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
首页 医学护理临床医学正文

现代临床医学迫切需要回归人文——从现代临床医学种种缺憾说起

  • 投稿尚诚
  • 更新时间2015-09-16
  • 阅读量982次
  • 评分4
  • 36
  • 0

高万良

【摘要】

反思了现代医院临床医学的种种缺憾,提出现代临床医学迫切需要回归人文,提出推进叙事医学我们应当有所作为。

【关键词】现代医学人文缺憾叙事医学

doi:10.3969/j.issn.1671-332X.2014.06.001

医学服务的对象是人,是有生命感情的特殊群体。医学不是纯自然科学,医学的本质,是一门人性化的科学。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的结合是医学的根本特征。但是,随着现代医学高新技术广泛应用,迅猛发展,给人民带来福音的同时,也带来一系列问题。反思我们的医疗行为过程和医疗管理过程,存在诸多缺憾。迫切需要回归人文。

1以“病”为中心,“病人”成了疾病的载体

“以病人为中心”应是一个完整的概念,但现代医学的快速发展,生物医学模式发展了,心理社会模式退化了。有如经济领域改革开放,GDP上去了,生存环境污染严重了。“以病人为中心”实际上是以“病”为中心,“人”成了疾病的载体,患者成了器官。机器和数据代替了医生的经验,医患之间只有数据的解读,成了人和机器的关系,医疗活动过程只有技术性,缺乏艺术性和人文关怀。门诊或住院,医患之间都是快速流动,排队大半天,看病几分钟,话没两三句,处方出来了。医生查房,有如火车进站,“只有三分钟”。医生大部分时间面对电脑,面对数据,面对手术台。就是没有时间走进患者内心世界。结果是:技术上去了,人文精神滑坡了,形成一种路径依赖。

医生,作为一个高尚的职业,是什么导致医生对病人的麻木、冷漠?是什么导致病人对医生的不信任?原因之一是人文精神缺失,值得反思。“医生尊严不是别人给予的,是自己赢得的;尊严也不是别人能够剥夺的,而是自己毁掉的”。

2沟通不畅,互信缺失,医患关系紧张

据统计,医疗纠纷以年22?4%速度递增。其中80%是信任缺失沟通不畅造成的。沟通也是服务,它可以是语言的,可以是形体的,也可以是一个眼神,最终还是责任感情的。医患关系紧张是整个医疗体制改革手段和目标出现了偏差。信任危机是“死结”;医患关系也是社会关系,沟通是基础,信任是核心。和谐医患关系第一张处方是“关爱”。从医要遵循两条最基本的原则:科学原则,指最有把握的方式;人文原则,指病人最情愿接受的方式。

3逐利成为临床医疗活动的核心,公立医院不公益

始于1985年的医改,把医院推向市场。“给政策不给钱”,自谋生存,自谋发展,珠三角可能好一点,东西两翼基层医院,90%以上的公立医院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公立医院,而是盈利医院。政府投入缺如,迫使医院处于又要自己养活自己,又要坚守公益两难境地。普遍走上变相承包院科两极核算,医务人员收入与科室收入直接挂钩经营机制,在这种大背景下,病人成了资源,检查治疗、临床决策,都是看钱袋子施治,膨胀了经济利益,滥检查,大处方,乱收费,过度医疗成为主流,形成了畸形消费,医院管理也处于两难境地,医生处于射门员和守门员的责任人。

医学演变为赚钱的行业,医生逐渐变得只擅长昂贵的治疗手段,在医患关系不断紧张的今天,医生为了保护自己的医疗安全,出现了“防御性医疗”,医生倾向选择更新、更多、更高尖的检查和治疗措施,以防误诊和治疗效果不佳,然而这种自我保护措施并不能从根本上缓解医患之间的矛盾和冲突。

追逐利益的临床医疗,因为把病人当作商品资源,学科之间的合作性、整体性特征也被淡化了,取而代之的是科室之间利益竞争,收治范围秩序混乱,该送ICU的不送ICU,有的医院上午查房时间也看门诊,因为门诊和收住院都有提成,刺戟了科室的积极性,扰乱了医疗秩序,更大程度地损害了病人利益。

