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
首页 医学护理儿科医学正文

光明区2~8岁儿童龋活性检测、口腔检查状况及其与患龋状态的关系分析

  • 投稿
  • 更新时间2023-02-21
  • 阅读量29次
  • 评分0

摘    要:目的:分析光明区2~8岁儿童龋活性检测(CAT)、口腔检查状况及其与患龋状态的关系。方法:于2021年7月-2022年1月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方法抽取光明区150例2~8岁儿童为研究对象。150例儿童均进行龋活跃性检查、口腔卫生检查,评估儿童CAT值、软垢指数(DI)、牙石指数(CI)、探诊出血(BOP)和患龋状态,分析CAT值、口腔卫生检查状况与患龋状态的关系。结果:150例2~8岁儿童中,总患龋人数71名,患龋率为47.33%,龋均(dmft)为(1.61±0.53);CAT值≤1的儿童82名(54.67%),CAT值>1的儿童68名(45.33%);DI为0的儿童87名(58.00%);DI为1~2的儿童63名(42.00%)。CI为0的儿童118名(78.67%);CI为1的儿童32名(21.33%)。BOP(-)儿童111名(74.00%);BOP(+)儿童39名(26.00%)。不同性别儿童患龋率、dmft、CAT值、DI、CI和BO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儿童患龋率、dmft、CAT值、DI、CI和BOP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CAT值、DI和CI儿童的患龋率、dmft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BOP儿童的患龋率、dmf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CAT值、DI、CI均与dmft呈正相关(P<0.05)。结论:光明区2~8岁儿童患龋状态与年龄、CAT值及口腔检查状况相关,应重视2~8岁儿童口腔检查,强化龋病防治干预措施。

关键词:儿童;口腔健康;龋齿;龋活性检测;


龋齿是儿童常见的口腔疾病,不仅影响儿童口腔健康及生活质量,还给其家庭及社会带来严重的经济负担[1]。流行病学研究显示,5~8岁儿童是龋齿发病的主要群体之一,2017年,我国5岁儿童乳牙患龋率高达70.9%,较10年前升高约6%,已成为影响儿童身心健康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2,3]。因此,对龋病的形成进行早期预防和治疗是当前临床研究的重点。Cariostat龋活跃性检测法是评估龋易感性的主要方法,在龋病诊断、降低患龋率方面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但在国内尚未得到推广[4],该检测方法的试验结果与患龋状态的关系有待进一步研究。此外,儿童口腔检查状况在一定程度上影响龋病的发生发展[5]。本研究分析了光明区2~8岁儿童患龋状态及其与龋活跃性检查、口腔卫生检查的关系,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于2021年7月-2022年1月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方法抽取光明区150例2~8岁儿童为研究对象。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所有儿童家长知情并同意注册儿童龋病评估系统。

纳入标准:(1)2~8岁儿童,无生长发育异常;(2)光明区常住人口;(3)入组前3周内无抗生素、免疫抑制剂使用史;(4)自我意识良好,可自觉配合检查。

排除标准:(1)合并急性感染性疾病儿童;(2)替牙期儿童;(3)佩戴牙齿矫正器儿童;(4)合并遗传代谢性疾病儿童。

方法:采用Cariostat龋活跃性检测法(CAT)对受试儿童进行龋活跃性检测。使用小棉棒于下颌前牙的唇侧及上颌磨牙的颊侧来回擦拭3~5次采集菌样,取样后4 h内恒温(37℃)培养48 h,在特定Carioscreen光度计读数,读取并记录CAT值。CAT值以0、1、2、3表示。读数含义:0表示阴性;1表示极低患龋风险;2表示中度患龋风险;3表示高度患龋风险[6]。

观察指标:(1)统计150名儿童患龋情况并分析CAT值。(2)参考《口腔健康调查基本方法》对受试儿童进行口腔卫生检查[7],记录儿童软垢指数(DI)、牙石指数(CI)和探诊出血(BOP)。其中,DI以0、1、2、3表示,数值越大,表明软垢覆盖面积越大;CI以0、1、2、3表示,数值越大,表明牙结石覆盖面积越大;BOP(-)表示无探诊出血,(+)表示有探诊出血。(3)参考《口腔健康调查基本方法》中龋病的诊断标准进行患龋状态诊断:a.冠龋(dt):牙冠有明显龋洞、釉质下破坏或明确的可探及软化洞底、洞壁的病损;b.因龋缺失(mt):因龋而拔除的乳(恒)牙;c.已填充龋齿(ft):因龋已做充填的乳(恒)牙。根据dt、mt和ft计算龋均(dmft),dmft=(dt+ft+mt)/受检人数。

统计学方法:数据应用SPSS 20.0软件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F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Z检验;相关性分析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150例2~8岁儿童患龋情况分析:接受检查的150例2~8岁儿童中,总患龋人数71名,患龋率为47.33%,dmft为1.61±0.53;不同性别儿童患龋率、dmf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6岁儿童患龋率、dmft最高,不同年龄儿童患龋率、dmft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150例2~8岁儿童患龋情况分析

