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
首页 医学护理临床医学正文

农村低保精神分裂症患者服用抗精神病药物所致低血压反应的临床相关分析

  • 投稿蓝精
  • 更新时间2015-09-22
  • 阅读量275次
  • 评分4
  • 50
  • 0

周元钦 俞远涛 向波 田成群 张赐贤 齐明杰 陈香 胡丽敏

(谷城县中医院湖北襄阳 441700)

【摘要】

目的:重点研究农村低保精神分裂症患者服用抗精神病药物所致低血压反应的临床相关分析。 方法:对2011年3月至2013年3月在我院精神科住院的患者共419例,其中精神分裂症衰退型141例,未衰退型215例,双相情感障碍29例,分裂情感障碍12例,偏执型精神障碍12例,癫痫伴发精神障碍6例,重度精神发育迟滞4例,符合美国DSM-Ⅲ R和中国精神疾病分类的诊断标准,年龄,性别不限,排除脑器质性、慢性躯体疾病所致精神障碍。按照临床分型不同,给予对症服药治疗,初始量为一周内,治疗量为二周内,八周为一疗程,12周后缓慢减到维持量,A、B两组精神分裂症衰退型患者相当P>0.05,两组抗精神病药物剂量大体相等,药物对衰退型患者致低血压反应呈正相关。A、B两组两年内所治疗的精神病患者进行分型,统计分析对照。 结果:A、B两组二年内所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患者中, A组 200例,有62例呈衰退型,服药出现低血压反应35例,血压下降波动在90-86-80/60-54-50mmHg之间;B 组219例中,有79例呈衰退型,39例血压下降基本与A组相当,给予对症处理及多巴胺40-60mg静滴升压不理想,A、B组未衰退型患者治疗量基本相当,药物治疗基本相同,维持量相等,患者对药物的耐药量及敏感值基本相同,P>0.05,无显著差异,A、B两组衰退型与未衰退型的耐药量及对药物敏感值有较大差异,P<0.01,认知功能缺陷,对生活质量有负性影响,患者体质差,消瘦,营养不良,对抗精神病药物耐受性差,反应大,敏感,二者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 结论:从农村低保精神分裂症服抗精神病药物从初始量、治疗量、维持量三个方面分析考虑,认知功能保持良好,生活无负性影响的精神分裂症患者,无衰退型的初始量、治疗量、维持量治疗对血压的影响要明显优于有认知缺陷及生活质量有负性影响的精神分裂症衰退型患者。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农村低保精神病; 抗精神病药物; 致低血压反应

【中图分类号】R246.6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4-9561(2015)07-0140-03

农村低保精神病人服抗精神病药物引起低血压反应的临床相关分析。精神病人服抗精神病药物出现体位性低血压反应,临床上屡见不鲜,故临床上较常见,但很少剂量的抗精神病药物引起的低血压反应临床上较少见,则少有报道。本研究农村低保精神病人419例,服抗精神病药物后出现低血压反应,按照精神分裂症分型,衰退型141例,未衰退型215例,精神分裂症合计356例,双相情感障碍29例,分裂情感性障碍12例,偏执性精神障碍12例,癫痫伴发精神障碍6例,重度精神发育迟滞4例,合计63例,总计419例,两组出现低血压反应的病人74例,他们都是慢性衰退型精神分裂症病人,共同点是体质较差,消瘦,营养不良,认知功能缺陷,服药依从性差,个人生活不能自理,社会适应能力差,无自知力,作对照分析,现报告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于2011年3月—2013年3月两年间农村低保精神病人在我院精神科住院治疗的病人。入选标准,均符合美国DSM-Ⅲ诊断标准[1、2、9]。也符合CCMD-3R中国精神疾病分类诊断标准,方可入组。入组病人来自 湖北襄阳市谷城县全县农村低保病人。按简明精神病量表(BPRS)-18项,七级评定方法进行评定,检查治疗前,A.B两组的因子分在35-50分以上。排除标准,排除脑器质性精神障碍及慢性躯体疾病所致精神障碍。见表4。

1.2 方法

1.2.1 评分工具,采用简明精神病量表(BPRS)-18项七级评分标准进行评分,分析在入院治疗前,治疗后8周、12周进行评分,按治疗疗效的治愈标准,[3](显效、进步、无效)三个标准评定,对社会适应能力(良好、一般、差),人格障碍,认知功能缺陷,生活自理能力,饮食,营养状况,体质消瘦,机体抵抗药物能力差等项目进行对照比较。见表2、4。

注:卡方分析,t检验,A、B两组治疗效果相当,两组衰退型141例,其中74例无效,并出现低血压反应,67例疗效进步,无低血压反应,两组经对照分析,差异无显著性。(P>0.05)。

1.2.2 对入选的精神病人,按照湖北省卫生厅规定的六类重型精神病人方可入组。于2011年3月-2012年3月收治200例为A组,2012年3月-2013年3月收治219例为B组。二组中有精神分裂症 356例,其中衰退型141例,无衰退型215例,双相情感障碍 29例,分裂情感障碍12例,偏执型精神障碍12例,癫痫伴发精神障碍6例,重度精神发育迟滞4例,总计419例,用药分为精神分裂症组,衰退组,无衰退组,情感障碍组,癫痫伴发精神障碍组,重度精神发育迟滞组。一般入院第一周为初始量,二周以后为治疗量,十二周以后缓慢调整维持量。个别病人例外[1、2、9]。见表3。

