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足有哪些表现?
糖尿病足跟糖尿病的病程有直接关系,病程越长,越容易发病。首先神经病变会导致脚的感觉变迟钝,穿新鞋磨脚时我们会感到脚疼,泡脚水过热时我们会感到烫脚,但糖尿病人都感觉不到,要等磨坏了或者烫坏了以后才会发现。另外,脚经常感觉到凉、麻木,甚至一碰就疼。随着病情发展,会出现溃疡,一旦出现溃疡,之后再出现感染,几个月都不愈合,诊断糖尿病足就基本没问题了,但这已经是糖尿病足的晚期了。糖尿病足的另外一个表现就是疼痛,走路时感到脚痛,休息一会可以缓解,但继续走路时再次出现疼痛。这说明血管已经出现闭塞或者阻塞了,不能像正常人一样走长距离的路,临床上叫做间歇性跛行。有些病人睡觉,尤其是夜深人静的时候,往往出现另外一种情况:疼得睡不着,我们管这种表现叫静息痛。出现这种情况意味着病人离截肢不远了。
糖尿病足需要做哪些检查?
在医院里会做一些神经方面的检查。最简单的就是用大头针或者曲别针来测试局部的感觉,看是否有感觉减退。
血管方面,比较简单的是同时测量上肢和下肢的血压。正常情况下,下肢离心脏远,所以血压会高于上肢。用下肢的收缩压除以上肢的收缩压,得到的数值应该大于等于0.9。一旦这个数值小于0.9,就说明下肢血管有阻塞了。
还有一些检查,包括超声、血管造影和CT下的血管造影。血管造影和CT下血管造影是有区别的,前者可以在检查的同时做治疗,也就是做球囊扩张或者支架,后者就是单纯的检查,主要作用是做诊断。可以单靠超声来诊断疾病,然后直接做血管造影,这样就避免了多次注射造影剂,比较安全。但这样对超声科医生的要求就比较高,也更需要团队的共同协作。
糖尿病足如何治疗?
糖尿病足初期的病人可以没有任何异常感觉,继续发展就会出现神经感觉异常,或者走路以后出现肢体疼痛的感觉,也就是间歇性跛行,这两种情况都是可以控制的,有相应的药物治疗,比如抗氧化药、抗内部细胞增生药。
再往后会出现足部溃疡、间隙痛,甚至是感染,就需要手术治疗了,也就是要重建血管。手术最好选用自己的血管,也就是大隐静脉,这要比人工血管好得多。但糖尿病人的血管条件往往不太理想,这时候就需要人工材料来重建血管。
最近十多年,血管外科有一些新的治疗趋势——介入微创治疗。方法就是用介入的手段扩张下肢血管,在血管里面放支架,这种介入甚至可以应用在最末端的血管上。这种方法已经慢慢取代了传统的外科手术,成为主流治疗糖尿病足的方法了。因为这种治疗方法属于微创治疗,创伤很小,可以反复操作,一次失败了还可以再做。也就是说,现阶段对于糖尿病足病人,我们首先推荐介入微创治疗。如果介入不成功,才会选择传统的手术治疗,传统外科手术要利用病人自己的血管或者人工血管进行治疗。但这两种术式并不矛盾,反复介入治疗失败后,只要条件允许,还是可以选择传统手术;传统手术后的再狭窄,也可以通过介入治疗进一步改善。
另外,在膝关节以下的血管治疗时,对于不同地方出现的溃疡,我们会有针对性地治疗相应的血管。这是因为下肢主要有三根血管,它们供应血液的区域不同,以前对这些区域的认识不够,但现在已经逐渐地搞清楚这些区域了。尤其是已经出现肢体溃疡的患者,针对溃疡区的血管通过介入进行治疗,可以更好、更快地促进溃疡的愈合。
但无论是保守治疗、介入治疗,还是手术治疗,最重要的还是控糖,同时还要做好预防措施,比如控制好血压、血脂,戒烟、运动等。这样才能保护好自己的脚,保证糖尿病人的生活质量。糖尿病足病人需要注意什么?
为了防止糖尿病足继续发展,病人一定要改变生活习惯。可以做些适合自身的运动,比如打羽毛球、游泳或者每天坚持散步。这样可以增加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进而促成侧肢血管的形成。如果重要的血管堵塞了,这些侧肢血管可以保证血液继续流通,至少不会引起截肢这类太坏的结果。
生活细节上,糖尿病病人每天晚上洗脚的时候,要仔细检查自己的脚有没有破溃,剪指甲时千万不要剪到皮肤,还要穿舒服的鞋子。
(编辑/戎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