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
首页 医学护理临床医学正文

血液透析过程中动静脉内瘘穿刺处渗血的原因和护理对策研究

  • 投稿
  • 更新时间2020-09-01
  • 阅读量368次
  • 评分0

  摘  要: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穿刺处渗血的原因及护理对策。方法:对20181-20186月某市某三甲血液净化中心动静脉内瘘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100例渗血次数及原因进行统计分析归类,以及结合临床实践和查阅文献资料制定相应的改进措施和护理对策。结果:导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发生渗血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护理人员穿刺技术和胶布固定是居前两位的因素。结论:加强透析护士穿刺的规范化培训及透析过程中的巡视,以提高动静脉内瘘穿刺技术及动静脉内瘘针的有效固定,减少渗血概率,切实提高透析效果。

  关键词:维持性血液透析 动静脉内瘘穿刺 针眼渗血


  在血液透析过程中,好的血管通路应当保障此次透析血量充足,可长时间为患者进行血液透析,避免在透析过程中引发并发症。与其他血管通路相比,动静脉内瘘的安全系数更高,且能够为患者长久使用,适用于需要长期进行血液透析的患者[1]。需要长期进行血液透析的患者频率约为23/周,每1次动静脉内瘘穿刺需要2针,长期反复穿刺导致相应穿刺的孔径较大,以及使用抗凝剂、穿刺技术不正确等多种因素导致穿刺处出现渗血的问题。一旦在穿刺中出现渗血的问题,不仅仅会导致患者面临更大的痛苦,还有可能会感染其他并发症,减少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动静脉内瘘使用寿命。因此,笔者查阅了大量的文献资料,结合临床试验,探讨分析血液透析患者在动静脉内瘘穿刺时渗血的原因,并从原因出发提出了预防和护理的对策,希望能够减少穿刺渗血的现象,减轻为血液透析患者带来的痛苦,以供实践参考。

  临床资料

  2018年1月~20186月某市某三甲血液净化中心动静脉内瘘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100例,其中男66例,女34例;年龄(58.1±2.6)岁;慢性肾小球肾炎69例,慢性肾盂肾炎5例,高血压肾病15例,糖尿病肾病10例,其他1例。共进行动静脉内瘘穿刺7 800次,发生动静脉内瘘穿刺针眼渗血59例,其中区域穿刺法10例,扣眼穿刺法5例,凝血功能及抗凝药物使用3例,护理人员穿刺技术20例,动静脉内瘘静脉回路压力高4例,胶布固定原因17例,总渗血发生率0.75%

  动静脉内瘘穿刺针眼渗血原因分析

  区域穿刺法的应用:区域穿刺法因穿刺时患者疼痛较轻,穿刺难度低,粗大的穿刺针在局部长期反复穿刺,造成局部血管壁的损伤,增生的结缔组织取代了穿刺处的皮肤,因此皮肤处的针孔缺乏愈合能力和弹性,导致穿刺过程中针眼极易出现渗血问题。

  扣眼穿刺法的应用:研究显示[2]与传统的绳梯穿刺法比较,使用扣眼穿刺法,渗血发生率明显降低。扣眼穿刺针眼发生渗血的原因,一般是隧道口过大,或者进针时损伤隧道周围组织引起出血,或是扣眼去除结痂时损伤。

  凝血功能异常及抗凝药物的使用:血透患者常存在凝血功能异常,而又因多种原因凝血功能未得到及时监测。普通肝素目前在临床应用广泛,使用抗凝药物会影响血小板的功能,长期使用有增加出血的危险,可引发动静脉内瘘穿刺针眼渗血。

  护理人员穿刺技术:护理人员穿刺时未能一针见血,在穿刺处反复进退,易导致穿刺针眼渗血。

  动静脉内瘘静脉回路压力过高:患者静脉回路进针未到位,造成静脉回路压力过大及渗血。患者侧向动静脉内瘘肢体,压迫动静脉内瘘血管,使血管内压增高,造成穿刺针眼处渗血。以及患者中心静脉狭窄造成回路不畅,静脉回路压力过高,易造成静脉针眼渗血。

  胶布固定:未能及时有效固定胶布,导致患者的针柄出现了滑落和松动的现象,穿刺针无法紧紧贴合患者的皮肤,致穿刺针眼处渗血。

  动静脉内瘘穿刺处渗血的护理对策

  采用绳梯式穿刺法:不可在同一区域内连续穿刺或定点穿刺,需要轮流更换穿刺的部位。一般情况下,可以以上下交替的方式沿着动静脉内瘘穿刺,穿刺点和穿刺点之间的距离一般在1 cm左右。需要在穿刺之前做好规划,均匀使用所有的动静脉内瘘,避免在同一个点多次穿刺减弱患者血管壁的受损弹性,形成硬结瘢痕,减少针眼渗血[3]

  采用扣眼穿刺法:对于穿刺点有限的血管采用扣眼穿刺,此方法渗血概率明显低于绳梯式穿刺及区域穿刺[4],扣眼穿刺时要按原隧道轻轻捻针,切勿用力及强行进针损伤隧道及周围组织引起出血。

  合理制定抗凝方案及使用抗凝剂:定期监测凝血功能,使用抗凝剂透析前应了解患者有无出血倾向(如皮下瘀血、牙龈出血、前次透析后出血情况等)及前次透析采用的抗凝剂及抗凝效果来选择合适的抗凝药物和剂量。

  提高护理人员的技术:提高护理人员对动静脉内瘘穿刺技术的重要性认识,穿刺前认真评估患者血管情况,选择合适穿刺点,如遇到疑难血管,可借助超声定位技术进行穿刺,力求进针做到一针见血,避免反复进针造成血管损伤及渗血。

