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
首页 医学护理临床医学正文

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护理分析

  • 投稿立凹
  • 更新时间2015-09-16
  • 阅读量814次
  • 评分4
  • 32
  • 0

费艳霞 徐桂杰

中国水利水电第一工程局有限公司总医院,吉林永吉132200

[摘要] 目的 探讨分析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护理的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0年9月—2013年10月收治的150例进行静脉溶栓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50例患者中冠脉再通的有104例,占69.3%,7例心肌梗死复发,复发率为4.7%,出现出血症的4例,占2.7%,死亡1例,占0.7%。结论 给予静脉溶栓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精心的临床护理,能够有效提高患者临床疗效,提高患者病变冠状动脉的再通率,提高患者生存率,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 静脉溶栓;急性心肌梗死;护理

[中图分类号] R47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654(2014)06(b)-0063-02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临床上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病率也呈上升趋势[1]。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往往出现心电图缺血性改变、白细胞水平升高、心肌细胞坏死标志物增加等情况[2],临床上表现出心律失常、心力衰竭以及休克等症状,严重影响着患者的生活质量。本研究选取我院2010年9月—2013年10月收治的150例进行静脉溶栓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给予患者精心的临床护理,取得较好的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0年9月—2013年10月收治的150例进行静脉溶栓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82例,女68例;年龄30~78岁,平均(45.8±2.5)岁;所有患者均经临床诊断、心电图、血常规等检查确诊,均符合急性心肌梗死的相关者诊断标准;心肌梗死部位为上壁的20例,下壁的有22例,前壁26例,侧壁12例;患者发病至治疗的时间为6~24 h。

1.2 治疗方法

在100 mL生理盐水溶入150万U尿激酶给予患者静脉滴注,滴注半个小时。溶栓完成后的12 h内给予患者100 U/kg低分子肝素钠脐周皮下注射,连续治疗一周。同时给予患者肠溶阿司匹林、β受体阻滞剂、降脂及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进行对症治疗。

1.3 护理方法

1.3.1 心理护理急性心肌梗死一般发病较为突然,患者多会在不知不觉中骤然发病,无任何心理准备便深受其害。患者在发病时,临床上会表现出胸闷、胸痛、心律失常等症状,严重的还会造成患者的当场休克,严重影响着患者的生存质量。故患者会由于对于疾病的恐惧而表现出焦虑不安、忧郁等消极情绪,在日常生活中生怕会不知不觉情况下就发病,给自身健康带来威胁,给家人造成心灵上的伤害,担心会由于自身的疾病使得家庭被阴云笼罩。此时,护理人员要了解患者的家庭背景等基本资料,学会以患者的角度思考,掌握患者患病期间复杂的心理活动,充分了解患者的烦忧所在,针对患者心理特点给予必要的心理疏导,向患者介绍急性心肌梗死的相关知识,提高患者对急性心肌梗死的认知,并向其介绍相关治疗方法及其治疗的可行性,向患者例举一些成功治愈的心肌梗死患者,为患者鼓足治疗的勇气,帮助患者建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用真切的话语安慰患者,做好和患者之间的沟通交流,消除患者疑虑,缓解患者焦虑不安的情绪,以提高患者治疗以及护理的依从性,从而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1.3.2 溶栓前护理在对患者进行溶栓治疗前,护理人员要将监护室的医疗设备等准备齐全,适当调节室内温度以及湿度,以确保患者所处的环境温度、湿度等维持在适宜的指标内,减少患者在治疗过程中产生的不适感。要保证环境的绝对清洁,护理人员要做好医疗设备的消毒工作,并及时清理医疗垃圾,避免发生感染等情况。给予患者常规心电监护,保证患者在病房中要绝对的卧床休息,患者取半卧位或者平卧位,常规给予高流量供氧,连接心电监护仪,护理人员要密切观察仪器设备的运行状况,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准确记录现实的变化结果,为临床治疗提供必要的参考数据。

1.3.3 溶栓治疗过程中的护理在给予患者治疗过程中,护理人员要密切监测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指脉氧、呼吸以及心电图等的变化情况,期间可以每隔半小时观察一次心电图,每隔2h对心肌酶谱监测一次。认真记录患者监测结果的变化情况,观察患者是否出现皮肤出血、脏器出血以及其他不良反应。如患者发生治疗异常反应,一经发现,护理人员要及时向主治医师汇报,并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对症处理,避免产生较为严重的后果。

1.3.4 溶栓后护理在进行治疗的过程中要尽量减少给予患者注射治疗,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指征的变化,观察患者的出血部位情况,要注意观察患者穿刺点是否有出血症状,根据患者具体情况给予必要的处理,一般情况下要尽量将出血部位的压迫止血时间相应延长一些。

1.4 疗效评定标准

①给予患者溶栓治疗2 h内,其心电图ST段抬高较为明显的导联迅速回降>50%;②进行溶栓治疗3 h内,患者临床胸痛症状消失;③进行溶栓治疗3h内,患者房室、束支传导阻滞情况消失或得到明显改善,加速性室性自主心律消失或明显得到改善;④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提前在发病14h内出现酶峰或肌酸激酶(CK)提前在发病6 h内出现酶峰。具备2项或2项以上的患者认定为冠脉再通,但②、③组合不能作为判定冠脉再通的标准。

