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
首页 医学护理儿科医学正文

新生儿败血症行降钙素原和超敏C反应蛋白联合检测的早期诊断价值

  • 投稿脑洞
  • 更新时间2015-09-16
  • 阅读量616次
  • 评分4
  • 30
  • 0

张灵利

朝阳市中心医院检验科,辽宁朝阳 122000

[摘要] 目的 探讨降钙素原(PCT)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联合检测对新生儿败血症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 将本院诊治的60例新生儿败血症,设为研究A组,将本院同期诊治的60例新生儿局部感染者,设为研究B组,将65例健康新生儿,设为对照组,三组新生儿均行PCT、hs-CRP及联合检测,观察并比较三组新生儿PCT、hs-CRP及联合检测的阳性检出及研究A组新生儿PCT、hs-CRP及联合检测的灵敏性、特异性及准确性。结果 研究A组新生儿PCT、hs-CRP检测值均高于对照组和研究B组,研究B组PCT、hs-CRP检测值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A组新生儿PCT、hs-CRP及联合检测的阳性检出情况优于对照组和研究B组,研究B组阳性检出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A组新生儿PCT的检测灵敏性及特异性比hs-CRP高(P<0.05),PCT和hs-CRP联合检测优于单项检测。结论 PCT、hs-CRPPCT单项检测均具有一定的优势,但PCT和hs-CRP联合检测可提升新生儿败血症早期诊断准确性。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 新生儿;败血症;降钙素原;超敏C反应蛋白;早期诊断

[中图分类号] R72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654(2014)08(c)-0160-02

新生儿败血症 (neonatal septicemia) 主要是指病原体侵入新生儿血液循环中,并于血液内快速繁衍,从而生成毒素引发全身炎症反应,常见病原体主要包括细菌、真菌及病毒等,是新生儿时期常见多发性危重疾病[1]。本研究将采用多动态检测方式探讨降钙素原(PCT)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联合检测对新生儿败血症的早期诊断价值,现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资料随机选取2013年2月—2014年2月本院诊治的新生儿败血症60例,将其设为研究A组,男女比例35:25,胎龄35~42周,平均胎龄(38.69±0.63)周,日龄1~15d,平均日龄(6.12±3.26)d,体质量3~6kg,平均体质量(3.28±0.32)kg;资料随机选择本院同期诊治的新生儿局部感染者60例,将其设为研究B组,男女比例33:27,胎龄35~41周,平均胎龄(37.85±0.56)周,日龄1~13d,平均日龄(5.89±2.36)d,体质量3~7kg,平均体质量(4.12±1.15)kg;同时选取65例健康新生儿,将其设为研究组,男女比例35:30,胎龄36~42周,平均胎龄(38.98±0.33)周,日龄1~12d,平均日龄(5.77±2.21)d,体质量3~8kg,平均体质量(6.12±1.08)kg。三组新生儿性别、胎龄、日龄、体质量等基线资料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研究A组患儿均符合《新生儿败血症诊疗方案》的诊断标准;研究B组患儿均确诊为局部受感染者;对照组新生儿经体检均为机体健康者是自愿参与本实验的志愿者;三组受检者均在其家长认真阅读实验知情书情况下同意并签字。排除标准:三组新生儿均不符合本实验基本要求;不能完全配合本研究实验实施者,资料不完整者[2-3]。

1.3 方法

三组新生儿均行PCT、hs-CRP检测,PCT检测试剂购自深圳市新产业生物医学工程有限公司,采用化学发光方法检验;hs-CRP检测设备和试剂均购自美国BECKMAN公司,采用免疫比浊方法检验;均严格按照相应说明书行常规操作[4]。

1.4 观察评判指标

观察比较三组新生儿降钙素原(PCT)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检测情况;三组新生儿PCT、hs-CRP及联合检测的阳性检出情况:当PCT>5.5ng/mL,判断为阳性,当hs-CRP>10mg/mL,判断为阳性;研究A组新生儿PCT、hs-CRP及联合检测的灵敏性、特异性及准确性情况[5-6]。

1.5 统计学分析

数据应用SPSS 20.0软件包统计分析,计量资料应用标准差(x±s)完成表示,应用t完成检验,计数资料应用χ2完成检验,当P<0.05,表示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上的意义。

2 结果

2.1 三组新生儿PCT、hs-CRP水平检测情况

研究A组新生儿PCT、hs-CRP检测值均比对照组和研究B组高,比较均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B组新生儿PCT、hs-CRP检测值比对照组高,比较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2.2 三组新生儿PCT、hs-CRP及联合检测的阳性检出情况

