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泰康
毕节市威宁县人民医院普外科,贵州毕节 561700
[摘要] 目的 观察比较手术切除与微波消融治疗小肝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0例小肝癌患者采用分层随机的方法将其分为手术组和微波组,每组各40例,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手术组和微波组平均失血量分别为:(350.5±52.7)、(123.4±20.8)mL,平均住院时间分别为:(11.2±3.1)、(6.4±1.3)d,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1年、3年生存率的比较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微波消融治疗小肝癌近期疗效显著优于手术切除,且远期疗效与手术切除无显著差异。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 小肝癌;疗效;手术切除;微波消融
[中图分类号] R657.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654(2014)09(b)-0033-02
随着人们生活环境及生活方式的改变,肝细胞性肝癌的发病率逐年升高,全世界范围内每年新增病例数将近百万人[1]。肝癌是世界上第五大常见肿瘤,具有起病隐匿、病程进展快、死亡率高等特点。近年来,随着人民对自身健康关注程度的不断提高及相关疾病筛查手段的不断发展进步,早期肝癌的诊断率不断提高。我院为对比微波消融与手术切除治疗小肝癌患者的临床疗效,特进行如下研究。
1资料与方法
1.1 入组标准
①患者具有明确病理学诊断的肝细胞性肝癌;②单发肿瘤直径≤5cm或3个以内的最大直径≤3cm的多发结节;③无肝外转移及血管侵犯;④首次接受治疗;⑤术后至复发前将不再进行放疗、化疗等其它抗肿瘤治疗;⑥无严重肝硬化、心肺功能不全等不能耐受手术的合并症;⑦知情同意该试验并签署相关医疗文书。
1.2一般资料
入组80例2007年1月—2011年6月期间在我院就诊的小肝癌患者,根据肿瘤直径(多发结节者以最大结节直径计算)分为肿瘤直径≤2cm和2cm<肿瘤直径≤5cm两层,采用SAS12.0软件生成随机数的方法随机分为手术组和微波组,每组各40例。手术组:男性32例,女性8例;年龄39~68岁,平均(52.19.8)岁;chid-pugh分级:A、B分别为21例、19例,肿瘤直径:0.9~5cm,平均(2.4±0.8)cm;HBV-DNA定量:低于检测下限(<500 cps/mL)~4.2×106cps/mL。微波组:男性34例,女性6例;年龄37~71岁,平均(51.1±10.2)岁;chid-pugh分级:A、B分别为18例、22例,肿瘤直径:1.0~4.9cm,平均(2.2±0.6)cm;HBV-DNA定量:低于检测下限(<500 cps/mL)~3.2×106cps/mL;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肿瘤大小、乙肝DNA测定等方面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
1.3 治疗方法
1.3.1 手术切除方案 所有拟行手术治疗患者均行开腹手术治疗,患者取平卧位,静脉复合全麻后常规消毒铺单,取右肋缘下切口,逐层进腹,探明肿瘤位置、范围、与周围组织关系后,选取合适术式切除肿瘤,放置引流,关腹,结束手术。
1.3.2微波消融方案 采用MTC-3型冷基循环微波聚能手术系统进行治疗,通过B超引导下将微波聚能刀头部位置入患者病灶内,输出功率控制在60~80W,时间控制在15 min左右,并采用B超动态观察病灶情况,一旦消融范围超出病灶范围0.8~1.0 cm后停止操作,多发病灶时逐个进行消融。
1.4观察指标
记录并分析、统计两组患者术中失血量、术前后肝功能、平均住院时间等近期疗效及1年、3年的生存率等远期疗效。肝功能的测定分别在手术前1 d和出院前1 d进行。
1.5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3.0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统计学分析采用t检验进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显著性。
2结果
2.1 临床疗效比较
两组术前肝功能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微波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手术组术后肝功能较术前显著恶化(P<0.05),微波组治疗前后肝功能未见明显改变(P>0.05)。具体见表1。
2.2 两组术中失血量、住院时间、1年、3年生存率比较
手术组和微波组平均失血量分别为:(350.5±52.7)、(123.4±20.8)m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5.35,P<0.05)。手术组和微波组平均住院时间分别为:(11.2±3.1)、(6.4±1.3)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9.03 P<0.05)。两组在1、3年生存率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见表2。
3讨论
手术一直是治疗原发性肝细胞性肝癌的首选方法和金标准,其确切的临床疗效已经得到了医学界的普遍认同[2]。但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肝癌的治疗方案已经由单一的手术切除逐步向多学科联合治疗的模式进行发展。
在众多的肝癌综合治疗方案中,因射频消融、微波消融具有适应症广、损伤小、疗效显著、卫生资源消耗少等特点[3],得到了医学界的广泛认可。微波是一种频率300MHZ~300GHZ之间,波长在1mm~1m范围了的高频电磁波,微波消融主要采用了450、915、2450mHZ的微波频率。肿瘤组织在受到该频率的微波辐射后,可使得肿瘤组织中的带电离子和水分子充分震荡,最终产生向外逐步递减的局部高热,其高热中心温度可达145℃,而肿瘤组织温度一旦达到45℃即发生凝固性坏死,故微波消融可有效杀灭癌细胞,促进机体恢复[4-5]。同时,通过B超动态观察肿瘤组织在局部高温发生凝固性坏死后的表现,及时终止微波消融,在杀灭肿瘤细胞同时尽可能保全健康肝组织。
为进一步探讨评估微波消融的治疗价值,本研究将其与手术治疗小肝癌的临床疗效进行了对比,研究表明:手术组术中平均失血量为(350.5±52.7)mL显著高于微波组失血量(123.4±20.8)mL,且两组在术后肝功能以及远期生存率未见明显差异,该试验研究结果与杨洋[3]等研究结果相似,均有效提示:微波消融治疗小肝癌近期疗效显著优于手术切除,且远期疗效与手术切除无显著差异。同时,本研究以及杨洋[2]等研究均存在病例数较少,偏倚较多等特点,其具体疗效尚有待于多中心、前瞻性、大样本、随机双盲的实验加以证实。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 苏晓妹,朱亚杰,张涛.超声下微波治疗肝功能分级差的小肝癌[J].介入放射学科杂志,2012,21(10):825-826.
[2] 独建峰,李冠海.小肝癌临床治疗进展的研究[J].山西医药杂志,2012,41(5):452-454.
[3] 杨洋,杜文军,史兆章,等.经皮微波固化治疗小肝癌复发及生存时间的影响因素分析[J].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2014,1(5):488-489.
[4] 倪全法,王晓光,陈徐艰,等.肝癌患者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后细胞免疫功能的动态变化及其临床意义[J].中国药物与临床,2011,11(8):906-907.
[5] 朱敏,徐浩.TACE联合无水酒精碘油乳剂注射治疗肝细胞癌的新进展[J].当代医学,2012,2(6):203-204.
[6] 刘珠彬,王虹.肝动脉化疗栓塞联合经皮微波消融综合治疗肝癌31例护理体会[J].实用医技杂志,2011,18(4):446-447.
(收稿日期:2014-0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