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高血压是一种临床慢性疾病,是引起心脑血管疾病甚至死亡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被专家称为“无声杀手”,发病率每年呈明显增长趋势,对社会以及对家庭造成沉重影响.本文通过文献阅读,对中西医治疗高血压进行研究,并对中西医治疗高血压的效果进行分析,为高血压防治提供参考.
关键词:高血压 中西医 中药 防治
1 引言
高血压是导致多种心、脑血管疾病甚至造成死亡的重要病因和危险因素.研究表明,收缩压每升高10 mm Hg,脑卒中与致死性心肌梗死发生风险分别增加53%与31%[1].我国高血压流行形势严峻,总体呈明显上升趋势.据国家卫计委发布的《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15)》显示,2012年全国18岁及以上成人高血压患病率为25.2%.中国高血压调查(2012-2015年)显示中国≥18岁居民血压正常高值检出率为39.1%(加权率为41.3%),高血压患病率为27.9%,推算我国现有高血压患者超过2.7亿.精准防控高血压,减少患病率,提高控制率,减少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是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研究中西医在高血压防治中的不同影响及治疗效果,为高血压治疗提供参考.
2 高血压防治
研究表明高血压病因机理不明.家族遗传,高盐高脂、经常过量饮酒等不良饮食习惯;长期高负荷压力造成精神紧张、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肥胖、吸烟、起居无常等均可成为高血压的致病因素.高血压作为一种慢性病,任其发展可引起心脏和全身小动脉病变,导致重要器官如心、脑组织缺血损伤,诱发心脑血管疾病,常常会造成慢性肾脏、心力衰竭、心肌梗死、脑卒中等致残、致死率较高的多种疾病.高血压治疗中首选非药物干预,通过改善生活环境、戒除烟酒、保持心情愉快、均衡饮食、控制体重、适当运动等生活行为干预,3-6个月后不能有效控制或患者合并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应进行中西医治疗.
2.1 西医治疗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8年修订版)[1]推荐使用的五类降压药物为:钙通道阻滞剂(CCB)、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药(ACEI)、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药(ARB)、利尿剂和β受体阻断剂.临床试验5类药物之间的差别总体很小,均可作为初始治疗和维持治疗药物.药物治疗需遵循以下原则:从小剂量开始、个体化、联合、长效制剂、长期用药经济学.多项研究表明,固定复方制剂(FDC)具有患者依从性高、降低死亡率、减轻经济负担的优势而被推荐使用[2,3].国内外多项实验证明,降压治疗可以显著降低高血压患者心脑血管并发症的风险,以CCB为基础的治疗方案可显著降低高血压患者脑卒中风险,ACEI可预防心血管终点事件发生[1].大多数高血压患者经规范的降压药物治疗后取得较好的降压效果.但因需长期服用,患者容易产生不同程度的耐药和不良反应,服药依从性下降[4].
2.2 中医治疗
1)中药防治高血压病需辨证施治.(1)单味中药,如活血化瘀类药物,属于新型的钙离子拮抗剂,代表药有川穹、丹参.熄风止痉类药物,代表药有钩藤、天麻,能提高血流速度、镇静、降压、改善患者头痛、眩晕症状以及稳定病情.清热类药物,如决明子,有降压和利尿作用.黄芪影响患者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而降低血压.(2)中药复方汤剂在高血压患者中运用比较广泛,如痰湿壅盛型患者在临床中用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治疗,既能治疗高血压,又能预防心脑血管疾病;肝阳上亢型高血压用牡蛎、龙骨、钩藤、黄芩、杜仲、牛膝、石决明、桑寄生、天麻等治疗.(3)中成药,如牛黄降压丸、菊明降压丸、松龄血脉康、杞菊地黄丸等均有一定的降压作用.
贾魁等[5]研究了“菊明降压丸”联合“替米沙坦片”对原发性高血压的治疗作用,将96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口服替米沙坦片,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菊明降压片.4周后,观察疗效.治疗组临床有效率(97.92%)明显高于对照组(81.25%).黄晓玲等[6]将94例原发性高血压按入院的序号奇偶数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西药基础上再加杞菊地黄丸联合天麻钩藤饮加减治疗.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
2)中医穴位贴敷与降压药联合.中医穴位贴敷治疗高血压的效果明显.穴位贴敷“可与内治并行,而能补内治之不及”.通过药物的吸收,发挥药物的治疗作用,同时通过穴位刺激激发经气,发挥经络腧穴对人体的调节作用,从而达到治病的目的.曾海燕等[7]采用由吴茱萸、天麻、枸杞子、沙苑子四味药组成的降压膏,贴敷于患者内关、曲池等穴位,配合常规西药治疗高血压阴虚阳亢证42例,结果显示能有效改善患者的中医临床症状,效果优于单纯西药治疗.
