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
首页 医学护理临床医学正文

硝苯地平控释片联合缬沙坦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肾病合并高血压的临床观察

  • 投稿瘦子
  • 更新时间2015-09-16
  • 阅读量199次
  • 评分4
  • 40
  • 0

李霞

山东邹城市兖矿集团鲍店煤矿职工医院内科,山东邹城 273513

[摘要] 目的 研究分析对老年2型糖尿病肾病合并高血压患者采用硝苯地平控释片联合缬沙坦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0月—2012年10月期间该院收治的48例老年2型糖尿病肾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患者治疗期间接受的不同治疗方案,将48例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24例,采用单一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观察组患者24例,采用硝苯地平控释片联合缬沙坦治疗。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舒张压由(103.12±17.08)mmHg下降为(78.26±9.46)mmHg,收缩压压由(165.05±17.03)mmHg下降为(120.06±8.02)mmHg,对照组患者的舒张压由(105.03±12.02)mmHg下降为(90.04±8.10)mmHg,收缩压压由(164.10±13.24)mmHg下降为(135.06±7.06)mmHg(P<0.05);治疗前观察组、对照组的UAER分别为(147.91±24.30)、(144.70±26.21),治疗后分别为(106.70±18.32)、(120.50±16.81)(P<0.05)。 结论 硝苯地平控释片联合缬沙坦是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肾病合并高血压的良好药物,值得临床推广。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硝苯地平控释片;缬沙坦;老年患者;2型糖尿病肾病;高血压

[中图分类号] R54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4)08(a)-0009-03

[作者简介] 李霞(1977.12-)女,山东定陶人,本科,主治医生,主要从事内科临床治疗工作。

高血压和2型糖尿病都是老年患者的常见病,及时、有效的降低患者的蛋白尿、控制患者血压能够有效的延缓发生糖尿病肾病的时间。该研究回顾性分析2010年10月—2012年10月期间该院收治的48例老年2型糖尿病肾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临床资料,探究硝苯地平控释片联合缬沙坦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肾病合并高血压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该组研究选取该院收治的48例老年2型糖尿病肾病合并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符合WHO中的相关规定[1];按照患者治疗期间接受的不同治疗方案,将48例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24例,其中男性患者14例,女性患者10例;年龄41~79岁,平均(61.25±3.65)岁;观察组患者24例,其中男性患者13例,女性患者11例;年龄42-78岁,平均(60.35±2.58)岁;对两组患者的一般情况进行简单比较。

1.2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均接受严格的饮食控制,并给予优质低蛋白饮食,给予皮下注射胰岛素(胰岛素注射液,国药准字H32024567)或降糖药物治疗。对照组患者在上述一般治疗方式的基础上给予硝苯地平控释片(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00079)治疗,1次/d,30 mg/次;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方式的基础上加用缬沙坦(国药准字H20040217)治疗,80 mg/次,1次/d。两组患者均治疗6个月。

1.3 观察指标

加强临床观察,注意是否存在不良反应情况;监测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6个月的血压、UAER、BUN、SCr和K+水平[4-5]。

1.4 统计方法

对本组研究中所获得的数据资料采用SPSS15.0统计学软件分析、处理,计数资料使用(n,%)表示,进行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均数±平均数(x±s)表示,采用t检验,以α=0.05为检验标准。

2 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收缩压、舒张压、尿微量清蛋白排泄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两组患者的尿素氮、血肌酐和血钾水平比较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2型糖尿病是老年群体的常见病症,并经常合并高血压症。然而,高血糖是导致患者糖尿病肾病发展的重要原因,长期的血糖控制能够有效的延缓糖尿病肾病的进展[6]。此外,血压也对糖尿病肾病的发生于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研究显示,有效的抗高血压治疗抑制糖尿病肾病进展[7]。

