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
首页 医学护理临床医学正文

阿立哌唑与利培酮治疗女性精神分裂症的临床效果探讨

  • 投稿猫王
  • 更新时间2015-09-16
  • 阅读量887次
  • 评分4
  • 79
  • 0

龚日东 黄书梅

河南省郑州市第九人民医院心理卫生中心,河南郑州 450053

[摘要] 目的 探讨阿立哌唑与利培酮治疗女性精神分裂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该院2012年1月—2014年1月间收治的100例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临床研究,随机将患者分为阿立哌唑组和利培酮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两组观察对象临床治疗前PANSS精神病理、阴性症状、阳性症状和总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治疗2周、治疗4周和治疗8周后PANSS精神病理、阴性症状、阳性症状和总分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临床治疗的总有效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该次医学研究结果证实,阿立哌唑用于女性精神分裂症的临床治疗,具有更高的有效率和安全性,因而临床推广和应用价值更高。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 阿立哌唑;利培酮;女性精神分裂症;临床疗效

[中图分类号] R749.0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654(2014)12(c)-0010-03

阿立哌唑是一种临床常用的新型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该药物能够提高多巴胺的效能,改善患者阴性症状,并且促进亢进多巴胺功能的降低,对阳性症状进行有效控制[1]。该次医学研究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100例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就对阿立哌唑与利培酮治疗女性精神分裂症的临床效果进行了分析,现将该次临床研究结果进行如下报道。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该次医学研究选择该院2012年1月—2014年1月之间收治的100例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为观察对象,通过随机分组法将患者分为阿立哌唑组和利培酮组,其中,阿立哌唑组50例,平均年龄(43.5±11.3)岁,平均病程(2.1±0.5)年,平均受教育年限(8.5±2.1)年;利培酮组50例,平均年龄(44±12.2)岁,平均病程(2.0±0.6)年,平均受教育年限(9.2±2.4)年。两组观察对象年龄、病程和受教育时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利培酮组初始服药剂量为每天口服2 mg(规格:1mg/片),治疗1周后,剂量提高为每天4 mg,剂量最高值为每天5~6 mg之间。阿立哌唑组初始服药剂量为每天口服10 mg(规格:5 mg/片),治疗1周后,剂量提高为每天20 mg,以后按照患者病情发展情况适当增加剂量,剂量最高值为每天30 mg。两组观察对象临床治疗过程中均可酌情应用普奈洛尔、苯二氮卓类药物和苯海索,避免应用电休克治疗和其他抗精神病药物,两组观察对象均接受为期8周的治疗。

1.3 疗效评定依据

痊愈指患者临床治疗后PANSS减分率大于75%,显著进步指患者临床治疗后PANSS减分率在50%~74%之间;显效指患者临床治疗后PANSS减分率在25%~49%之间;无效指患者临床治疗后PANSS减分率低于25%[2]。

1.4 统计方法

使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对该次医学研究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使用(x±s)表示计量资料,使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法对数据进行比较分析,计数资料用百分数表示,采用χ2检验,若P<0.05,则表示数据之间差异具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8]。

2 结果

2.1 PANSS评分

两组观察对象临床治疗前PANSS精神病理、阴性症状、阳性症状和总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治疗2周、治疗4周和治疗8周后PANSS精神病理、阴性症状、阳性症状和总分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1所示。

2.2 临床疗效

阿立哌唑组50例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中,治愈23例,约占46%,显著进步15例,约占30%,显效8例,约占16%,无效4例,约占8%,患者临床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2%(46/50);利培酮组50例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中,治愈23例,约占46%,显著进步16例,约占32%,显效5例,约占10%,无效6例,约占12%,患者临床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8%(44/50)。两组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临床治疗的总有效率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χ2=6.453。

