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红宇 芮广海
中国医科大学盛京医院集团抚顺医院妇产科,辽宁抚顺 113001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卡前列素氨丁三醇不同注射方式预防剖宫产产后出血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选择2009年3月—2013年3月该院收治的具备产后出血高危因素的孕产妇56例,按照数字随机分配原则分成对照组和试验组各28例,两组患者分娩出胎儿后均常规使用催产素,对照组患者同时使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于肌肉注射,试验组患者同时使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于子宫体注射,对两组术后2h平均出血量、术后1d平均出血量、产后出血发生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试验组患者术后2h平均出血量低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术后1d平均出血量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患者产后出血发生率为17.9%、试验组患者产后出血发生率为10.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2.8%、试验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7.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个月,患者不良反应均已消失。结论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能够有效的预防高危孕妇产后出血的发生,采用子宫体注射的方法效果明显的优于肌肉注射的方法,具有术后出血量少、产后出血的发生率低、不良反应发生率低的优点,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防剖宫产产后出血的方法,值得推广。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剖宫产;产后出血;注射
[中图分类号]R719.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742(2014)03(c)-0103-0
[作者简介]尹红宇(1976.12-),女,辽宁抚顺,本科,从事妇产科专业,擅长妇产科常见疾病治疗。
产后出血是我国目前造成孕产妇死亡的最严重并发症,其最主要的原因是产后子宫收缩乏力,其发生率约为70%~80%[1]。因此,有效的加强产后宫缩是降低产后出血的关键。近年来强效宫缩剂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在临床的使用,有效的改善产后子宫的宫缩能力。2009年3月—2013年3月对该院收治的具备产后出血高危因素的患者预防应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并对不同的注射方式所产生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评价,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该院收治的具备产后出血高危因素的孕产妇5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随机分配原则分成对照组和试验组各28例,对照组患者年龄23~38岁,平均年龄(27.4±5.1)岁;孕次1~5次,平均孕次(2.1±1.3)次;产次0~3次,平均产次(1.8±1.2)次;高危因素:巨大胎儿5例、前置胎盘12例、羊水过多6例、双胎妊娠3例、原发性宫缩乏力2例。观察组患者年龄24~36岁,平均年龄(26.6±4.8)岁;孕次1~4次,平均孕次(2.2±1.0)次;产次0~3次,平均产次(1.6±1.1)次;高危因素:巨大胎儿4例、前置胎盘11例、羊水过多8例、双胎妊娠4例、原发性宫缩乏力1例。两组患者在年龄、孕次、产次和高危因素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于分娩出胎儿后均常规使用催产素40U+5%葡萄糖静脉滴注,对照组患者同时使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0.25mg于三角肌肌肉注射,试验组患者同时使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0.25mg于子宫体注射,每间隔15min可使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1次。
1.3统计方法
用SPSS11.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分析,χ2检验比较计数资料,t检验比较计量资料。
2结果
试验组患者术后2h平均出血量(228±43)mL,对照组患者术后2h平均出血量(253±48)m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术后1d平均出血量(335±54)mL,对照组患者术后1d平均出血量(378±62)m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患者发生产后出血5例,发生率为17.9%、试验组患者发生产后出血3例,发生率为10.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发生胃肠道反应6例、心动过速3例、血压升高2例、面色潮红1例,发生率为42.8%、试验组患者发生胃肠道反应2例、心动过速1例、血压升高1例、面色潮红1例,发生率为17.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个月,患者不良反应均消失。
3讨论
目前,随着医疗条件的改善和患者自身因素的影响,剖宫产率在我国呈现递增的趋势。但剖宫产术后出血等并发症仍然威胁着产妇的生命安全。传统使用缩宫素、麦角新碱等药物预防产后出血的发生,效果欠佳,不得不采取结扎子宫动脉、髂内动脉,甚至需要切除子宫。研究表明[2],产后出血超过血容量的40%,子宫肌层缺血明显、伴之凝血因子的大量丢失,人体对宫缩剂的敏感性将大大的降低。因此,我们主张在术后胎儿分娩后及早的应用高效的缩宫药物,将明显的提高药物的作用,尤其对于存在产后出血高危因素的产妇更应当及早及时的应用,才能达到有效的治疗效果。
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最早于1986年在美国应用于临床,国内最早将其应用于中期流产和子宫收缩乏力引起的产后出血[3]。药理研究发现[4],其作为PGF2α-l5甲基衍生物,能够有效的对抗15-羟脱氢酶的灭活,其半衰期明显的长于传统的前列腺素类药物,生物活性明显的优于传统的前列腺素类药物。分子生物学研究表明[5],卡前列素氨丁三醇通过提高肌细胞内Ca2+的浓度、抑制腺苷环化酶,降低肌质网膜蛋白的磷酸化过程,增加胞浆Ca2+,触发收缩肌原纤维;促进缝隙连接直接形成,使子宫收缩频率、幅度增加,达到快速、有力收缩子宫,起到止血目的。
该组研究中,采用子宫体注射的效果明显的优于肌肉注射的方式,与袁力[6]等的研究结果相符合。原因在于子宫体注射药物的吸收时间和吸收浓度均明显的好于肌肉注射。该组研究显示,在应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后,两组患者均出现不良反应,其发生率在试验组患者明显的低于对照组,表明通过体循环吸收发生不良反应的几率明显的高于局部组织吸收。但是术后1个月随访,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均消失,证实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在安全性方面是可靠的。
综上,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能够有效的预防高危孕妇产后出血的发生,采用子宫体注射的方法效果明显的优于肌肉注射的方法,具有术后出血量少、产后出血的发生率低、不良反应发生率低的优点,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防剖宫产产后出血的方法,值得推广。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汪新妮,彭幼,朱燕虹.预防性宫体注射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在产后出血高危因素孕妇剖宫产术中的效果[J].广东医学,2012,33(5):696-697.
[2]钱红琴.欣母沛治疗产后出血50例临床分析[J].江苏疾药,2011,37(22):2701-2702.
[3]李晓琼,杨洪波,吴新奇,等.应用欣母沛治疗难治性产后出血的临床观察[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7,17(2):236-237.
[4]董美娟.欣母沛防治高危剖宫产孕妇产后出血的疗效观察[J].实用药物与临床,2013,16(1):33-34.
[5]吴惠琰,屈慧敏,胡孟彩,等.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预防前置胎盘剖宫产产后出血临床观察[J].中国新药杂志,2013,22(5):577-579.
[6]袁力,何善阳,陈淑琴.两种不同方法应用欣母沛预防剖宫产产后出血的临床观察[J].中国妇幼保健,2010,25(34):5115-5118.
(收稿日期:2013-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