该组研究中,和对照组患者的尿素氮水平分别为(5.31±0.62)mmol/L、(5.61±0.52)mmol/L,与治疗前的(5.21±1.01)mmol/L、(5.40±0.81)mmol/L比较差异不明显,且两组的血钾水平由治疗前的(4.11±0.32)mmol/L、(4.00±0.41)mmol/L变为治疗后的(4.21±0.40)mmol/L、(4.11±0.32)mmol/L,观察组患者的血肌酐由(71.92±26.80)μmol/L降低为(68.72±24.50)μmol/L,对照组治疗前后分别为(72.40±20.61)μmol/L、(71.31±18.91)μmol/L,前后比较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观察组患者的收缩压、舒张压、尿微量清蛋白排泄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该研究针对两种药物的治疗特点和药理作用进行如下分析。

大量研究资料显示,硝苯地平控释片能够经过血管细胞质中的游离钙离子浓度来扩张血管,由于其对糖代谢无影响,所以是治疗糖尿病的安全药物[8]。且硝苯地平控释片可减少生长因子促有丝分裂的作用,可抑制肾脏增生、肥大,所以不影响患者的SCr水平[9],该研究中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肌酐水平也充分说明了这一问题,另外,郭十银[10]的研究报道也证实这一观点。对2型糖尿病肾病合并高血压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在临床中广泛应用。该次研究中应硝苯地平治疗2型糖尿病肾病合并高血压,治疗后患者的舒张压由(103.12±17.08)mmHg降至(78.26±9.46)mmHg,收缩压由(165.05±17.03)mmHg降至(120.06±8.02)mmHg,治疗前后的白蛋白排泄率分别为(147.91±24.30)g/min、(106.70±18.32)g/min,发生明显降低,P<0.05,但是其尿素氮和肌酐水平无明显变化,可见其临床价值和安全性。

缬沙坦属于AngⅡ受体阻滞剂,能够选择性的与AT1受体结合,可有效抑制血管收缩和血压上升。同时,缬沙坦具有抑制血管紧张素转换酶的作用,不会发生咳嗽[11-12]。并且,临床中应用缬沙坦治疗,患者血压下降的同时不会对其心率造成影响,一旦中止治疗不会引发血压骤升或其他不良反应,此外,缬沙坦对血糖、尿酸、三酰甘油酯和胆固醇无影响,采用硝苯地平控释片联合缬沙坦治疗2型糖尿病肾病合并高血压效果更佳。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 宋金森.缬沙坦、依那普利对高血压糖尿病肾病患者平均动脉压、尿蛋白影响研究[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1,18(7):109-110.

[2] 陈刚.氯沙坦与硝苯地平控释片联合治疗高血压合并糖尿病47例[J].中国药业,2012,13(4):198-199.

[3] Staessen JA,Wang JG, Thijs L. Cardiovascular protection and blood pressure reduction: a meta-analysis[J].Lancet,2012,18(14):116-117.

[4] 范洪起.依那普利联合缬沙坦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疗效观察[J].中国当代医药,2012,20(17):120-121.

[5] 方燕红.硝苯地平联合贝那普利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观察[J].中国药房,2012,31(6):214-215.

[6] 耿云,时红娟,于海娜.硝苯地平控释片和贝那普利联合治疗减少糖尿病肾病尿蛋白的疗效研究[J].中国实用医药,2012,50(12):132-133.

[7] Bakris GL, Williams, Sworkin L, et al. Preserving renal function in adults with hypertension and diabetes: a cones-nsus approach[J].Am J Kidney Dis, 2012,13(4):198-199.

[8] 寿砚芸.贝那普利联合缬沙坦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疗效观察[J].心脑血管病防治,2011,35(12):110-111.

[9] 吴浩,翟所迪.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与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系统评价[J].中国循证医学杂志,2012,10(3):106-107.

[10] 郭十银.硝苯地平控释片联合缬沙坦治疗中老年原发性高血压152例疗效分析[J].山东医药,2011,18(13):159-160.

[11] The Antihypertensive and Lipid-Lowering Treatment to Prevent Heart Attack Trial (ALLHAT). Major outcomes in high-risk hypertensive patients randomized to angiotension-converting enzyme inhibitor or calcium channel blocker vs diuretic[J].JAMA, 2012,20(17):120-121.

[12] 崔公平,邹阳春.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科学,2012,15(14):106-107.

(收稿日期:2014-0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