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
首页 药学卫生保健医学正文

和平共处,换一种态度待疾病

  • 投稿xmen
  • 更新时间2015-09-01
  • 阅读量989次
  • 评分4
  • 49
  • 0

苏卫

很多人都会有类似的感受:在得病之后,尤其是一些难以治愈的疾病后,往往会惊恐万分,害怕自己不久于世。于是便病急乱投医,看病、检查、吃药、手术……只要是能治好病的法子,都尽可能地去尝试。而一旦没有效果,便会遭受五雷轰顶的精神打击,全家也都会被搞得一片愁云惨雾。

人生在世,生病是不可避免的,有些疾病很容易确诊,也有很多医治方法。如果患上这类疾病,当然要赶快看医生,乖乖吃药,把病治好。可也有一些疾病的病因和症状都比较复杂,现代医学还不足以完全攻克难关,甚至就连医生本人也无计可施,所以碰到这种情况,如果一味纠结于疾病本身,一心想把疾病赶尽杀绝,结果往往是两败俱伤,将自己拖入痛苦的深渊,这就是不明智的做法了。

不在乎失眠,失眠反倒没了压力

老谢长期失眠,不知道看了多少医生,药几乎天天吃,但失眠情况却并没有太大的改善。这让他逐渐变得情绪烦躁,痛苦无比。在被失眠折磨了整整两年之后,老谢对治疗失望了,不再寻思着去看医生、吃药,心想:算了,反正吃药也没啥效果,吃多了肯定对身体不好,随他去吧,失眠就失眠吧,该咋样就咋样。

以后的日子,老谢晚上十点半就上床休息了。熄了灯,把床头的收音机打开,声音调到柔和舒服的程度,什么节·目都听,常常听着听着就睡着了。然后醒来,在接下来睡不着的一两个小时里,他回想着刚刚做过的梦,也回想一生经历的种种事情,再计划一下天亮以后要做的事情,如此便又睡着了。

有时,后面还会再次醒过来,可他不再焦虑烦躁不安,接着听收音机里的节目。不知不觉,天色已经渐亮,于是起床上厕所,出门做运动。

如今,老谢的失眠状况仍然存在,但并没有继续恶化下去,身体状况也不错。最关键的是,他的内心已经变得平静安稳,不再焦虑,他接受并适应了这种夜里独醒的状态。而与失眠和平共处的结果,就是他让身边的人更加舒服了,同时他自己的生活质量也保证了。老谢深刻体会到:对于那些我们无力改变的疾病,有些时候微笑接受比顽强对抗更有意义。

与疾病“和平共处”是一种生活态度

人一出生便朝着死亡的方向前进,而推动其前进的动力便是疾病。这些疾病有的在母腹中即已得上,有的则是出生后逐渐上身。纵观人的一生,其实就是与疾病斗争的一生;虽然很多时候,经常以我们的胜利告一段落,但最终还是要被疾病战胜,让疾病把我们送走。由此看来,终生与疾病共处,是人生注定的宿命,谁也不能摆脱。而只有明白这个道理,接受这个现实,我们才能更坦然自如地对付疾病的困扰。

目前,对癌症的治疗,主要的方法仍然是手术、放疗和化疗。据统计,目前约有45%的癌症患者可以治愈,对于曾经是“绝症”的癌症患者来说,这是了不起的成就。但也同时意味着还有多达55%的患者无法治愈,

治疗疾病的最终目的是恢复患者的健康和劳动能力,保存患者的生命。就象对患者实行手术、放疗或化疗,目的是为了治愈该患者,消灭肿瘤只是治愈该患者的手段,可是我们却常常为了消灭肿瘤而把患者这个“人”也一起消灭掉了。常见一些患者,在杀伤肿瘤细胞的同时,也杀伤了正常细胞,破坏了机体内环境的平衡,致使机体的免疫功能下降,导致肿瘤复发、转移。其实,许多研究都表明:对某些癌症,手术切除非但不能治疗,反而有促进癌细胞呈暴发式生长增殖以及转移的危险。对中晚期癌症患者进行治疗,不能一味追求肿瘤的完全消退,可采取控制肿瘤,让癌休眠,与癌共存(带瘤生存)方式。这种姑息疗法虽然不能根治癌肿,但能减轻痛苦,延长患者的生命,利大于弊。多年前,美国国家癌症中心就提出“与癌症共生存”的概念,并强调我们应从“寻找及消灭”的观念转换成“瞄准及控制”的思路。总之,只要能够让患者好好活下去,癌细胞也并非要斩尽杀绝,毕竟我们的目的是让病人活下来。

