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
首页 医学护理临床医学正文

盐酸美金刚治疗帕金森痴呆的临床观察

  • 投稿Boye
  • 更新时间2015-09-16
  • 阅读量645次
  • 评分4
  • 49
  • 0

刘 霄 韩 毅

大连大学附属新华医院,辽宁大连 116001

[摘要] 目的 探讨盐酸美金刚治疗帕金森痴呆症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在2012年12月—2013年12月中收治的帕金森痴呆患者50例,按照随机分配的原则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为25例。其中对于对照组患者在常规的治疗基础上联合使用盐酸多奈哌齐进行治疗,而对于治疗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使用盐酸美金刚进行治疗。在对患者治疗前以及治疗后的第4周、第10周以及第16周进行MMSE量表以及MoCA量表进行评测,并对两组患者在治疗后的16周的日常生活能力以及在患者在治疗期间发生不良反应率进行对比,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 患者经过治疗后,治疗组患者在治疗后的第4周、第10周以及第16周,MMSE评分显著的高于对照组患者的MMSE评分(P<0.05),治疗组在治疗后的第4周、第10周以及第16周患者的MoCA量表评分显著的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在治疗的第16周后,两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中完全完成以及依靠帮助完成的人数差异性不显著(P>0.05),而患者的基本完成例数以及部分完成例数相比差异性显著(P<0.05),治疗组患者显著好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发生不良反应的人数没有显著性的差异(P>0.05)。结论 临床上使用盐酸美金刚治疗帕金森痴呆症患者,可以改善轻度以及中度患者的认知功能,且不会发生不良反应,临床效果显著值得进行广泛推广和应用。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 盐酸美金刚;帕金森痴呆症;安慰剂;临床效果

[中图分类号] R969.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654(2014)07(c)-0108-02

帕金森病在临床上的发病率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该病主要是一种神经系统的变形疾病[1]。在中老年人中的发病率非常高,患者脑部出现退行性改变,患者临床上主要表现出振颤、肌强直、姿势障碍以及运动迟缓等症状,主要特点是进展性以及致残性。疾病在发展过程中,尤其是患者到达帕金森症晚期,会导致患者出现痴呆表现,被称为帕金森病痴呆[2]。在临床上该病是导致老年人出现痴呆的主要原因,患者平均的患病率达到了40%,而累计患病率能够达到80%。临床上主要出现认知能力下降,注意力损害,执行以及记忆力等遭到破坏等症状,导致患者的运动能力迅速恶化,严重影响着患者的生活质量[3]。本文主要探讨了运用盐酸美金刚治疗帕金森痴呆患者的临床效果,通过对我院收治的50例患者进行研究,取得了比较满意的临床效果。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试验对象主要为2012年12月—2013年12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50例帕金森痴呆症患者,所选取的患者全部符合美国精神学会制定的《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诊断标准》[4]中制定的准则,所有患者均存在帕金森病病史,在医院进行就诊时候通过智能状态检查量表(MMSE)经过评分显示为轻度和中度的痴呆,同时还符合以下几个标准:①患者不同文化程度的MMSE的评分不同:文盲患者少于17分,小学患者小于21分,中学及以上患者小于23分;②将由其他原因导致出现痴呆的患者进行排除;③患者不存在其他重大器官病变以及功能衰减;④患者没有严重的精神障碍以及疾病;⑤将癫疯大发作以及不能同患者进行有效沟通、配合治疗的患者进行排除。将所选取的患者按照随机分配的原则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为25例。其中治疗组中男性患者为15例,女性患者为10例,年龄为52.36~75.68岁,平均年龄为68.35岁,病程为2.5~10.36年,平均病程为(5.32±2.37)年;其中3例患者为文盲,12例患者为小学水平,10例患者为中学及以上水平。而对照组中男性患者为14例,女性患者为11例,年龄为51.78~76.21岁,平均年龄为68.05岁,病程为1.5~11.36年,平均病程为(6.05±2.75)年;其中4例患者为文盲,11例患者为小学水平,10例患者为中学及以上水平。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构成、病程长短以及文化程度上等其他临床资料上没有显著性的差异,组间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所有患者在进行药物治疗前的2周内开始停止服用其他药物进行治疗,全部采用巴丝肼(上海罗氏制药有限公司生产,商品名称为美多芭)进行常规的治疗,主要口服方法为:患者在治疗的第一周,每天口服2次,每次的剂量为125 mg,接下来的治疗中,每隔一周患者每日增加的125 mg的巴丝肼,每日的剂量最多不能超过1 g,每日可以分为3~4次服用完。