3)耳穴贴压法与降压药联合.张蕾等[8]按就诊先后顺序随机将中轻度高血压患者200例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2组基础治疗均口服氯沙坦钾片,实验组加用药膏耳穴贴敷,选用内分泌、肺、心、三焦、胰胆、肝、肾等穴,用伤湿止痛膏贴敷耳甲腔内上中下位置,观察8周.实验组耳穴观察结果显示降压疗效好,总有效率高,说明在高血压轻度阶段,西药配合药膏耳穴贴敷可以取得显著效果.
4)中药药枕与降压药联合.药枕方由补骨脂、桃仁、红花、草决明、莱菔子、柏子仁、冰片、乳香组成,通过持续作用于经络和穴位、呼吸道吸收、皮肤渗透三个途径发挥激发经气,疏通经络,调和气血的作用,从而平衡阴阳,防治疾病.药枕不仅能够降压,还具有改善高血压眩晕、头痛等症状的优势.冯伟等[9]采用西药联合中药药枕治疗高血压性眩晕患者,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治疗眩晕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认为中药药枕治疗高血压性眩晕的疗效确切.
5)针刺穴位与降压药联合.付艳红[10]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56例,经双盲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8例,对照组给予厄贝沙坦口服,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再给穴位针刺.结果显示观察组中医症候积分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穴位针刺联合厄贝沙坦口服治疗原发性高血压临床疗效显著,安全性高.杨万勇等[11]用中医针灸配合丹参静脉滴注,在高血压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治疗高血压,观察组血压控制效果优于对照组.
6)邓铁涛足浴与降压药联合.邓铁涛教授足浴方由怀牛膝、川芍、天麻、钩藤、夏枯草、吴茱萸、肉桂组成.江其影等[12]对80例肝阳上亢型高血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两组均给予西药降压基础治疗,治疗组同时给予邓铁涛足浴方外用足浴治疗,对照组温水足浴.总有效率比较,治疗组的降压疗效优于对照组,更显著地降低收缩压、舒张压及平均动脉压,有效改善患者的头晕、肢体麻木及面赤等症状,具有统计学意义.
7)艾灸.侯宁等[13]对艾灸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病1729例临床疗效进行Meta分析,显示艾灸虽不能代替西药治疗高血压,却具有辅助西药发挥降压的作用,可改善临床症状.
3 小结
综上所述,高血压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慢性疾病,其发生与多种危险因素有关.控制其发生发展,应针对诱发高血压的靶点,采取中西医综合的干预措施和治疗方法.中医可以弥补西医治疗的不足,成本较低、改善症状明显且安全有效,配合常规降压药物效果显著.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血压值得推广.但中医药降压机制研究的还不够深入,治疗方案还缺乏标准化,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修订委员会.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8年修订版)[J].中国心血管杂志, 2019, 24(1):24-56.
[2] Sherrill B, Halpern M, Khan S, et a1. Single-pill vs freeequivalent combination therapies for hypertension:a meta-analysis of healthcare costs and adherence[J]. J Clin Hypertens(Greenwich), 201l, 13(12):898-909.
[3] Xie L, Frech-Tamas F, Marrett E, et a1. A medication adherenceand persistence comparison of hypertensive patients treated with single,double and triple-pill combination therapy[J].Curr Med Res Opin, 2014, 30(12):2415-2422.
[4] Simons LA, Chung E, Ortiz M. Long term persistence with single-pill,fixeddose combination therapy versus two pills of amlodipine and perindopril for hypertension:Australian experience[J]. Curt Med Res Opin, 2017, 33(10):1783-1787.
[5]贾魁,李志娟,邢适颖.菊明降压丸联合替米沙坦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研究[J].现代药物与临床,2021,36(2):335-339.
[6]黄晓玲,屈增强,等.杞菊地黄丸联合天麻钩藤饮加减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效果[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8(24):100-101.
[7]曾海燕,黄海银,赵燕.降压膏穴位贴敷治疗高血压病阴虚阳亢证42例临床观察[J].湖南中医杂志,2021,37(2):78-80.
[8]张蕾,王根发,任杰,等.药膏贴敷耳穴疗法辅助治疗对轻、中度高血压患者血压影响的临床观察[J].北京中医药,2017,36(9):792-795.
[9]冯伟,高正举.药枕治疗高血压性眩晕临床疗效分析及颈动脉IMT相关性研究[J].中医药临床杂志,2016,28(11):1576-1578.
[10]付艳红,分析针刺穴位、厄贝沙坦(口服)联用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治疗效果[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志,2018,6(20):151-153.
[11]陈聪,周鹍,林谦.中医免疫调节治疗高血压的机制探讨[J].世界中医药,2020,15(11):1656-1661.
[12]江其影,陈勇,等.邓铁涛浴足方对肝阳上亢型高血压病的外治干预作用[J].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017,34(6):849-852.
[13]侯宁,黄瑶,等.艾灸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病临床疗效的Meta分析[J].时珍国医国药,2019,30(10):2519-2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