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洪涛
胜北医院口腔科,山东东营 257064
[摘要] 目的 探讨研究应用不同正畸方法对患者下颌第三磨牙的影响。方法 选取该院牙科第三磨牙阻生需行正畸治疗患者40例,所有患者下颌第三磨牙共65颗。根据拔牙情况分为3组。A组为非拔牙组;B组拔除第一前磨牙;C组拔除第二前磨牙。应用术前术后曲面断层片对患者上下颌第三磨牙萌出间隙、第三磨牙与頜平面的距离等指标进行测量分析。结果 A组未拔牙患者其治疗前后各项指标均无显著改变(P>0.05),其下颌第三磨牙萌出间隙及角度未有明显改变。B、C两组分别将下颌第一磨牙与第二磨牙进行拔除,其RM3、LM3指标无显著变化(P>0.05);RS、LS及Ratio、Lratio存在明显改变(P<0.05)。结论 对患者进行不同正畸方法对其下颌骨第三磨牙角度不产生较大影响。第三磨牙萌出间隙增加越多则萌出改善情况越好。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不同正畸方法;下颌第三磨牙;萌出水平;角度及间隙变化
[中图分类号] R783.5[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4-0742(2014)11(a)-0072-02
下颌第三磨牙阻生易引发智齿冠周炎、第二磨牙龋坏及牙根吸收,可能加重牙弓中段及前段的拥挤[1-3]。目前临床对正畸拔牙是否可有效改善下颌第三磨牙萌出间隙与角度仍存在较大争议。该实验对不同正畸方法对下颌第三磨牙萌出及角度的影响进行探讨。选取该院2013年5月—2014年6月期间牙科诊治的第三磨牙阴生需行正畸治疗患者40例为研究对象,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该院牙科下颌第三磨牙阻生且安氏Ⅰ类错错颌畸形需进行正畸治疗患者40例(共65颗牙)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已过生长发育高峰期,年龄15~21岁之间,平均年龄(18.2±3.1)岁。下颌第二前磨牙与第二磨牙均已完全萌出且下颌第三磨牙牙冠发育完全且无畸形;牙根未发育完全[4-5]。根据不同拔牙计划将所有患者分为A、B、C 3组。A组患者中男6例,女6例;年龄16~20岁之间,平均年龄(18.2±3.3)岁;B组患者中男7例,女6例;年龄15~21岁之间,平均年龄(18.2±3.4)岁;C组中男7例,女8例;年龄15~20岁之间,平均年龄(17.2±2.3)岁。A、B、C 3组患者入院时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测量方法
所有患者均使用方丝弓矫治技术。曲面断层片对患者上下颌第三磨牙萌出间隙、第三磨牙与頜平面的距离等指标进行测量分析。全口曲面断层片定点结合Rickeets与Akcam的方法。在透明硫酸线位置上使用同一标准进行描记。 行全口曲面断层片定点测量后使用WinCeph8.0软件对测量结果进行分析。标识线设定包括ML指下颌平面,即下颌体部与下颌角部最低点连线。RL为下颌第三磨牙区升支前缘切线。Axis为磨牙牙体长轴,即磨牙牙冠远近中向中点与根尖或根分叉的连线。对下颌第三磨牙萌出情况的测量指标包括:下颌第三磨牙近中向倾斜角RM3,LM3。下颌第二磨牙近中向倾斜角RM2,LM2。牙冠近远中宽度RC,LC,即下颌第三磨牙牙冠中边缘至远中边缘最大距离。萌出间隙S,过下颌第二磨牙院中接触点作下颌下缘平行线且交升支前缘的交点与下颌第二磨牙远中接触点的距离[6-7]。下颌第三磨牙萌出间隙及亚冠宽度的比值Ratio,Lratio[8]。每项指标均为同一研究者进行两次测量且测量时间间隔2周。
1.3统计方法
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6.0软件包进行分析。组内计量资料各项指标采用t检验。
2结果
2.1不同正畸方法前后各测量项目比较结果
所有患者不同方法正畸前所得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C两组拔牙后与A组未拔牙相比正畸时间较长且B组拔除下颌第一磨牙时间较C组拔除第二前磨牙正畸时间更长(P<0.05)。3组患者治疗前下颌第三磨牙角度与萌出间隙未有明显差异。A组未拔牙治疗前后指标未有明显改变(P>0.05),且B、C两组拔牙前后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拔除下颌第二磨牙患者其RM3、LM3变化不明显(P>0.05);RS、LS及Rratio,Lratio变化较明显(P<0.05)。见表1。
3讨论