对照组患者在进行常规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使用盐酸多奈哌齐(卫材中国药业有限公司制造,商品名称为安理申)进行治疗,主要方法为:每天口服5 mg,在治疗四周后,每天剂量增加到10 mg;而治疗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使用盐酸美金刚(丹麦北海外有限公司生产,商品名称为易倍申)进行治疗,主要方法为:在治疗的第一周每天口服5 mg,到第二周每天剂量增长为10 mg,而到第三周每天为15 mg,第四周以后患者每天口服的剂量为20 mg。对所有患者全部连续治疗16周。

1.3观察指标以及评价方法

主要对比观察两组患者在治疗的第4周、第10周以及第16周简易智能状态检查量表(MMSE)以及蒙特利尔认知量表(MoCA)量表的评分;患者在治疗的第16周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评价的标准为①得分大于60分,表示完全完成;②得分在41~60分表示患者基本完成;③得分在20~40分表示部分完成;④得分小于20分表示依靠帮助完成;同时对于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发生不良反应的例数进行记录,每2周对患者进行血常规以及肝肾功能的检查。

1.4统计学处理

本次采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组间计数资料对比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显著性,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患者MMSE评分以及MoCA评分对比

所有患者在治疗之前MMSE评分以及MoCA评分相比,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治疗的第4周、第10周以及第16周,两组患者的MMSE评分以及MoCA评分差异显著(P<0.05),治疗组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详情见表1和表2。

2.2两组患者治疗后日常生活能力对比

两组患者经过16周的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完全完成和依靠帮助完成的例数相比没有显著性的差异(P>0.05),而两组患者中基本完成以及部分完成的例数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治疗组患者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详情见表3。

2.3两组患者中发生不良反应对比

在治疗期间,对照组患者中有1例患者出现了头晕,2例患者出现了恶心,2例患者出现了失眠,不良反应持续时间为4~5 d,患者没有经过任何治疗自行恢复,对治疗没有产生影响,血常规以及肝肾功能检查没有出现异常;而治疗组中有2例患者出现头晕,3例患者出现恶心,2例出现失眠,不良反应持续时间为4~6 d,无需治疗自行恢复,对于治疗没有产生影响,没有出现血常规以及肝肾功能异常患者。

3 讨论

帕金森症在临床上属于一种常见性的神经病变疾病,帕金森症患者容易出现痴呆症状,在临床症状主要是认知能力下降、注意力损害以及患者执行力和记忆力出现破坏,一般被称为帕金森痴呆[5]。帕金森痴呆患者的运动能力严重下降,对于患者的生活质量产生严重的影响。一般帕金森症哈患者发生痴呆的概率远远高于同年龄段的其他正常人,经过统计,在各种类型的痴呆症患者中,由于帕金森症导致的约占到4%左右,而所有的帕金森症患者中约有85%会发展成为痴呆症[6];随着年龄的增长,出现痴呆症的发生率也随着增长。

随着医疗水平的而不断发展,在临床上出现了先进的药物,盐酸美金刚就是一种新型的非竞争性NMDA受体的抗结剂,主要特性为低中度亲和力以及电压依赖特性,物理特性主要表现为易溶于水,外观为白色粉末[7]。盐酸美金刚作用于帕金森痴呆的主要机制为:①利用非竞争性将NMDA受体阻断,从而使谷氨酸引起的NMDA受体的兴奋降低,组织神经细胞的凋亡,从而对于患者的记忆力起到改善作用,增强患者认知能力。②能够促进机体中多巴胺的释放,对于多巴胺的受体具有直接和间接的兴奋功能,改变患者的活动能力,同时不会导致-帕金森病的恶化。③该药物同NMDA受体具有低至中度的亲和力,因此在对谷氨酸兴奋的阻断同时,对于谷氨酸参与到正常的学习和记忆等活动中不会带来影响[8]。临床上已经证实盐酸美金刚能够改善机体的记忆力和意识能力管理,起到脑功能的作用,同时通过促进多巴胺的释放,改善患者的运动能力。本文通过对我院收治的50例帕金森痴呆患者进行分组研究,发现治疗组患者的临床效果显著。因此对于帕金森痴呆患者采用盐酸美金刚进行治疗效果显著,值得广泛推广应用。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 栗莉.帕金森病认知功能障碍的调查研究[J].中国医药导报,2011,8(12):66-67.

[2] 于兑声,恽晓平.运动疗法与作业疗法[M].北京:华夏出版社,2010:1981-1982.

[3] 李振光,于占彩,董春玉,等.帕金森病轻度认知功能损害[J].中华脑科疾病与康复杂志: 电子版,2011,19(3):148-151.

[4] American,Pshchiatric,Association.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s DSM-IV. Washington DC:American Psyhiatric As-sociation,2000:78.

(收稿日期:2014-0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