2.3 不良反应

阿立哌唑组50例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中,血糖升高1例,约占2%,体重增加1例,约占2%,头痛5例,约占10%,心动过速5例,约占10%,肝功能异常3例,约占6%,体位性低血压1例,约占2%,恶心呕吐7例,约占14%,视物模糊3例,约占6%,震颤3例,约占6%,无法静坐3例,约占6%,便秘5例,约占10%,口干6例,约占12%,激越焦虑8例,约占16%,嗜睡1例,约占2%,失眠13例,约占26%,无一例患者发生月经改变或泌乳、肌强直等症状;利培酮组50例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中,月经改变或泌乳13例,约占26%,肌强直1例,约占2%,血糖升高6例,约占12%,体重增加13例,约占26%,头痛6例,约占12%,心动过速8例,约占16%,肝功能异常3例,约占6%,体位性低血压3例,约占6%,恶心呕吐5例,约占10%,视物模糊5例,约占10%,震颤16例,约占32%,无法静坐12例,约占24%,便秘6例,约占12%,口干5例,约占10%,激越焦虑8例,约占16%,嗜睡10例,约占20%,失眠3例,约占6%。两组观察对象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阿立哌唑同时具有部分激动多巴胺D1和5-HT1A受体以及拮抗多巴胺D2和5-HT2A受体作用,其部分激动多巴胺 D1 及 5-HT1A 受体有助于患者阴性症状的改善,而拮抗 5-HT2A 受体和多巴胺 D2 受体则促进各类阳性症状的改善。近年神经生物学、脑影像学等研究发现,精神分裂症患者既有多巴胺功能亢进,也有多巴胺功能下降,于是有了多巴胺不平衡修正假说:中脑边缘系统D2功能亢进,引起幻觉妄想等阳性症状,额叶皮质D1功能下降,引起认知功能缺陷等阴性症状。阿立哌唑能够对黑质-纹状体通路产生不完全阻断作用,而由此所导致的EPS发生率较低,同时,会对结节-漏斗通路多巴胺的活动产生不完全阻断作用,因而催乳素水平升高发生率较低,因此,在患者临床治疗过程中,阿立哌唑不会对催乳素水平和运动功能产生不良影响,且有助于正常多巴胺生理功能的维持[3]。

由该次医学研究结果可知,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接受阿立哌唑治疗,有助于其PANSS精神病理、阴性症状、阳性症状和总分等指标的改善,且明显优于接受利培酮治疗的患者,两组患者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阿立哌唑组患者临床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2%(46/50)利培酮组患者临床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8%(44/50)。两组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临床治疗的总有效率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阿立哌唑组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临床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利培酮组患者,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一研究结果与以往的医学报道结果较为相近,因而具有较高的可靠性。

综上所述,阿立哌唑和利培酮都是安全有效的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在临床治疗中可以有效控制精神分裂症的阳性症状和阴性症状,阿立哌唑与利培酮相比,锥体外系和体重增加的不良反应更小,几乎不引起月经紊乱,没有溢乳现象,更适合女性。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精神科分会.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M]. 3版.济南:山东科技出版工社,2001:75-78.

[2]戴洪亮,刘永永.阿立哌唑与利培酮治疗女性精神分裂症的Meta分析[J].中国药房,2010,21(22):2084-2085.

[3]孙国胜,蒲月梅,于桂梅,等.阿立哌唑治疗Ⅱ型精神分裂症疗效研究[J].当代医学,2013,1(5):90-91.

[4]王晓璇,肖根秀,黄瑞尔.时间护理在精神分裂症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J].临床护理杂志,2013,1(3):374-375.

[5]郑友玲,李晓勇.国产与进口奥氮平治疗精神分裂症对照研究[J].当代医学,2012,1(3):134-135.

[6]范成.阿立哌唑与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的对照研究[J].中国社区医师,2012,1(32):108-109.

[7]陈宇晖,曹青,廖凤珍.阿立哌唑与利培酮治疗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对照研究[J].中国实用医药,2012,7(36):165-166.

[8]陆根法.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依从性相关因素调查分析[J].护士进修杂志,2012,1(10):92-93.

[9]孙国生,高春强,黄运华,等.针对性健康教育对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及家属的作用[J].当代医学,2012,1(1):235-236.

[10]吕响超.阿立哌唑与利培酮治疗女性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对比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4,8(7):141-142.

[11]白树新,李广宇,李莉,等.阿立哌唑与利培酮治疗女性精神分裂症的对照研究[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2,14(21):141-142.

[12]Pigott T A,Carson W H,Saha A R,et al.Aripiprazole for theprevention of relapse in stabilized patients with chronicschizophrenia: A placebo controlled 26 week study [J].J Clinpsychiatry,2005,64(9):1048-1056.

[13]Aihara K, Shimada J, Miwa T, et al. The novel antipsychoticaripiprazole is a partial of adenylcyclase activity and prolactin release[J].Brain Research,2004,1003:9-17.

(收稿日期:2014-0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