4社会医疗资源配置失衡,三级医疗有名无实

长期以来,80%优质医疗资源集中在大城市。城市大医院,医疗资源丰富,年收益少则几个亿,多则几十个亿,但占人口70%广大农村和基层,优质医疗资源匮乏,医疗资源配置很不平衡,医院建设追求专科模式,全科医学人才只占4%,大医院分科越来越细,从普通手术室到介入手术室又到一站式杂交手术室。但社区医院远远没有达到标准的服务功能。据统计,广东省卫生经费投入近5%,但人力成本只占其中40%,香港卫生投入则占经济收入的11%,人力成本占60%~70%,医务人员待遇普遍偏低,活得没有尊严,“要么不当医生,当医生就到大医院”。由此,小病大病都往大医院跑,大医院人满为患,基层社区医院冷冷清清,城市大医院门诊一个上午要看60~70个病人,忙得连上洗手间都没有时间,确实没有时间和病人交流沟通,再说了,医院医生待遇低,留不住人才,缺乏积极性,再好的办法也是空谈,因此从体制机制改革设计入手,才是关键因素,从百姓真正受益的长效机制高度,拿出改革时间表,基层整体服务水平上去了,老百姓信得过了,病人才能真正得到有效分流。

5综合医院忽视身心疾病的诊断与治疗的现状,没有明显改善

综合医院每百名病人中,1/3是单纯躯体疾病,1/3是既有躯体疾病又心身疾病,1/3是心身疾病,但我们的现实是,内科是用药的,外科是开刀的,不重视疾病的心身因素,有些医生就是“器官”医生,病人也感觉是带着“器官”来的,似乎一定器官有病才算病。我自己就是一个例子,90年代初,我曾因工作压力集诸多矛盾于一身,焦躁不安,出现频发室早住进医院,最多一天早博14 000次,还住了CCU,两个月的专科治疗未能恢复,经人介绍,找到省医心研所专家孙家珍会诊,她听我诉说,又看了心电图,说你的心脏供血情况很好呀,你把一切治疗停掉吧,我给你开一种药——戴力新,是情绪调节剂。我服药半个月,早搏消失,至今未犯。我得的是抑郁症呀,不是器官有了病。

病人和疾病本身相伴的是痛苦,疾病的疼痛,生命的绝望,金钱无力支撑的无奈等等,在这种情况下特别需要医生走进病人内心世界,通过心理疏导,通过爱,由爱克服痛苦,实际我们做到的有多少呢,医生的人格力量可以治病呀。随着人类文明程度的提高,患者的文化水平越来越高,心理治疗也就越来越重要。

疼痛和痛苦是相伴的最普通的现象,美国的医疗机构在2001年就颁布了医院疼痛管理宣言,疼痛管理标准,明确承诺住院病人有权利享受无痛状态。

不重视心身医学实践还有一个原因,经济效益低下,无利可图。

6推进叙事医学,我们应当有所作为

推进叙事医学不能等待顶层设计,更不能强调体制机制现状的客观原因,推进叙事医学应当首先要在医界取得共识,重建医学人文思维,营造医学科学与医学人文结合的平台。① 开展人文论坛,认识叙事医学与临床医学的关系,反思现代医学人文精神的消退现象,促进人们反思,提升人文精神的回归。相关学会和有意愿的医院,开展叙事医学的研究。

②建议《现代医院》等医学杂志开设“医学人文”栏目,探索医疗实践中的各种人文问题。

③建议由相关学会牵头,开展学术研究,组织系列讲座,普及叙事医学知识,组织部分医院对叙事医学先行先试。

2013年3月本人为汕尾市第二人民医院(汕尾逸挥基金医院)起草了的“使命宣言”,本意是构建医院救死扶伤核心价值观。

使命宣言

我是逸挥基金医院的一员。愿以我的职业忠诚和勤劳实践,历练成“优秀员工”、“合作模范”、“贴心管家”、“安全卫士”。

患者的需求是我们的共同关注,患者的最大利益就是我们的根本利益。

恪守“以民为本”、“患者需求至上”院训。

以人道和信赖的方法为病人提供优质服务。

遵守业务流程,即使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情,也会做到高标准,并保持严格的要求。

相互尊重、互助合作,只要对病人有利,都是我该做的。

协作、协力、协调是支撑逸挥基金医院发展的基石,也是我们做人行事的准则。

保护病人安全,关注细节,从小事做起,创造细节优势。

严于律己,尽职尽责,不因我的行为失误或行为不当,增加病人痛苦,损害病人利益,损害科室合作关系。

不断学习,提高服务技能,不出责任差错缺陷,把病人安全放在第一位。

说真话,不说假话,发生错误,主动报告,自觉作为一次最好的学习机会,吸取经验教训。

保护患者隐私,尊重患者的知情权、选择权,履行告知义务。

感动服务,善于沟通,做患者信得过的贴心人。

(根据2014年3月29日“叙事医学与医疗专业改革座谈会”上的发言整理,并经笔者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