2 结果

150例患者中冠脉再通的占69.3%,心肌梗死复发的占4.7%,出现出血症的占2.7%,死亡的0.7%,具体见表1。

3讨论

急性心肌梗死在临床上是发生在原有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基础上的,患者血管内部发生斑块破裂现象而形成血栓,造成血管的进一步急性阻塞症状而引发的心肌缺血性坏死的疾病[3]。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临床上多表现出剧烈且持久的胸骨后疼痛症状,并发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甚至休克等症状。给予患者实验室检查,其结果表现出进行性的心电图变化,患者的特征性改变主要是ST段有所抬高或ST-T出现动态演变情况,患者的血清心肌酶活性会有所增高,表现出心肌坏死血清标志物水平升高的情况,在发病3~6 h时其水平会呈现增高趋势,而会在发病3~4 d恢复到正常范围,而在发病11~14 d肌钙蛋白水平会恢复到正常水平。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发病前多会表现出多种前驱症状,其中心绞痛加重是比较常见的症状,该症状发作时间有所延长,对硝酸甘油产生的效果变差;对于无心绞痛史的患者,突然表现出较长时间发作的心绞痛症状[4]。临床上对急性心肌梗死进行诊断时可参照特征性心电图的变化情况以及血清标志物的动态变化情况。

溶栓疗法指的就是溶解血栓的治疗方法,即在急性心肌梗塞患者患病早期使用具有溶解血栓作用的药物,对血栓进行溶解治疗,打通冠状动脉,使心肌重新恢复血液灌注的治疗方法。临床上较为常用的溶栓药物主要有链激酶以及尿激酶,它们能采取不同的渠道对血液中的纤维素原以及纤维素进行溶解,从而达到溶解血栓的效果。临床上溶栓疗法可以根据治疗的用药途径将其分为冠状动脉内溶栓以及静脉内溶栓两种。冠状动脉内溶栓指的是经动脉将导管插入冠状动脉后再给予尿激酶或链激酶注射,使冠状动脉内的血栓达到溶解,其治疗成功率为68%~89%。但是冠状动脉内溶栓治疗时需要给予患者动脉插管操作,可能会延搁一定的治疗时间,因此近年来多采取另一种溶栓方法,即静脉内溶栓。静脉内溶栓治疗不需要给予插管操作,避免了插管操作给患者造成的痛苦,缩短了治疗时间,而且该操作在一般医院内均可以进行,甚至在救护车中也可以进行,较为简便,因此被临床广泛应用。其主要是在较短时间内,一般在30 min内由静脉将50万U-150万U链激酶滴入,有效率为50%~90%不等。

目前,临床上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较为常用的方法就是静脉溶栓治疗,以消除肺血管、脑血管、冠脉和大血管中出现的血栓,从而达到血管再通的目的。以往的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主要目的在于预防以及治疗恶性心律失常。尿激酶能够有效将机体纤维蛋白溶解系统激活,而将纤维蛋白溶解酶原加以转化而成为纤维蛋白溶解酶[5],临床研究表明,新鲜血液在大剂量的尿激酶的作用下能够得到较为有效的溶解,因而能有效降低临床心肌梗死患者的死亡率。目前来讲,静脉溶栓治疗的重点已逐渐转变为缩小梗死范围、预防心室重构、预防再梗死以及挽救频死心肌等方面。临床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及早进行静脉溶栓治疗能有效降低急性心肌梗死病死率及并发症发生率,同时有效提高患者预后。而在治疗过程中给予患者必要的护理干预对临床效果具有较为积极的意义。

一般情况下,患者在出现胸痛症状后的6 h内,给予静脉溶栓治疗其临床治疗较好,越早治疗,其效果越好。因此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发病初期就给予其治疗,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治疗时,护理人员要及时为患者建立良好的静脉通道[6]。准备好静脉溶栓治疗的相关用药,治疗操作过程要规范[7]。治疗过程中,要密切关注患者临床相关症状的变化情况,防止出现溶栓药物临床毒副作用[8];对于病情不稳定的患者,医护人员要及时做好随时抢救的相关准备;及时给予患者必要的心理护理,以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提高患者对急性心肌梗死以及溶栓治疗的相关认知,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使之积极配合治疗;加强患者的日常生活的护理,做好患者的健康教育工作,指导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采取积极的生活方式,以提高患者的整体生活质量。

本研究中,150例患者中冠脉再通的有104例,再通率为69.3%,7例心肌梗死复发,复发率为4.7%,出现出血症的4例,占2.7%,死亡1例,占0.7%。综上所述,给予患者及时有效的临床护理干预措施对于行静脉溶栓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有着较为良好的临床效果,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病变冠状动脉的再通率,降低患者临床病死率,值得临床应用推广应用。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夏洁.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静脉溶栓治疗的临床护理分析[J].求医问药,2011,46(23):16-18.

[2]刘四清,段红真.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临床疗效评价[J].基层医学论坛,2013,8(10):52-54.

[3]杨秋玲.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临床观察[J].临床医学,2012,3(20):18-20.

[4]李秋丽.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临床分析[J].临床医学,2012,6(20):26-28.

[5]张伟.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护理干预[J].中国伤残医学,2013,9(30):22-24.

[6]刘卓,李艳艳,王雪.瑞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疗效观察[J].中华全科医学,2012,4(82):48-50.

[7]尹瑜.早期尿激酶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临床分析中国保健营养[J].2013,45(10):58-60.

[8]彭刚,李帆.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疗效观察[J].中国社区医师,2011,11(52):125-128.

(收稿日期:2014-0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