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永丹1 于海娜2 臧召霞1 朴钟源1 魏亚芬1
1.黑龙江省医院神经内一科,黑龙江哈尔滨 150036;2.辽宁省朝阳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辽宁朝阳 122500
[摘要] 目的 研究CHA2DS2-VASc评分在评估非瓣膜性房颤患者脑卒中风险方面的作用。方法 以该院2011年6月—2013年6月接收的188例非瓣膜性房颤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按完全随机法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94例,其中观察组按照CHA2DS2-VASc评分法评估脑卒中风险,并制定具体的预防措施,对照组按照CHADS2评分法评估脑卒中方法,并制定具体的预防措施。随访,统计脑卒中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共2例患者发生脑卒中;对照组共9例患者发生脑卒中。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非瓣膜性房颤患者,行CHA2DS2-VASc评分,相较于CHADS2评分,能够更好地预防缺血性脑卒中。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CHA2DS2-VASc评分;CHADS2评分;非瓣膜性房颤;缺血性脑卒中
[中图分类号] R687.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4)05(c)-0077-02
[作者简介] 刘永丹(1980-),女,吉林人,硕士,主治医生,主要从事脑血管病,邮箱:lydan1980@163.com
房颤,即心房纤颤,极为常见,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升高而上升,极易引发脑供血不足,进而导致缺血性脑卒中,有资料显示,房颤住院患者发生脑卒中的比例甚至超过了17%,这充分表明,准确评估其脑卒中风险,进而给出针对性预防具有极高的临床价值[1-3]。常规上往往以CHADS2评分,对这一风险进行评估,但临床效果并不理想,而国外则有部分研究提出了CHA2DS2-VASc这一全新方案,且已取得了一定的效果。该研究2011年6月—2013年6月期间试图吸收国外同行的先进经验,验证这一全新的评估方案能否有效适应国内环境,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该研究共募集188例非瓣膜性房颤患者,根据临床症状及心电图检测确诊,诊断标准符合欧洲心脏病协会2010年出台的标准。入选患者还满足:①房颤持续2 d以上,且无法自行终止;②外因强制恢复心率有效,但持续时间有限,不超过2 d;③无其他重要脏器类疾病、血液系统疾病,未合并其它出血性疾病或肿瘤类疾病;④未接受抗凝药物治疗;⑤本人对研究知情,且亲自或委托直系亲属于知情协议书上签字。
按完全随机法将其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其中观察组94例患者,男女比例为45∶49,年龄范围41~83岁,平均(65.1±10.5)岁,病程0.4~11年,平均(3.5±0.9)年,按照CHA2DS2-VASc评分法评估缺血性脑卒中风险,并制定预防方案;对照组94例患者,男女比例为50∶44,年龄范围39~81岁,平均(63.1±7.9)岁,病程0.5~13年,平均(3.8±1.1)年。患者组内信息存在一定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比性充分。
1.2 一般方法
1.2.1 评分方法 分别按照CHADS2与CHA2DS2-VASc标准,统计患者各种脑卒中风险因素,计算总分,并将患者分别归入低危组(0分)、中危组(1分)、高危组(2~9分)。
其中,CHADS2评分组要包括5项:充血性心力衰竭/左心室功能障碍,1分、高血压,1分、年龄超过75岁,1分、糖尿病,1分、脑卒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血栓栓塞病史,2分。符合则得分,计算总分,评价患者脑卒中风险。
CHA2DS2-VASc除同样包含上述5项内容外,与CHADS2的区别还在于:①年龄>75岁得分占2分,而另设一项年龄在65~74岁,1分;②另设一项血管性疾病,1分;③另设一项性别为女,1分。总分9分。
1.2.2 预防方法 针对于高危组,以华法林钠(国药准字号H20054247,由北京某公司生产,5 mg/片为主要预防药物,1次/d,1片/次;针对于中危组,按患者自愿的原则选用华法林钠或阿司匹林片(国药准字号H51021475,由成都某公司生产,5 mg/片)为主要预防药物,其中华法林钠用量与高危组相同,阿司匹林片行口服,1次/d,1片/次;低危组以阿司匹林为主要预防药物,用量与中危组相同。其他方案相同,主要包括血常规检测、常规药物治疗等。
1.2.3 随访方法 通过电话、门诊等方式对患者进行持续性随访6~8月,记录患者出现脑卒中的几率。脑卒中诊断标准符合《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相关条例。
1.3 统计方法
以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该研究所有数据进行处理,对脑卒中患者数,以数目(百分比)的形式表示,进行χ2检验。
