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
首页 医学护理临床医学正文

基层门诊使用抗感染药物的临床分析

  • 投稿浅川
  • 更新时间2015-09-16
  • 阅读量156次
  • 评分4
  • 80
  • 0

吴晓英

广西桂林市75660部队门诊部,广西桂林 541002

[摘要] 目的 通过对基层门诊抗感染药物的临床使用情况和现状分析,确保某基层门诊临床使用抗感染药物的合理性。方法 针对某部2013年抗感染药物的使用情况,随机抽取感染病例156例,从抗感染药物的用药类别、供应金额、用药频度进行统计及排序,并按照日剂量值的确定,参照《中国药典》、《新编药物学》以及药品说明书的成人治疗量进行分析。结果 本院门诊使用抗感染药物占药物供应总金额的51%,用药频度最高的前三类药物依次是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以及喹诺酮类,且多用于上呼吸道感染、肠道感染以及肺部感染的治疗当中。结论 医务人员要经常性的加强业务知识的学习,及时了解抗感染药物的发生发展变化以及特点规律,强化门诊医生对抗感染药物的使用必须遵循安全、有效、经济相结合的原则,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 抗感染药物;使用;临床分析

[中图分类号] R7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654(2014)11(b)-0154-02

[作者简介] 吴晓英(1974-),女,湖南沅江,本科,主管药师、研究方向:药物的合理应用。

随着医药事业的迅猛发展,各种抗感染药物在临床的广泛应用,加之新药特药的不断面市,及时保障了广大患者的用药需求,也使部队医疗卫生工作得到了稳步的发展[1]。通过对基层门诊抗感染药物的临床使用情况和现状分析,为进一步确保基层门诊临床使用抗感染药物应用的合理性。我对某基层门诊2013年抗感染药物的使用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某基层门诊2013年6月—2014年4月接收的部分与感染有关的官兵及家属患者,均为成年人,其中男性121例,女性35例。

1.2 方法

针对2013年抗感染药物的用药类别、供应金额、用药频度进行统计及排序,并按照日剂量值的确定,参照《中国药典》、《新编药物学》[2]以及药品说明书的成人治疗量进行临床分析

1.3统计学处理

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013年某基层门诊抗感染药(分口服和注射)的供应金额与排序,用药频度与排序,所有抗感染药物的临床应用(中药除外)分别详见表1、2。

3 讨论

大量临床研究结果显示,感染性疾病在门诊临床工作中属较为常见的一类疾病,因此,抗感染药物往往是基层门诊治疗中地位最重要、临床应用最多的一类药物[3]。该项研究结论在本次研究中也有较好体现:2013年6月—2014年4月的西药供应金额中常用抗感染药物所占比例高达51%。这表示抗感染类药物是保障基层官兵医疗健康最为基本的治疗方式。

在本次研究中,笔者发现β-内酰胺类抗感染药物在临床中应用较多(比例占68.03%),笔者分析该药物选择率大的原因可能与其抗菌谱广、临床疗效突出、安全性好、品种多以及选择面广等特点。该项研究结果和黄锡清,陈陆根等人的研究结果具有相似性[4]。另外,通过对现今医药市场的调研发现,高效、低毒、广谱的β-内酰胺类抗感染的新药特药也在陆续面市,其在预防和治疗感染性疾病中具有更加良好的抗感染效用。为此,我部的用药结构也就根据基层门诊的用药需求以及卫生事业费的增加做了相应的调整,比如:从以前的以青霉素类为主换成了以头孢菌素类为主,使其与基层的医药发展和经济能力相适应同步。

在本次研究当中,笔者发现基层门诊的常见病症主要以呼吸道感染、肠道感染以及肺部感染居多,而喹诺酮类药物是一类新型的人工合成抗感染药,其具有抗菌能力强、抗菌谱广、组织浓度高、口服吸收好、与其他抗菌药物无交叉耐药性以及不良反应少等特点,且该类药物对下呼吸感染的疗效与头孢类药物相比无明显差异,对消化道感染的患者疗效更佳[5],最为重要的是该药物价格适中,适宜作为基层门诊的治疗用药,该项研究结果与郭辉、陈建芬等人的研究结果相符[6]。该项研究结论在表1的显示结果中(该类药物的用药频度仅次于青霉素类药物,所占比例为8.67%)也有较好体现。

