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
首页 医学护理临床医学正文

胆囊结石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临床路径实施效果分析

  • 投稿
  • 更新时间2023-02-07
  • 阅读量23次
  • 评分0

摘    要:目的:研究胆囊结石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临床路径的实施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9年2月至2021年6月收治的133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临床路径管理的不同分为对照组68例和观察组65例。对照组未实施临床路径管理,观察组实施临床路径管理。比较两组患者的实施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总住院时间、术前住院时间、抗生素使用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住院费用、检查费用、抗菌药品费用、科室药品费用均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胆囊结石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临床路径的实施效果显著,因此,在对胆囊结石患者实施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时可高效运用临床路径管理,以促使治疗质量、治疗效率等不断提升。

关键词:胆囊结石;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临床路径;并发症;


胆囊结石病症产生与人们日常饮食习惯、身体肥胖、高脂血症、糖尿病、溶血性贫血、肝硬化等密切相关,患者通常会表现出腹痛症状,对其身体健康、日常生活与工作等均造成严重影响。因此,人们在日常生活中需提高健康意识,及时学习相关健康知识,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饮食习惯、卫生习惯等,并定期进行身体检查,以使其身体健康与生活质量水平等得到高效保障。

临床路径管理是近年来医疗行业中较为新颖、高效的医疗管理措施,其以缩短患者住院时长、降低治疗费用、节约医疗资源、规范诊疗行为等为基本原则,进而缓解患者治疗压力,促使患者病症快速、高效康复,改善医患关系,促使医疗行业及社会稳定、有序发展[1]。本研究以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结石为例,选取本院2019年2月至2021年6月收治的133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为研究对象,研究胆囊结石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临床路径的实施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9年2月至2021年6月收治的133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临床路径管理的不同分为对照组68例和观察组65例。对照组男性37例,女性31例;年龄32~76岁,平均年龄(51.23±2.45)岁。观察组男性32例,女性33例;年龄29~75岁,平均年龄(51.11±2.47)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1)经我院临床诊断确诊为胆囊结石患者。(2)自愿参与本次研究,且可配合完成全程治疗患者。(3)接受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患者。

排除标准:(1)肾脏功能不全患者。(2)有其他较为严重并发症患者。(3)有血液性、传染性、免疫系统性疾病患者。(4)有交流障碍、认知障碍、精神障碍患者。(5)妊娠期、哺乳期患者。

1.2 方法

对照组未实施临床路径管理。

观察组实施临床路径管理。(1)临床路径管理主要包括4个阶段,分别为准备阶段、临床路径管理方案制订、临床路径管理方案实施、临床路径管理方案完善。准备阶段具体指医生根据相关病症进行健康教育、科室培训及组织管理体系构建等;路径管理方案制订主要包括对既往病历资料进行全面分析、对治疗措施进行循证、对路径管理方案进行制订,其中具体包括医生视角临床路径、患者视角临床路径、变异分析量表等;临床路径管理方案实施具体主要指患者在住院期间,医生将具体诊疗计划按照规定时间、标准等实施;临床路径管理方案完善具体是指医生通过对患者身体恢复效果、临床路径管理方案实施状况等进行全面分析并制定改善措施,促使后续临床路径管理方案实施效果不断提升。(2)具体实施。入院第1天:患者入院时,医生及时对患者进行体格检查,询问其既往病史,告知患者胆囊结石病症发病机制、临床表现、治疗措施及预后效果等;为促使治疗质量、治疗效率进一步提升,还需及时对科室医护人员进行全面培训,并根据病症特点制定临床路径管理体系,要求所有医护人员均熟悉该体系;医生定时进行查房,并引导患者进行术前检查。入院第2天:医生根据患者病症、治疗措施特点、检查结果等制订临床路径管理方案;医生告知患者当前病症发展状况、手术治疗必要性及术前、术中、术后注意事项等;提交手术单。入院第3天:医生对患者进行手术治疗,及时进行相关手术记录,同时还需对患者进行术后病程记录。入院第4天:医生定时对患者进行查房,观察患者生命体征、身体变化状况及切口状况、引流状况等,同时还需对患者进行术后第1天病程记录。入院第5天:医生不仅需照常进行查房,同时还需观察患者切口恢复状况、胃肠道功能恢复状况、饮食状况等,继续进行术后病程记录。入院第6天:医生不仅需观察患者切口恢复状况,还需为患者切口换药,对患者身体恢复状况进行全面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不断调整管理措施;医生告知患者具体出院时间、出院后各方面注意事项并进行出院记录等。

