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
首页 药学卫生保健医学正文

合理用药保护肝脏

  • 投稿白熊
  • 更新时间2015-09-01
  • 阅读量791次
  • 评分4
  • 98
  • 0

一鸣

在肝炎专科门诊,由于转氨酶升高而就诊的患者中,最终被确诊为药物性肝损害的并非少数。所谓药物性肝损害,是指在药物治疗过程中,肝脏受到药物本身或其代谢产物的损害,或发生过敏反应所致的医源性疾病,又称药物性肝炎。由于药物性肝损害不仅会导致严重后果,而且还涉及药物的安全性问题,必须引起足够重视。

可引起肝损害的药物

近年来,随着临床用药的种类日益增多,可引起药物性肝损害的药物也越来越多,几乎涉及临床各科的常用药物,目前已知有500多种。

在常用药物中较多见的有下列几种:①解热镇痛药,如阿司匹林、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萘普生、保泰松等;②抗菌药,如四环素、氯霉素、氨苄青霉素、红霉素、林可霉素、磺胺甲基异恶唑等;③抗真菌类药,如两性霉素B、酮康唑、灰黄霉素等;④抗癫痫药,如苯妥英纳、卡马西平等;⑤抗精神病药,如安定、氯丙嗪、阿米替林、地西泮等;⑥抗结核药;如对氨基水杨酸钠、异烟肼、利福平等;⑦心血管用药,如硝苯地平、肼苯达嗪、普萘洛尔等;⑧抗甲状腺药,如硫氧嘧啶、他巴唑等;⑨口服降糖药,如格列本脲、罗格列酮等;⑩降血脂药,如氯贝丁酯、非诺贝特、辛伐他汀等。

过去,人们普遍认为中草药最安全,不会造成肝损害.其实这是一个误区。目前明确对肝脏会产生毒性的中草药有数十种,常见的有:大黄、雷公藤、苦杏仁、决明子、广豆根、毛冬青、何首乌、蟾酥、鱼胆、木薯、艾叶、乌头、黄独、川栋子、千里光、天花粉、麦角等;中成药有壮骨关节丸、消咳喘片、复方青黛片、华陀再造丸等。由于中草药本身的成分十分复杂,各成分之间的相互作用情况并非十分清楚,并且还存在中药饮片污染等问题,故也不容忽视。

易引起肝损害的人

虽然任何人服用药物后均可引起肝损害,但相比而言,老年人和儿童服药后更容易引起肝损害。这是因为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各组织器官都发生了退行性变化,肝脏的微粒体酶系统活性降低,对某些药物的代谢能力下降;许多药物需经肾排泄,但老年人肾小球滤过作用减退,又往往患有多种疾病,时常多种药物合用,药物之间彼此干扰,肾排泄量减少,造成药物浓度增加而损伤肝脏。儿童则因为机体发育尚未成熟,肝脏对药物的代谢、解毒能力低下,所以容易引起肝损害。

此外,过敏体质人群、营养不良人群(尤其是蛋白质缺乏)、酗酒者、肥胖者以及肝脏原有疾病、糖尿病、肾功能减退者等,都是药物性肝换害的高风险人群。

药物性肝损害还有性别上的区别,譬如服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对乙酰氨基酚、硫唑嘌呤后,男性出现肝损害的机会多;而服用氟烷、双氯芬酸、呋喃妥因、右丙氧芬等,女性出现肝损害的比例更高。

药物性肝损害的种类

临床上将药物性肝损害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肝细胞损伤型。以谷丙转氨酶(ALT)和/或谷草转氨酶(AST)明显升高为主要表现,如ALT升高幅度超过正常多倍时,提示肝细胞有损害。

2.胆汁淤积型。以碱性磷酸酶(ALP)和/或谷氨酰转肽酶(GGT)明显升高为主要表现,当ALP升高幅度超过正常2倍时,提示有胆汁淤积。

3.混合型。既有ALT升高,又有ALP或GGP升高。

AST/ALT酶学指标升高的幅度越大,说明肝脏损伤的程度越严重。另外,总胆红素明显升高、白蛋白明显降低、凝血酶原时间明显延长,通常反映对肝脏损伤愈严重。当出现转氨酶水平下降,总胆红素明显上升,即所谓“胆酶分离”现象,说明肝脏严重损伤,可出现急性肝功能衰竭,提示预后不良,死亡风险高;倘若ALT超过正常值3倍,同时总胆红素超过正常2倍,同样表示预后不良,病死率高达10%。

药物性肝损伤的症状

药物性肝损伤的主要症状,除了疲乏无力、食欲不振、肝区不适、恶心呕吐、腹部作胀、尿色加深、粪便色浅等症状外,有的人还有畏寒、发热或不同程度的黄疸,少数患者也可出现皮疹及黏膜损害、瘙痒、关节痛等症状。体格检查可发现肝脏肿大并有轻压痛,更严重者可出现肝萎缩甚至肝功能衰竭而导致死亡,或必须接受肝移植治疗。

药物性肝损害的防治

药物性肝损害均有明确的服药史,大多预后良好。一旦发生了药物性肝损害,应立即停止使用引起肝损害的药物,多饮开水,及时休息,保证充足睡眠,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饮食,及时补充B族维生素;有过敏、黄疸较深、病情严重者,可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待病情减轻后再逐渐减量;黄疸严重者可用中药茵栀黄治疗。

预防药物性肝损害,应从以下几方面人手:

1.严格掌握用药指针,尽量避开对肝脏不良反应大的药物,特别是新药或联合用药时,更应注意避免肝毒性,并密切监测肝功能。

2.对以往有药物过敏史、过敏性体质或有药物性肝损害的患者,应避免再度给予相同或化学结构类似的药物。

3.对肝、肾病患者,婴幼儿及营养障碍者,应慎重考虑药物的使用与剂量。

4.用药应避开下列情况:空腹或饥饿状态、长期处于营养缺乏状态等。

5.对必须用药者,尽量选用同类药物中肝毒性较小的药物,或用其他药物代替,非用不可者,可短期或交替使用。

(编辑/东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