刁婷婷
南阳医专一附院眼科,河南南阳 473000
[摘要] 目的 探讨使用人工晶状体巩膜缝线固定术矫正儿童玻璃体切割术后无晶状体眼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该院2013年9月—2014年9月收治的玻璃体切割术后无晶状体眼患儿6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儿均给予人工晶状体巩膜缝线固定术予以矫正,探讨其临床效果。 结果 人工晶状体植入手术均成功,术后7 d患眼前房出现程度不一的炎性反应,行局部抗炎后症状消失,无纤维素性渗出膜现象。6例发生低眼压,给予保守治疗后均恢复。随访后60例患儿最佳矫正视力均值为0.28±0.07,有28眼相较于术前有所提升,7眼出现下降现象,剩余25眼则与术前视力水平持平,约为(12.64±1.53)mmHg,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未出现并发症。 结论 对儿童玻璃体切割术后无晶状体眼行人工晶状体巩膜缝线固定术治疗效果明显,对于多数患儿而言其视力均可得到提升,可有效矫正无晶状体眼,对弱视予以纠正,有临床推广价值。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人工晶状体巩膜缝线固定术;儿童玻璃体切割术;无晶状体眼;疗效
[中图分类号] R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5)02(b)-0043-02
[作者简介] 刁婷婷(1985.9-),女,河南南阳人,硕士研究生,住院医师,研究方向:眼视光。
儿童致盲的主要原因为眼外伤,化脓性眼内炎则属于眼外伤的主要并发症。对于化脓性眼内炎患儿可采用玻璃体内药物注射与玻璃体切除联合疗法,效果较好,多数患儿可保留眼球,且视力也会出现程度不一的上升,但是也会导致患儿出现无晶状体眼现象[1]。由于儿童年纪较小,各项生理功能仍在不断发育,视功能也不例外,若出现无晶状体眼则易产生弱视症状,对于屈光不正现象虽然可采用角膜接触镜或者框架眼镜予以矫正,但是受到年龄的影响,大多数患儿无法严格佩戴[2]。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近年来临床逐渐采用人工晶状体巩膜缝线固定术治疗儿童玻璃体切割术后无晶状体眼,效果显著。该研究为具体探讨其效果,现选取2013年9月—2014年9月该院收治的患儿6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该院收治的玻璃体切割术后无晶状体眼患儿6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60例患儿均为眼外伤,其中男性32例(32眼),女性28例(28眼);年龄为5~12岁,平均(8.6±1.3)岁;既往手术史:27例接受硅油填充术,33例接受C3F8填充术;接受玻璃体与晶状体切割原因:29例由于外伤性视网膜脱离,31例由于化脓性眼内炎。眼部检查结果:术前平均矫正视力为0.26±0.07;裂隙灯前节检查:患儿残留晶状体囊膜缺乏,不足以开展常规人工晶状体植入术,且有45眼存在程度不一的角膜瘢痕。术前患儿眼压测量结果为(13.42±0.25)mmHg。行视网膜线图检查与视觉诱发电位检查后发现所有患儿基本正常,且角膜内皮细胞计数处于正常范围内。对所有患儿行A超检查,以对角膜曲率与眼轴长度进行测量,而后依据SRK-II对人工晶状体度数进行计算。若患儿年龄在8岁及其以上则无需保留人工晶状体度数,若在8岁以下则按照10%欠矫。
1.2 治疗方法
