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
首页 医学护理临床医学正文

抗CCP抗体和早期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相关探究

字号:    

  • 投稿灯泡
  • 更新时间2015-09-16
  • 阅读量645次
  • 评分4
  • 75
  • 0

荣幸 郭丽平 张景艳

四平市中心人民医院,吉林四平 136000

[摘要] 目的 探讨抗CCP抗体和早期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相关性。 方法 选取该院收治的126例风湿科患者,其中63例患者为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观察组),63例患者为其他风湿病患者(对照组),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 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抗CCP抗体阳性数、RF阳性数、抗CCP抗体RF阳性数、抗CCP抗体阳性RF阴性数均明显高于其他风湿病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抗CCP抗体阴性RF阳性数低于RF(P<0.05);抗CCP抗体及RF对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灵敏度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抗CCP抗体对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特异度、阳性预期值及阴性预期值的均高于RF,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抗CCP抗体在对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早期诊断上具有较强的敏感性及特异性,其对提高类风湿性关节炎早期诊断的准确性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抗CCP抗体;早期类风湿关节炎;类风湿因子;相关性

[中图分类号] R593[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4-0742(2014)07(a)-0194-02

该研究为探讨抗CCP抗体和早期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相关性,提高类风湿性关节炎早期诊断的准确性,对该院自2012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126例风湿科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该次研究选取的是该院收治的126例风湿科患者,其中63例患者为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63例患者为其他风湿病患者;患者均符合相关诊断标准,其中男66例,女60例,最小年龄25岁,最大年龄73岁,平均年龄(44.2±5.1)岁;患者病程最短为6个月,最长为17年,平均(8.9±2.2)年。

1.2方法

抗CCP抗体检测,患者禁食、禁饮8 h后空腹采集其3~4 mL外周静脉血,并通过离心作用对血液进行分离,取上层血清,并将血清贮藏于-20 ℃的冰箱内,然后进行抗CCP抗体检测。检测方式应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法进行,抗CCP抗体抗的阳性临界值为50 U/mL。类风湿因子(RF)检测:利用乳胶凝集法对类风湿因子进行测定,若其检测值大于35 IU/mL则为阳性。血沉(ESR)检测:利用魏氏法对血沉进行测定,通常男性以>20 mm/h 为阳性,女性以>30 mm/h为阳性。

1.3统计方法

该次研究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均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处理。用均数±标准差(x±s)形式表示计量资料,组内数据展开t检验。对计数资料展开χ2检验。

2结果

2.1抗CCP抗体与RF在两组患者中的检测结果

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抗CCP抗体阳性数、RF阳性数、抗CCP抗体RF阳性数、抗CCP抗体阳性RF阴性数均明显高于其他风湿病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抗CCP抗体阴性RF阳性数低于RF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抗CCP抗体与RF在类风湿性关节炎诊断中的价值

抗CCP抗体对类风湿性关节的灵敏度为63.5%,特异度为95.1%,阳性预期值为87.6%,阴性预期值为82.3%,RF对类风湿性关节的灵敏度为59.2%,特异度为81.7%,阳性预期值为64.4%,阴性预期值为58.3%,抗CCP抗体及RF对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灵敏度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抗CCP抗体对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特异度、阳性预期值及阴性预期值的均高于RF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

3讨论

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据调查,我国的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发病率为0.32%~0.36%[1]。患者多伴有全身多关节慢性侵蚀性滑膜炎现象,且随着病情的发展往往会对肌腱、软骨下骨、韧带等造成影响,严重时甚至会造成关节畸形、功能丧失,甚至是全身多系统损害,严重影响着患者的身体身体健康[2]。因此,及早明确诊断并给予患者行之有效的治疗就显得至关重要。

抗CCP 抗体检测对提高类风湿性关节炎诊断准确性方面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近些年来,多数学者的研究结果也对此观点进行了证实。该研究表明抗 CCP 抗体对类风湿性关节炎诊断价值已大大了超过RF,因而逐渐成为诊断类风湿性关节炎的金标准[3]。

然而现阶段临床上在对类风湿关节炎的诊断方面还具有一定的不足之处,其最为常见的诊断误区即多数医生在检测到RF呈阳性时便确认为类风湿关节炎,因此,极易导致误诊现象发生。RF是人体内对抗变形免疫球蛋白G 的抗体,部分正常人体内也可检测出一定含量的RF,因而,仅将阳性RF作为类风湿关节炎的诊断标准具有一定的片面性[4]。因此,在判断类风湿关节炎时不仅要对RF进行检测,同时还要检测抗 CCP 抗体。

相关研究表明,早期给予类风湿关节炎患者DMARD 药治疗可有效的缓解患者病情,降低致残率。然而由于该病患者未伴有典型的临床症状,这也就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该病早期确诊的难度。然而相关研究表明39%左右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其存在抗 CCP 抗体的时间早于患者临床症状约5.3年,在患者首次就诊时其抗 CCP 抗体的阳性率可高达70%[5]。因此,将其应用于早期类风湿关节炎的诊断中必将会取得良好的效果。

该研究表明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抗CCP抗体阳性数、RF阳性数、抗CCP抗体RF阳性数、抗CCP抗体阳性RF阴性数均明显高于其他风湿病患者(P<0.05),抗CCP抗体阴性RF阳性数低于RF(P<0.05);抗CCP抗体及RF对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灵敏度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抗CCP抗体对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特异度、阳性预期值及阴性预期值的均高于RF(P<0.05)。这就说明抗CCP抗体在对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早期诊断上具有较强的敏感性及特异性,其对提高类风湿性关节炎早期诊断的准确性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陶才华,蔡玲,艾艳,等.抗环瓜氨酸肽抗体检测在类风湿关节炎诊断中的临床意义[J].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2009,31(2):89-90.

[2]李桂叶,孙晓麟,李云,等.瓜氨酸化人乳头状瘤病毒47E2345-362抗原肽抗体在早期类风湿关节炎诊断中的意义[J].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2013,45(3):458-463.

[3]王利,陈伟玲,王兵.早期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血管超声评估与内皮功能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2,15(27):3112-3115.

[4]陈立辉,张源潮,孟红艳.检测早期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血清中IL-33水平的临床意义[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5):424-425.

[5]李丹丹,陆进明,徐亮.不同剂量糖皮质激素对早期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疗效及不良反应分析[J].安徽医学,2012,33(5):534-537.

(收稿日期:2014-04-01)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