研究A组新生儿PCT、hs-CRP及联合检测的阳性检出情况优于对照组和研究B组,比较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B组新生儿阳性检出情况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2.3研究A组新生儿PCT、hs-CRP及联合检测的灵敏性、特异性及准确性

研究A组新生儿PCT的检测灵敏性及特异性与hs-CRP比较,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准确性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采用联合检测会相应提高研究A组新生儿单项检测的灵敏性、特异性及准确性,详见表3。

3 讨论

随着医疗科技的发展、进步,新生儿败血症早期诊疗方案也得到有效该进,本研究中将采用降钙素原(PCT)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联合检测新生儿败血症,对其诊断结果进行详细分析。从而得知,研究A组确诊为败血症的新生儿PCT、hs-CRP水平检测值显著高于对照组(健康新生儿)和研究B组(局部感染新生儿),且研究B组PCT、hs-CRP检测值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统计学意义提示新生儿败血症的PCT、hs-CRP水平较高。其中,PCT作为一种无激素活性糖蛋白,由116个氢基酸共同组成,健康人机体内的PCT水平通常较低,但在受到严重细菌、病毒感染后,尤其是发生败血症疾病,其血液内PCT水平会大幅度升高,并与败血症病情恶化程度呈正相关[7-8]。而hs-CRP水平主要受血液中释放的如IL-6等炎性因子影响,其水平值与细菌感染程度呈正相关,均符合本研究实验结果。

但hs-CRP水平通常在感染6~8 h后开始增高,故早期诊断败血症敏感性、特异性均不高,但一经增高,诊断准确性较佳[9]。因此在本研究结果中,hs-CRP对研究A组新生儿的敏感性、特异性均低于PCT和联合检测,但其诊断准确性比较未显示明显差别,从而证实PCT和hs-CRP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性较单项检测效果更佳。且本研究结果与陈社安,李炜煊等人实验结果相类似,进一步证实PCT和hs-CRP联合检测的优越性[10]。同时本研究对三组新生儿采用PCT、hs-CRP及联合检测的阳性检出情况予以分析,结果显示,研究A组新生PCT、hs-CRP及联合检测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90.00%、91.67%、96.67%均高于对照组的三项均为0.00%和研究B组的6.67、46.67%、46.67%,比较差异具统计学意义。说明PCT、hs-CRP及联合检测均对新生儿败血症具有积极的早期诊断价值,究其原因当PCT>0.5ng/mL及hs-CRP>10mg/mL表示受检者血液内受细菌、真菌、病毒及炎症等病原菌感染情况较严重,因此超出其临界点,可明确诊断出新生儿有无败血症。关于白细胞介素-6和白细胞介素-8检测对新生儿败血症的早期诊断价值,本研究因时间样本量较少等因素限制,未对此进行深入调查分析,还有待进一步的实验探索并给予验证,以期为新生儿败血症早期诊疗提供科学指导。

综上所述,降钙素原(PCT)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联合检测对新生儿败血症的早期诊断价值积极,利于改善败血症患儿生活质量及其预后,为新生儿生长发育提供安全保障。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 李淑丽,王北海,孙和才.降钙素原检测对新生儿败血症早期诊断治疗及病情评估的临床意义[J].中国医药导报,2011,8(11):25-27.

[2] 任常军,王炳辉,韩小梅,等.CD64、降钙素原在新生儿败血症诊断中的价值[J].临床儿科杂志,2011,29(3):216-218.

[3] 邱素清,郑淮武,万胜明.降钙素原早期判断新生儿败血症的临床意义[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10):2386-2387.

[4] 赵小飞,钟景红,黄晓菱.新生儿败血症血清降钙素原和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的变化[J].广东医学院学报,2011,29(1):27-33.

[5] 周永贤,黄瑞玉,林倩清,等.降钙素原在新生儿败血症诊断中的应用[J].广东医学,2011,32(5):629-630.

[6] 吴淡娟,芮勇宇,裘宇容,等.降钙素原对败血症早期诊断价值的系统评价[J].中国热带医学,2011,11(1):126-128.

[7] 肖勇一.降钙素原检测在儿科感染中的临床意义[J].实用预防医学,2011,18(6):1112-1113.

[8] 周黎.PCT(降钙素原)与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检测的临床比较[J].医学信息(上旬刊),2011,24(3):1267-1268.

[9] 熊玮平.血清降钙素原鉴别细菌性感染的临床价值[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1,49(10):249-251.

[10] 陈社安,李炜煊,麦爱芬,等.定量检测降钙素原在危重患者感染诊断及其预后判断中的临床价值[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1,8(4):416-418.

(收稿日期:2014-0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