下颌第三磨牙发生阻生的原因主要与萌出间隙不足与角度不利有关。尽管磨牙阻生与前部牙弓拥挤的关系存在一定争议,但通过拔牙正畸方式对阻生萌出间隙及角度进行调整这一看法临床意见仍不完全相同。部分学者指出,对患者下颌第二磨牙后间隙增加后,第三磨牙倾斜角度得到改善,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下颌第三磨牙的阻生;而另一部分科学家认为,将下颌第二磨牙拔出后有助于下颌第三磨牙萌出;但第二磨牙的拔除时间与第三磨牙的初始位置对其萌出的位置与角度存在密切联系。临床研究结果显示,下颌第三磨牙萌出间隙明显增加且部分第三磨牙自然萌出;未自然萌出的需继续应用导萌,牵引等手段将其排齐。大部分专家认为,将下颌第一磨牙拔出后一方面可增加第三磨牙萌出间隙并能调整萌出角度。但部分学者指出将下颌第一磨牙拔除仅能增加第三磨牙萌出间隙,对其萌出角度尚无较大影响。该次实验结果显示,拔除下颌第一及第二磨牙患者在治疗后角度与萌出程度均显著大于未拔牙组。将下颌第一与第二磨牙拔除均能对下颌第三磨牙萌出间隙发挥改善作用。与拔除下颌第二磨牙比较发现,将下颌第一磨牙拔除对其萌出间隙改善意义更大。
将下颌前磨牙拔除尽管能调整下颌第三磨牙萌出间隙并对调整角度具有一定作用,但尚未确定能够将下颌第三磨牙完全萌出。夏氏研究指出,下颌第三磨牙其直立萌出与其初始时倾斜角度存在重要联系。正常人群下颌第三磨牙正常萌出时间约在16~21岁前后,但其牙根发育完全在18~25岁。该次研究结果显示,患者正畸结束后其第三磨牙处于萌出期。基本可认为其下颌第三磨牙自行萌出及萌出较困难者经过牵引等方法进行排列后能够与頜牙形成较好吻合关系。
全口曲面断层片测量下颌第三磨牙萌出方法主要以頜平面与磨牙长轴产生的夹角对下颌第三磨牙倾角进行测量。以下颌第二磨牙与第三磨牙夹角确定下颌第三磨牙萌出角度。该次实验过程中使用下颌下缘作为测量基准平面主要是由于治疗前后其稳定性均较好,有助于降低由于平面不稳定而可能导致误差发生的可能性。
该次参与实验患者均为安氏Ⅰ类错颌畸形青年患者为主。安氏Ⅱ类患者其下颌磨牙明显前移,建立Ⅰ类磨牙关系有助于下颌第三磨牙萌出间隙及角度的调整。对于安氏Ⅲ类急性患者来说,若进行远中移动第二磨牙,可能对第三磨牙萌出造成不利。因此该次实验人员主要以安氏Ⅰ类错颌畸形患者为主且患者均过生长发育高峰期。拔牙部位靠后尽管有助于下颌第三磨牙萌出及间隙位置的改善,但仍不能完全确定下颌第三磨牙能够在其理想位置萌出。因此,临床在正畸过程中应根据患者具体病情进行治疗设计,同时设定保留第三磨牙萌出的较长时间进行观察。必要时可通过牵引、导萌等方式将下颌第三磨牙牵引至正确位置。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于泉,龚昕,嵇国平,等.正畸拔除下颌前磨牙对第三磨牙萌出影响的测量研究[J].实用口腔医学杂志,2012,26(1):103-107.
[2]刘娜,王建国.下颌第二前磨牙拔除对青少年和成人第三磨牙位置的影响[J].天津医药,2009,37(6):510-511.
[3]Ricketts RM,Turley P,Chanconas S,et al.Third molar angulations:Diagnosis and technique[J].J Calief Dent Assoc,1976,4(4):52-57.
[4]Okazki K.Relationship between initial crowding and interproximal force during retention phase [J].J Oral Sci,2010,52(2):197-201.
[5]邹敏,罗璐霞,周洪.第三磨牙与错畸形的关系研究[J].中国美容医学,2007,16(6):823-825.
[6]Kokich VG.Second molar extraction:Why and when [J].Pacific Coast Soc Orthod Bulletin,1983,55:45-80.
[7]Ay S,Agar U,Bicakci AA,et al.Changs in mandibular third molar angle and position after unilateral mandibular first molar extraction[J].Am J Orthod Dentofacial Orthop,2006,129(1):36-41.
[8]谢静忠.第一前磨牙减数治疗对第三磨牙角度和萌出间隙的影响[J].上海口腔医学,2009,18 (6):584-587.
[9]Saysel MY,Meral GD,Kocadereli I,et al.The effects of first premolar extractions on third molar angulations[J].Angle Orthod,2005,75(5):719-722.
(收稿日期:2014-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