150例2~8岁儿童CAT值分析:150例2~8岁儿童中,CAT值≤1的儿童82名,占比54.67%;CAT值>1的儿童68名,占比45.33%。不同性别儿童CAT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6岁儿童CAT值>1人数最多,不同年龄儿童CAT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150例2~8岁儿童CAT值分析[n(%)]

150例2~8岁儿童口腔检查状况分析:150例2~8岁儿童中,DI为0的儿童87名,占比58.00%;DI为1~2的儿童63名,占比42.00%。CI为0的儿童118名,占比78.67%;CI为1的儿童32名,占比21.33%。BOP(-)儿童111名,占比74.00%;BOP(+)儿童39名,占比26.00%。不同性别儿童DI、CI和BO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6岁儿童DI为1~2、CI为1和BOP(+)人数最多,不同年龄儿童DI、CI和BOP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150例2~8岁儿童口腔检查状况分析[n(%)]

150例2~8岁CAT值、口腔检查状况与患龋状态的关系分析:不同CAT值、DI和CI儿童的患龋率、dmft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BOP儿童的患龋率、dmf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CAT值、DI、CI均与dmft呈正相关(r=0.457、0.433、0.461,P<0.001)。见表4。

表4 150例2~8岁CAT值、口腔检查状况与患龋状态的关系分析

讨论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饮食结构发生巨大变化,儿童龋齿的发病率逐年升高。同时,我国居民口腔保健意识的不足,也进一步增加了儿童患龋风险,严重影响儿童的身体健康和生长发育。一项有关3~5岁儿童患龋情况的研究发现,3~5岁儿童患龋率高达72.3%,患龋情况比较严重[8]。本研究结果显示,接受检查的150例2~8岁儿童中,总患龋人数71名,患龋率为47.33%,略高于甘肃省庆应县同年龄组患龋水平[9],考虑与患龋率存在城乡差异、儿童口腔健康行为不同有关。本研究发现,儿童的患龋率及dmft存在年龄差异,但与儿童性别无明显关系,与既往研究结果一致[10]。学龄前儿童糖摄入频率较高,含糖量较高的糖果、甜点等黏性较大,易黏附于牙齿表面,形成高危龋易感环境;而学龄前儿童不能进行有效的清洁,导致口腔内致龋菌大量繁殖,增加了儿童患龋病的风险[11]。因此,加强对学龄前儿童龋的预防和控制,从源头预防龋病的发生,对降低儿童患龋率、遏制龋病的进一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Cariostat龋活跃性检测法是当前应用较为成熟的龋活跃性试验法,其检测的CAT值可反映龋蚀现状,预测龋蚀发展[12]。林晓华等[13]研究发现,Cariostat龋活跃性检测结果与患龋率、龋严重程度指数等存在相关性,是评估儿童患龋风险、筛选龋高危儿童的重要检测方法。本研究结果显示,CAT值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不同CAT值儿童的患龋率、dmft存在明显差异;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儿童CAT值与dmft呈正相关,进一步证实了Cariostat龋活跃性检测结果能有效反映儿童患龋现状,儿童CAT值越高,龋活跃性越高,其dmft也相应越高。在龋活跃性高的患者中,其牙菌斑中致龋菌的数量、活性、产酸和耐酸能力更强,会加速牙齿脱矿、崩解,使龋损进展更快。本研究使用机用Carioscreen光度计,能更准确地读取数值,减少人为误差,学龄前儿童生活习性与口腔卫生习惯的特点,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致龋菌的产酸能力,导致不同年龄儿童CAT值、dmft存在差异。

口腔卫生检查是评估牙齿健康状况的重要方法,本研究采用DI、CI和BOP反映口腔卫生水平,研究显示,4~6岁儿童DI、CI和BOP水平偏高,不同DI和CI儿童的患龋率、dmft存在明显差异;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DI、CI均与dmft呈正相关,提示口腔检查状况与2~8岁儿童患龋状态存在相关性,儿童dmft的增加伴随着牙齿软垢、牙石覆盖量的增加。牙面覆盖软垢、龈上牙石的儿童,其口腔生态环境与无软垢、龈上牙石的儿童存在显著差异,这可能导致口腔致龋菌种类及数量发生变化,增加儿童患龋风险。此外,不同DI儿童可能存在不同程度的牙面色素沉着,软垢中氟、钙和磷酸盐含量的不同,会影响牙釉质溶解程度,导致龋坏的发生。本研究中,不同BOP儿童的患龋率、dmft比较无明显差异,考虑与纳入研究对象数量较少有关。儿童龋病评估系统的应用,能使家长对儿童牙齿维护有一定的了解,再通过CAT检测,能进一步提高家长对儿童口腔预防的重视,对降低光明区儿童龋病的发病率起到积极作用。

综上所述,光明区2~8岁儿童患龋状态与年龄、CAT值及口腔检查状况相关,应重视2~8岁儿童口腔检查,强化龋病防治干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