1.3 观察指标

(1)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并发症包括切口延期愈合、切口感染、肠道出血、腹部感染。(2)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满意度,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患者根据治疗费用、治疗时长、治疗效果、并发症发生状况、医生专业素质水平等进行满意效果评价,治疗效果分为非常满意、满意、不满意;治疗总满意度=(非常满意+满意)/总例数×100%。(3)比较两组患者总住院时间、术前住院时间、抗生素使用时间、住院费用、检查费用、抗菌药品费用、科室药品费用。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各项临床指标比较

观察组患者总住院时间、术前住院时间、抗生素使用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住院费用、检查费用、抗菌药品费用、科室药品费用均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各项临床指标比较

注:与对照组比较,(1)P<0.05。

2.2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n(%)]

注:与对照组比较,(1)P<0.05。

2.3 两组患者治疗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治疗满意度比较[n(%)]

注:与对照组比较,(1)P<0.05。

3 讨论

本研究主要将临床路径管理分为准备阶段、临床路径管理方案制订、临床路径管理方案实施、临床路径管理方案完善4个环节,通过环节划分,可促使所有管理措施更规范、效率,质量更高等,有助于促使治疗效率不断提升[2,3]。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患者刚入院时,医生及时对患者进行常规检查、询问既往病史、根据相关病症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等,不仅有助于提升患者健康知识水平,缓解其负面情绪,提高治疗依从性,同时还可促使医生及时了解患者身体素质,促进后续管理方案的制订;对科室人员全面培训及制定相应管理体系,有助于促使医疗措施更有效率,质量更高等,缩短患者治疗时间;医生定时对患者查房,并引导其及时进行术前检查等,便于医生及时掌握患者病症发展状况,对治疗方案、路径管理方案质量提升具有促进作用[4]。患者入院第2天,医生及时综合多方面因素制订临床路径管理方案,可促使管理方案更具有针对性,促进患者病症快速、高效改善。与此同时,医生及时根据手术方式对患者进行健康宣教及注意事项讲解,便于患者及时做好各方面准备工作,促使手术快速、高效实施。在入院第3天,及时依照相关方案对患者进行手术治疗并做好手术记录、术后病程记录等,便于医生及时对管理措施进行全面分析,促进后续路径管理质量不断提升[5]。入院第4天,医生加大对患者巡查力度,并密切观察其引流状况、切口恢复状况等,可避免患者出现不良症状,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缩短患者治疗时长。入院第5天,医生不仅需观察患者切口恢复状况,还需观察患者饮食状况、胃肠道恢复状况等,并根据观察结果及时调整管理措施,可进一步加快患者身体康复进程,促使治疗质量、治疗效率不断提升[6]。入院第6天,医生不仅需密切观察患者身体恢复状况,同时还需对其进行合理评估,不断调整管理措施,以再次高效促进患者身体康复[7,8,9]。及时告知患者具体出院时间、出院后注意事项等,便于患者及时采取出院后自我管理措施,促进其身体康复,而医院应及时做好出院记录等,便于医生后续进行分析、追踪等,不仅对患者身体健康具有一定促进作用,同时还可促使临床路径管理质量与效率不断提升[10,11]。本次对比研究发现,对胆囊结石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实施临床路径管理,可促使患者治疗质量、治疗效率、治疗安全性等不断提升,减少患者治疗压力,对医疗水平提升与发展具有显著促进作用[12]。

综上所述,胆囊结石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临床路径的实施效果显著,可促使患者治疗质量不断提升,缩短住院时间,降低治疗费用及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治疗满意度,促使患者病症快速、高效改善。因此,在对胆囊结石患者实施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时可及时将临床路径管理高效运用其中,以促使治疗质量、治疗效率等不断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