子宫肌瘤是所有女性肿瘤疾病里面最多见的一种。由于它的不适症状比较少、比较轻,而且恶变的几率低于1%,所以,我国著名妇科专家郎景和教授曾告诫那些患有子宫肌瘤的女性,不要老是忧心忡忡的怕恶变,绝大多数情况下可以和平共处。

风湿病也是一种“终生疾病”。对于此病的治疗,目前医学界也提出了新的治疗方法“情志护理疗法”。医学家们发现,由于风湿病的病程长,病情反复大,患者的思想活动、情志变化更为复杂,如疾病急性发作或病情加重、行动不便、生活不能自理时,就感到悲观失望;有的对疾病缺乏正确的认识,又产生了急于治愈、心情急躁、要求医疗效果过高的情绪等,而这些都会导致疾病发作或者加重。如果改变观念,学会与风湿病共处,那么病人多会保持良好心情,有的患者可以长达三四年不发病。

肾脏疾病中除了急性肾炎、特定原因导致的肾损害以外,大多呈慢性进展过程。即使小儿患有肾病,只要及时干预,绝大多数能获得良好预后,不影响正常生活。但如果父母对此过分焦虑、跑遍全国求医,不仅不利于疾病康复,反而会极大地影响孩子的心理健康,造成孩子“心理残疾”。因此,目前肾内科医生治疗肾病的目标是:避免过度治疗,避免患者出现心理疾病,尽量使患者能和正常人一样带病自然衰老。

总之,面对疾病,我们必须更新一种观念:每个人的一生都是与疾病共存的。要学会把无法治愈的疾病转化成良性,不是战胜疾病,而是要寻找出疾病发展的规律和与疾病和平共处的方式,控制住疾病的进展,将疾病带进坟墓。2007年,吴孟超院士等人曾就提出“与疾病共生存”的理念。吴孟超院士认为,现代医学技术发展使得患者长期“与疾病共生存”成为可能。目前临床存在很多“过度治疗”现象,不但造成对患者的伤害,而且浪费医疗资源。提倡“与疾病共生存”可以更好地促进患者治疗后,在病情稳定状况下带病生存,还可以有效避免伤害病人和医疗浪费。2012年,美国食品药物管理局( FDA)等4家医疗主管单位共同提出了“与疾病共生存”的倡议,与5年前中国医生的观点不谋而合。

学会与疾病和平共处

学会与疾病和平共处,是我们今天必须客观面对的事情。下面这些方法,将助您与“它”和平相处。

别一味追杀它。治疗疾病还得讲究分寸,应三分治七分养,不能一味对疾病“追杀”而不顾身体的承受能力。俗话说“是药三分毒”,任何药物在“追杀疾病”的同时也会伤害人体。所以,一定要杜绝过度治疗,要认识到,除了治疗外,饮食、运动、心情等方面的调养也很重要。

摸清它的脾气。疾病就像一头毛驴,如果不了解它的脾气,上来就捋它的毛,难免会遭殃。和疾病相处也是同一个道理,我们要明白疾病的一些特点,比如能吃什么,不能吃什么,忌什么,什么情况下会加重病情……只要尽力不去触犯它,人体就会与它相安无事。

了解自己的弱点。带病者知道自身的弱点后,因为没有“本钱”放纵自己,往往能经常学习养生知识,善于休养生息、积蓄力量。长期坚持下来,这些“零存”的健康就成为“整取”的长寿了。

找回自我,发挥潜能。一些患有慢性病的人,本来经过调养和功能训练是可以逐渐好转或恢复的,但如果过分依赖别人的照料,就会丧失战胜疾病的信心和意志,削弱自身的免疫功能和内在的抗病力。所以,即使有病在身,也要尽量做个生活尽量自理的正常人。

(编辑/李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