  避免静脉回路压力过高:提高穿刺技术,密切及时关注静脉回路压力,有异常及时处理,由于进针不到位的原因,应在停泵的条件下保证针头在静脉内至少0.5 cm。在血液透析过程中使患者保持平卧位,防止压迫瘘侧肢体,床上活动、翻身时,避免牵拉、触碰穿刺针引起穿刺针眼处渗血。动静脉内瘘患者双侧肢体温度及手臂围度相差明显,应及时就诊,如有中心静脉狭窄,应及时就诊及处理。

  胶布固定及巡视:3M胶布固定到位,第一根胶布固定在针柄处,第二根胶布固定在针眼处,第三根胶布固定在针柄后23 cm处。透析过程中密切观察加强巡视,一旦发生异常及时处理。

  健康宣教:告知患者注意保护瘘侧肢体,避开针眼,局部给予肝素钠乳膏、喜辽妥外擦,预防穿刺处瘢痕形成,软化血管,适当捏握橡皮球锻炼,加强瘘侧肢体血液循环,增加血管弹性。

  正确的拔针方法:在拔针时,应慢慢以与血管纵轴平行的方式向外拔针,当针头快离开血管壁时,则需要快速取出针头,“先慢后快”,因皮下组织神经末梢丰富,如果在即将拔针前就将纱布按压在针眼上,针尖及针梗对组织易造成机械性损伤,拔针时应先拔针后按压,采用竖压法,减少组织的损伤,利于血管的修复。

  血液透析穿刺点渗血的处理:(1)无菌创可贴止血法:针对穿刺针眼处轻度渗血,适用此方法,给予渗血处局部消毒,将无菌创可贴平整紧密贴合于穿刺针眼处,在穿刺点上方放置折叠成小方块的无菌纱块,并固定好胶布。(2)明胶海绵纱块压迫法:使用无菌剪刀裁剪一块4 cm2的正方形明胶海绵,将其覆盖在已经进行局部消毒的针眼处,随后再用无菌纱块折叠而成的方块放置在患者的穿刺点,并用胶布固定该纱布[5](3)调整穿刺针位置:当穿刺并未充分进针时,操作者需要首先局部消毒渗血处,随后再沿着血管方向进针,确保针头充分进针,有效贴合于血管,随后操作者应以胶布固定针头,做好止血处理。(4)云南白药止血法:在渗血处消毒后,在其上均匀撒上云南白药粉,并采用无菌棉球覆盖在撒药处,用胶布固定棉球。相关研究表明,云南白药能够促进血小板的聚集作用,从而刺激血液加快凝结速度,达到较好的止血效果[6](5)无菌线绳止血法:先松开固定穿刺针的胶布敷贴,随后对渗血处进行无菌碘伏棉签的消毒处理,随后取无菌纱块,抽取46根纱线,使其拧成1股棉线,将棉线从钢针下缘沿穿刺点慢慢穿出,再向穿刺点上方拉直并两边对称,将纱线交叉向上勒紧,力度以不再渗血为宜,然后用胶布固定纱线,无菌棉球覆盖穿刺点,胶布加压固定针眼[7-8]

  结语

  目前国内约95%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均使用动静脉内瘘作为理想的血管通路,因为其具有可以反复穿刺、再循环率低、血流量充足、感染机会少、与其他血管通路相比较并发症少等优点[9]。如果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动静脉内瘘穿刺针眼出现渗血问题,为了减轻患者的痛苦,避免感染,需要采取有效措施消毒止血。这是因为一旦出现渗血的状况,不仅仅会影响患者的透析效果,为患者带来巨大苦痛,还有可能导致患者出现贫血。为了保障患者的动静脉内瘘可长期使用,需要采取恰当的穿刺技术保护动静脉内瘘。在血液透析过程中,操作者必须采取正确穿刺方法,避免区域式反复穿刺;提高穿刺技术,穿刺做到一针见血;根据患者情况正确有效使用抗凝剂;血透过程中加强巡视;给予患者正确卧位;血透结束拔针时,采用正确方法,减少组织损伤;做好患者健康宣教,保护瘘侧肢体,避免外伤,适当锻炼等;尽可能地做到防范于未然,将导致穿刺针眼渗血的危险因素降至最低,从而减轻患者痛苦,促使有效、充分的血液透析,以提高患者透析质量。


  参考文献

  [1]林惠凤.实用血液净化护理[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94-95.

  [2]杨群,吉小静,戴欢欢,.扣眼穿刺法与绳梯穿刺法在血液透析患者中应用效果评价的meta分析[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8,15(3):1-5.

  [3]殷金梅,陈彦茹.不同穿刺法对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动静脉内瘘的影响[J].护理研究,2014,1:321-322.

  [4]赵海珠,黄海萍,方少祥.钝针扣眼穿刺法在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动静脉内瘘穿刺中的应用[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6,3(10):21-22.

  [5]陈彬彬,王淑霞,陈淑琳.血液透析患者穿刺点渗血的处理[J].全科护理,2013,11(10):2869.

  [6]徐春香,陈红珍.血液透析穿刺点渗血两种止血方法的效果比较[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1,17(3):352-353.

  [7]杨曼.一种血液透析中穿刺部位渗血的处理方法[J].中华实用护理杂志,2006,22(4):77.

  [8]张丽萍,付阿丹,王希婧.无菌棉线止血法在动静脉内瘘穿刺针眼渗血中的应用效果[J].护理研究,2019,33(12):2117-2119.

  [9]王文娟,吴春燕.穿刺方法对血液透析动静脉动静脉内瘘并发症的影响[J].中华护理杂志,2009,14(2):44-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