2 结果
2.1 风险程度评估结果
其中两组患者风险程度评估主要以中度组最为常见,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有45例和49例,组件比较无明显差异,而低危组和高危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脑卒中率统计结果
表2所示,观察组中经过规范性预防之后,还是有2.1%的患者出现了脑卒中,而对照组中相应数据为9.6%,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两项评分与脑卒中相关性分析
观察组出现脑卒中的患者,评分分别为4分和3分,这显示得分与脑卒中呈现一定的正相关联系(r=0.099,P<0.05)。
对照组各个风险程度的患者均有缺血性脑卒中病例出现,但其出现率与CHADS2评分同样呈现正相关联系(r=0.314,P<0.05)。
3 讨论
房颤对心脏生理功能的影响极高,而心脏功能下降,又有可能导致血管栓塞,使得脑血管供血不足,进而发生缺血性脑卒中。基于房颤患者脑卒中几率要远高于一般人群,且脑卒中后导致死亡或残疾的比例也更高,因此必须更加注重预防,传统的CHADS2量表在这方面具有一定表现。
该量表将非瓣膜性房颤并发缺血性脑卒中的危险因子定为5项:有充血性心力衰竭或者左心室功能障碍史、有高血压病史、年龄超过75岁、有糖尿病史、有脑卒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或者血栓栓塞剂病史,且得分为1分即为中危组,2分或2分以上即为高危组。从本例对照组的数据上看,有其指导性意义,低危组中共有29例患者,仅有1例出现缺血性脑卒中,而中危组中共有49例患者,出现了3例,高危组中共有16例患者,出现了5例,缺血性脑卒中的出现率与CHADS2评分存在着显著的正相关联系。
但是同时也不难看出,即便是属于低危风险人群,还是存在着较高可能性出现缺血性脑卒中,这个比例甚至高达5.3%(1/19),而中危人群对应的数据则分别是6.1%(3/49),部分研究中[4],这些数据更大。这就提示该量表无法有效评价所有患者面临的风险。
而CHA2DS2-VASc量表的出现,则显著改善了这一问题。通过观察组的数据不难看出,其低危人群、中危人群中并未出现1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仅在高危人群中出现2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且深入分析这两例患者的评分,又能够发现其评分分别为4分和3分,且前者的得分项目分别是有糖尿病史、有血管性疾病史、年龄在65~74岁之间、为女性患者,而后者的得分项目分别是有高血压史、有血管性疾病史、为女性患者。按照CHADS2评分标准,两者均为1分,无疑会被分入中危组,而导致我们掉以轻心。这一结果得到了朱俊等人的证实,充分显示了CHA2DS2-VASc评分的有效性[5-8]。
综上,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对非瓣膜性房颤患者,只有准确评估出其缺血性脑卒中风险,给予相应的预防性治疗,才能有效地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而CHA2DS2-VASc量表在这方面的表现要显著优于传统上CHADS2量表的效果。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 封盼攀,贾锋鹏,顾俊,等.CHA2DS2-VASc评分对非瓣膜病心房颤动患者射频消融前左房血栓的风险评估[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13,35(22):2396-2399.
[2] 宋笑凯,王文静,李淮玉,等.CHA2DS2-VASc评分法对非瓣膜病性心房纤颤患者继发脑梗死的风险评估作用[J].临床神经病学杂志,2013,26(3):183-186.
[3] 李瑾,郭豫涛,王春江,等.老年心房颤动患者年龄相关的卒中/出血风险及临床特点[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13,41(11):927-930.
[4] 沈才杰,孙立勤,陈晓敏,等.CHA2DS2-VASc评分与非瓣膜病阵发性心房颤动转为持续性心房颤动的关系[J].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2013, 17(5):376-377.
[5] 朱俊,胡大一.关于我国非瓣膜病心房颤动血栓栓塞危险评分的意见[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13,41(3):181-182.
[6] 张大喜,李红祥,刘献华,等.房颤119例抗凝治疗现状分析[J].医学信息,2013(29):490-490.
[7] 王方芳,韩江莉.非瓣膜病性心房颤动预防脑卒中的药物治疗新进展[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2013,7(2):769-772.
[8] 焦昌安,石文蕾,张煜,等.两种卒中风险评估系统对非瓣膜性房颤人群评估结果的比较[J].重庆医学,2013(32):3894-3895.
(收稿日期:2014-0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