1.2.3 评定程序:由2名量表学习班培训高年级医师评定,两者评定结果有相当好的一致性(r=0.89-0.91),进行一般资料,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比较,见表4、5。

1.3 数据处理,卡方检验,t 检验。

2.结果

2.1 一般资料,共收集419例病人,其中A组200例,B组219例,入组病人年龄,A组 最小年龄9岁,最大年龄78岁,平均39.71岁,病程最短1年,最长28-38年。平均为19.54年。B组 最小年龄17岁,最大年龄75岁,平均38.92岁,病程最短3月,最长26-36年,平均21.41年。两组年龄、病程、性别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值>0.05,见表1。

注:卡方分析,t方检验,经对照分析,两组治疗前相当,无显著性差异(P>0.05),总减分值,(GI-S1)减分值比较(X±S),除了因子分和敌对性,猜疑,兴奋等症状差异有显著性外,(P<0.05)。(BPRS)因子分其他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

2.2 临床疗效评定比较,按1984年夏镇夷教授主编的《精神病学》疗效评定标准 [3],按显效、进步、无效,三级评定,入院时(BPRS)总分与治疗8周后(BPRS)总分减少评定比较,入院时,两组(BPRS)测试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治疗前与治疗后(BPRS)测试减分值有显著差异,P<0.05。说明两组治疗疗效相近,见表4。

注:两组治疗有无家庭条件好与坏,生活自理与不能自理,自知力完整与不完整,体质消瘦,营养状况差,对药物敏感与不敏感,引起低血压,经卡方检验,患者反应有显著差异,P<0.01。

2.3 家庭经济条件的好与坏,治疗及时与不及时,认知功能有无缺陷,服药依从性好与不好,自觉与不自觉,自知力的完整与不完整,衰退型无衰退型等比较都对治疗有无低血压反应有密切关系。对照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8、10、11]见表5。

3讨论

3.1抗精神病药物氯丙嗪、氯氮平、奋乃静、利培酮、阿立哌唑等药物如病人服初始量不适应,或者加药稍快剂量时,病人对药物反应敏感,出现体位性低血压,这在临床上是很普遍的,较常见,本研究小剂初始药物量引起低血压反应,临床上较少见,(关于椎体外系反应,肝功能变化,视力模糊,胃肠道反应,皮肤过敏等)多系统反应曾有文献报道,不列于分析。本研究分析低血压反应对病人的治疗影响。A、B组两组常有低血压反应,二组治疗反应检验无显著性差异,(P>0.05)。

从两组低血压反应,患精神分裂症衰退型共141例,有低血压反应A组35例,B组39例,都是衰退型,合计74例,其中67例无低血压反应,虽然都是衰退型病人,但是67例病人无明显的认知功能缺陷,虽有个人卫生差,但在督促下自行能进食,无明显的营养缺乏,对患者生活质量无负性影响,病人体质较好,对抗精神病药物无明显的敏感性,药物对病人反应较小,所以病人虽然有精神衰退,但无体质虚弱,其中74例低血压反应病人中都有生活不能自理,进食差,病人体质差,不能坚持服药,精神病的症状反复复发,加速了精神病人的精神衰退,当然精神病人对服精神药物有明显的个性差异,有的病人服用氯氮平50mg/日,出现低血压反应,有的病人服用氯氮平250-300mg/日,还联合用药,抗躁狂药物等,血压也波动在正常范围。初始量、治疗量、维持量等个体差异大,与病人的耐药量大小、体质强弱有关,不适应的病人衰退后对药物反应大,临床疗效与病人康复指数有关,经卡方检验,t检验,有明显差异,P<0.05。

3.2 精神分裂症未经治疗的病人可自然衰退,一般在发病3-5年,也可在发病10年左右,甚至时间更长可自行精神衰退。1896年德国克雷丕林早在一个多世纪前就提出早发性痴呆。他说明了精神分裂症发生、发展的基本特殊规律,非常符合现代当今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特殊转归,充分证明他的这一英明论断,高瞻远瞩,肯定了现代精神分裂症临床特别特殊的规律。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张明园:美国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的实践,[J ],华精神病杂志 1982,15:162.

[2]杨德森:中国精神疾病诊断标准与案例,[M], 湖南大学出版社 1989,12-519-539.

[3]夏镇夷,精神医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4,135-136.

[4]余西金,王李娟,李秀平等,缺陷型非缺陷型精神分裂症患者临床对照研究,[J],中华精神科杂志 1999,32:192.

[5]高镇松,陈政雄,李植荣,衰退型精神分裂症患者智力及其影响因素的分析,[J], 中华精神科杂志 1999,32:14.

[6]赵靖平,杨德森,刘哲宁等,以阴阳性症状为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与局部脑血流的研究,[J],中华精神科杂志 2000,33,134-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