所有患儿均采用全身麻醉方式,且操作均由同一批人员开展。术前需充分散瞳,主要使用美多丽眼液。为确保术中眼压可维持稳定性,需先作灌注切口于颞下方角膜缘,将前房维持器置于其中。作长隧道切口于上方角膜缘处,约为3 mm,便于植入人工晶状体。而后将结膜打开,主要位于3:00与9:00钟位角膜缘处,采用电凝行止血处理后,作长巩膜隧道切口,长度约为4 mm,于角膜缘后2 mm处,主要使用钻石刀,巩膜厚度约为50%,不断向角膜缘处分离。而后在距离角膜缘后1.5 mm处一侧巩膜穿入自带聚丙烯缝线10-0的长针,经过瞳孔,于虹膜后到达睫状沟,在对侧距离角膜缘后约1.5 mm处将25G针头向巩膜穿入,对长针进行引导,使其穿出对侧巩膜,并确保穿刺位置具有准确性。采用上述同种方法将第2根缝线导入。在上方角膜缘隧道切口位置将第2根缝线拉出,并将其剪断,而后对缝线断端行打结固定处理,主要在丙烯酸亲水折叠人工晶状体两边襻上,共4个,在瞳孔后方正中将人工晶状体植入。从巩膜两侧表面将缝线拉入隧道中,将缝线打紧并打结,而后剪断,在巩膜隧道内直接埋入线结。而后对所有切口进行缝合,主要使用尼龙缝线10-0,将前房维持器拔除,对眼压进行调整使其恢复至正常水平。给予2.5mg地塞米松,注射于结膜下,术后给予局部抗炎抗感染治疗,维持2周。而后开展随访,时间为5~21个月,平均(13.2±1.6)个月。
1.3 统计方法
采用SPSS17.0软件对实验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使用(x±s)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使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术中患儿眼压具有稳定性,未出现出血、眼球塌陷以及脉络膜脱离等并发症。人工晶状体植入手术均成功,且位置合理,无偏斜现象。术后7 d患眼前房出现程度不一的炎性反应,行局部抗炎后症状消失,无纤维素性渗出膜现象。有6眼发生低眼压,为(6.01±1.53)mmHg,且眼底视网膜出现褶皱与水肿现象,眼球塌陷,为轻度。诱因为患儿患有眼内炎症状,给予保守治疗后均恢复;视网膜脱离患儿术后眼压为(10.35±1.53)mmHg,未发生低眼压现象。随访后发现60例患儿最佳矫正视力均值为0.28±0.07,有28眼相较于术前有所提升,7眼出现下降现象,剩余25眼则与术前视力水平持平,约为(12.64±1.53)mmHg,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0.474)。平均眼压为(12.97±3.27)mmHg,未出现人工晶状体脱位或倾斜、奉献暴露以及视网膜脱离等并发症。
3 讨论
儿童仍处于发育期,其视觉发育则处于敏感期,若没有受到清晰的视觉刺激则会导致弱视,因此一定要对单侧无晶状体眼的屈光状态进行矫正[3]。如上文所说,框架眼镜与角膜接触器均可对屈光不正予以有效矫正,但是其弊端在于卫生条件较差、易出现角膜感染,且儿童年纪较小,好动,无法科学佩戴,因此使用受限。且高度屈光参差患儿对于普通框架眼镜无法耐受,故而对于单侧无晶状体眼患儿而言,植入人工晶状体属于最佳选择[4]。
在该研究中共选取60例患儿,均为接受玻璃体切割术后出现无晶状体眼,由于房水充填眼内,眼球中玻璃体已经无法支撑眼球壁,术后已发生低眼压或者眼球塌陷现象,进而对手术操作产生影响,易导致视网膜脱离、脉络膜脱离以及眼内出血等并发症,影响手术效果[5]。可在术中采用前房维持器,在颞下方角膜缘内放置,在前房中插入灌注针头,使用平衡盐液作为眼用前房灌注液。基于前房灌注开展人工晶状体巩膜缝合固定术主要有如下优势:①前房灌注便于操作,不会对眼后节组织造成损伤,而睫状体平坦位置灌注时则对脉络膜与巩膜进行穿刺,增加术中脉络膜脱离、眼内出血以及视网膜脱离的风险;②行角膜切口时均为隧道式,因此眼内不会外溢过多房水,前房灌注状态始终为开放,可维持眼内压的稳定性,只在植入人工晶状体时才会出现短暂的低眼压现象;③灌注液可将眼内的炎性因子、血液、细菌以及色素等冲洗出来,且具有持续性,进而减少术后感染与炎症现象;④前房较深时可防止器械进入眼中导致虹膜与角膜内皮出现医源性损伤,因此,在该研究中,术中所有患儿眼压均稳定,且未出现并发症。