随着医学科技的发展和抗厌氧菌感染药物的治疗受到重视,抗厌氧菌类药物所占金额的比例位于抗病毒之前,说明我部在抗感染治疗中能够全面考虑到感染菌的种类。

由表1中统计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我部抗真菌药占抗感染药物金额的0.65%,虽然抗真菌药的比例比以前有所提高,但因我部是基层部队,而官兵经常野外驻训、集中居住和工作任务特殊等原因,其真菌感染主要是受到抗生素、糖皮质激素、受损的免疫系统以及环境因素的影响。以至于真菌类感染性疾病的发生率不断上升,特别是深部真菌病逐年增多,因此笔者认为,我们不仅要增加抗真菌药物的品种,更要增强官兵对抗真菌感染的认识,真正做到预防与治疗相结合。

我部抗感染药物总统计13类,按学术分类比较齐全,具有广谱抗菌活性,对革兰氏阴性杆菌和革兰氏阳性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表皮葡萄球菌与多种以往广泛应用的抗感染药物之间无交叉耐药,且具有疗效好、应用方便、价廉、不良反应少等优点。表2阐述了治疗上呼吸道感染、肠道感染、肺部感染、扁桃体炎、冠周炎、中耳炎、肾盂肾炎共156例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7.20%,此类药物具有满意疗效,主要原因在于强大的抗菌作用以及药物在体内广泛分布,对呼吸、消化、泌尿系统的疗效显效率分别为96.28%、100%、97.58%。从疗效分析,大部分在5~7 d,且价格合适,不良反应少。所以,我认为抗感染药物老药新用可减轻部队负担,提高疗效,值得在基层医疗单位推广应用。但是,越来越多的研究结果表明,抗感染药物的滥用导致了很多的不良后果[7],经常性的使用抗感染药物可导致耐药细菌的迅速增加和细菌耐药性的迅速增强,从而进一步加剧感染性疾病对人类健康的威胁,细菌可以通过产生抗菌药物灭活酶,降低细胞壁或细胞膜的通透性,改变抗菌药物的作用靶位,主动将进入菌体的抗菌药物泵出,形成生物被膜等机制以至于对抗菌药物产生耐药,而每一种耐药机制都是由不同的耐药基因所控制,这些耐药基因可由突变产生,也可以通过增值过程垂直传播,或通过遗传物质在相同或不同的种属细胞间水平传播,环境中细菌耐药基因的存在和抗菌药物的使用是影响细菌耐药性形成的两个主要原因,在耐药基因存在的前提下,抗菌药物所提供的选择压力最终使细菌中的耐药亚群逐渐发展成为优势菌群,过多或不当的使用某些抗感染药物使致病菌和患者体内的正常共生菌长时间暴露于这些抗感染药物的选择压力之下,结果导致对这这些抗感染药物耐药的细菌大量出现[8]。因此,我部门诊是部队基层医疗单位,病患者多是年轻人,在使用抗感染类药物时务必要遵循合理、安全、有效和经济相结合的原则,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确保抗感染药物给药方案的合理性:①严格掌握抗感染药物使用的适应症、禁忌症,密切观察药物的效果和不良反应,合理使用抗感染类药物;②制定个体化的给药方案,注意剂量、疗程和合理的给药方法、间隔时间和给药途径,同时抗感染药物的品种不宜频繁更换,也不要一用就用新药特药,一般用药后观察72 h后再进行必要的品种与方案的调整;③准确把握用药疗程,抗感染药物的用药疗程,一般在感染性疾病症状体征消失后,可考虑在48 h停药,病情允许时抗菌药物可及时由静脉注射转换为口服给药;④对抗感染药物的毒副反应应采取必要的预防措施,使用毒副作用较大的抗感染药物时(如氨基糖甙类、氯霉素、四环素类等)应进行体内药物浓度的检测,并注意与同时使用其他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⑤抗感染药物治疗的同时不可忽视必要的综合治疗措施,如补液、纠正电解质平衡和提高自身免疫力等。同时对长期使用抗感染药物的患者应注意防止菌群失调和细菌耐药性的产生。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瞿艳红.我院门诊抗感染药物处方分析[J].临床合理用药,2012,5(18):129-130.

[2]蔡耀,刘丽娥.我院门诊抗菌药物处方调查分析[J].海峡药学,2014,26(2):126-128.

[3]赖萍,李静,李慧柳,等.我院2010年门诊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调查[J].中国药房,2012(16):1535-1536.

[4]黄锡清,陈陆根,叶茂清.我院门诊抗菌药物处方使用调查及分析[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2,5(14):48-49.

[5]李学斌.我医院门诊抗生素药物应用分析[J].中国医药导刊,2009,11(3):56-57.

[6]郭辉,陈建芬,李振兴.门诊使用抗感染药物处方调查分析[J].抗感染药学,2006,3(3):129-130.

[7]陈蓉.我院门诊使用抗感染药物现状分析[J].药学实践杂志,2012,19(1):53-54.

[8]秦树森.儿科抗感染药物合理使用的临床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08,2(19): 80-81.

(收稿日期:2014-0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