审慎监管框架。会计准则的制定为宏观审慎政策工具的实施提供依据,对于缓解金融体系顺周期性具有重要作用,应深入研究宏观审慎监管与会计问题的协调问题。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宏观审慎;逆周期;会计准则

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和蔓延,让人们重新审视微观审慎监管在维护金融稳定方面的缺陷,从全局角度实施宏观审慎监管,防范和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已成为国际金融监管改革的共识。金融监管模式的转变,对会计准则的制定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解决金融会计领域与宏观审慎监管之间存在的不协调问题,有效实施逆周期的会计管理,成为构建宏观审慎框架的重要基础课题。

一、宏观审慎监管概念框架

宏观审慎监管的概念最早提出于20 世纪70 年代末,然而直到2008 年金融危机,才被广泛的关注和实际地运用。宏观审慎管理是相对于微观审慎监管而言的,指从金融系统整体而非单一机构的角度实施监管,研究金融体系与宏观经济的联系以及金融体系内部的相互关联性,以实现维护金融稳定、防范系统性风险的最终目标。

来自巴塞尔委员会博利奥的分析

宏观审慎政策框架是一个动态发展的框架,涉及两个维度的内容,包括横向维度即跨行业维度、纵向维度即时间序列维度,其主要特征是建立强大的、体现逆周期性的政策体系,主要目标是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维护金融稳定。针对本次金融危机暴露的金融机构资本缺陷、贷款损失拨备以及流动性问题,国际组织与各监管机构逐步完善了相应的监管要求。

二、会计顺周期性对宏观审慎监管的影响

(一)会计准则顺周期性分析

会计顺周期性的影响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公允价值的顺周期变动对风险加权资产中的市场风险资产产生影响;二是公允价值和资产减值损失在顺周期变动时,通过缩小或放大资本公积以及未分配利润对总资本项目产生影响。

1.公允价值计量的顺周期分析。由于资产和负债的价值变动能及时地由公允价值反映,从而导致金融机构负债和资产的波动性增加。同时,由于可供出售类资产的公允价值变动计入所有者权益、交易类资产的公允价值变动直接计入损益,会加剧收益和资本的波动性。同时,公允价值计量又具有较强的顺周期性。在经济上行阶段,资产价格持续上涨,银行信贷不断扩张,推动经济进一步上涨;而在经济下行阶段,价格的下跌会导致资产迅速缩水,形成损失并影响市场信心。

2.贷款损失准备的顺周期分析。大量的实证研究表明,银行计提的贷款损失准备有很强的顺周期性。如Bikker and Metzemakers通过对近30个经合组织的8000多家银行的年度数据分析,显示GDP增速低于3%时计提的拨备量,比GDP增速高于3%时多计提了60%。现行的会计准则要求企业必须以实际发生的能确切证明存在损失的事项计提拨备,导致损失准备的计提存在滞后效应。在经济上升期,贷款违约率低,拨备计提量少,信贷总量不断膨胀。经济下行期,贷款违约率上升,拨备计提量大幅增加,导致贷款规模缩减,加剧经济衰退。

(二)宏观审慎框架下会计准则修订情况

为缓解会计准则的顺周期性,国际组织和各国监管机构有针对性的进行了制度修订。见表2。

三、宏观审慎监管框架下的会计准则问题

宏观审慎政策工具的运用和管理需要以会计信息作为数据支撑和决策依据,而动态拨备制度、资本补充机制和预期损失计量模型等一系列监管要求,与现有会计准则之间仍然存在着不协调、不匹配的问题。

(一)会计目标与宏观审慎监管目标的不一致

会计的职能与目标主要服务于受托责任观和决策有用观,更多的是关注对个体经济主体信息的反映,具有较强的微观属性。而宏观审慎监管则关注于系统性风险,当公允与审慎发生矛盾时,金融监管要求以审慎优先,目标主要是防范和控制金融风险,维护金融稳定。在宏观审慎背景下,要求会计准则、会计计量方式的设计能充分反映资产负债的预期风险,不可避免地造成会计目标与监管目标产生摩擦。

(二)预期损失模型不科学

预期损失模型是建立在公允价值模型、动态准备金模型等多项金融资产减值模型基础上的,该模型有利于平滑利息收入,提早确认预期信用损失。然而,该模型与公允价值原则不一致,与会计准则的摊余成本概念也不符。对资产未来现金流量的预计以及预期损失的评估,需要大量的数据支撑和科学的计算方法,存在着较大的人为操纵空间,可能引起会计理论的混乱和会计信息质量的下降。

(三)部分会计信息披露无法满足宏观审慎监管需求

一是公允价值信息披露不充分。现行会计准则中,仅部分公允价值计量信息需要披露,且披露内容尚未形成统一的格式和规范。二是由于当前会计确认原则及计量原则的局限性,衍生金融工具只能以表外项目进行反映,使得有关风险无法被报表使用者识别。

四、有关建议

(一)推动宏观审慎管理与会计监管的协调配合

为有效抑制会计准则的顺周期性,宏观审慎管理机构应加强与会计监管部门的协调配合,实现宏观审慎管理与会计准则发展的良性互动,促进会计准则对宏观审慎监管的支持、配合。一是积极协调宏观审慎监管目标与会计目标,寻求有效平衡点,同时兼顾财务报表使用者的需求,以及宏观审慎管理部门的监管需求。二是建立会计准则顺周期性预警机制,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动态识别会计准则的顺周期性影响以及对宏观审慎管理指标影响。三是增强会计信息对宏观审慎监管的支持作用,在会计准则体系之外,构建基于宏观审慎监管的会计信息数据框架。

(二)改进公允价值计量模式规范体系

基于公允价值计量属性表现出的顺周期性,公允价值会计要素计量属性必须审慎运用,在满足一定运用条件的情况下,适度、谨慎运用:一是明确规范公允价值的使用范围、使用幅度和使用条件。增强公允价值计量的准确性和适用性,分类规定不同市场条件下金融工具公允价值的计量方法进行,从而减少公允价值估值的主观性。二是完善公允价值计量的信息披露机制。要求企业积极采取措施,完善表外披露方式,公允价值的确认、计量和变动等信息应得到充分披露。另外不仅要披露用于估计公允价值的重要假定及方法,还应披露无公开标价的贷款,以及企业自身债务公允价值的主要假定及方法。

(三)建立具有前瞻性的资产减值动态拨备体系

采用跨周期的拨备计提方法,提高资产减值准备计提的前瞻性和科学性,削弱减值准备的顺周期性。原理与逆周期资本相同,即在经济上行时期提高拨备计提,以提高未来抵补资产损失的能力,在经济下行阶段减少减值准备的计提,以维持资本充足水平,从而增加利润,进一步减轻当前会计准则顺周期的影响程度。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周小川.宏观审慎政策框架的形成背景、内在逻辑、相关理论解释和主要内容[J].西部金融,2011(3).

[2]周小川.关于改变宏观和微观顺周期性的进一步探讨[J].中国金融,2009(8).

[3]李文泓.关于宏观审慎监管框架下逆周期政策的探讨[J].金融研究,2009(7).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银行南京分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