有学者经研究后认为术后低眼压的原因主要为被睫状膜脱离、瘢痕化或者覆盖以及处于炎症期的睫状体在对房水进行分泌时其分泌量在持续下降,亦或是玻璃体缺如或者受到炎症的影响,导致房水减少并加大外流量[6]。而在该研究中术后有6例患儿出现低眼压,其原因均关联于上述因素。此外,还有学者认为若患儿为外伤性眼内炎,采用玻璃体切割治疗后亦会出现低眼压现象,因为炎症反应过于强烈,形成睫状膜,且炎症还会导致眼前节组织粘连与睫状体血管阻塞,术中对粘连进行分离时会导致睫状上皮受损,继而导致房水无法正常分泌。因此,术后一定要及时给予抗炎抗感染治疗,以有效消除炎症并升高眼压[7]。
在该研究中60例患儿接受治疗后,有28眼相较于术前有所提升,7眼出现下降现象,剩余25眼则与术前视力水平持平,约为(12.64±1.53)mmHg,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0.474)。
此外,在对儿童玻璃体切割术后无晶状体眼行人工晶状体巩膜缝线固定术治疗的过程中,不仅要维持眼压,以减少术后并发症并确保手术顺利进行,还需注意以下要点:①由于襻有较好的稳定性与坚固性,难以扭曲,且明显缩短术中调整时间,术后也不会出现襻扭曲、断裂或者变形现象,人工晶状体也不易倾斜,因此推荐使用[8]。②线结主要在襻外侧,可采用手动烧灼器(低热量)轻微烧灼线头,使其变短与变圆滑,不仅可有效稳固,还可避免长期刺激缝线固定处睫状体,降低葡萄膜炎反应。③术前采用三面镜对周边网膜予以详细检查,若发现存在锯齿缘或者变性区病变,则在术前14 d给予360°视网膜堤坝式光凝,这样可降低术后视网膜脱离并发症的发生率。④在灌注液中应添加肾上腺素0.5 mg,可降低眼内出血发生率,同时对瞳孔进行维持,便于植入人工晶状体。
综上所述,对儿童玻璃体切割术后无晶状体眼行人工晶状体巩膜缝线固定术治疗效果明显,可提升患儿视力,对弱视予以纠正,有临床推广价值。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 余涛,阴正勤,李灿,等. 人工晶状体巩膜缝线固定术矫正儿童玻璃体切割术后无晶状体眼疗效分析[J]. 眼科新进展,2010(2): 151-154.
[2] 高云仙,张亚妮. 四点式后房型人工晶状体巩膜缝线固定术的临床应用[J]. 国际眼科杂志,2011, 11(11): 2013-2014.
[3] 车维娜. 23G玻璃体切割术系统在儿童先天性白内障手术治疗中的应用[J].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2, 14(8): 164.
[4] 董子献,唐罗生. 儿童玻璃体切割术的研究进展[J]. 眼科新进展, 2010, 30(3): 287-289.
[5] 谭叶辉,吴国基,蔡锦红,等. 儿童眼内炎玻璃体切割术后视网膜脱离的临床研究[J]. 中国实用眼科杂志,2009, 27(4): 370-373.
[6] 姜林,杨洋. 前部玻璃体切割术在儿童先天性白内障术中的应用[J]. 西部医学,2011, 23(5): 878-879.
[7] 范松涛,卢建民. 阿司匹林与糖尿病患者玻璃体出血以及玻璃体切割术疗效的相关性研究[J]. 眼科新进展,2012, 32(11): 1038-1040.
[8] 李健,梁慷,林小俊. 超声乳化联合玻璃体切割术治疗合并白内障的玻璃体视网膜病变的疗效[J]. 江苏医药,2014, 40(15): 1821-1822.
(收稿日期:2014-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