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
首页 医学护理临床医学正文

异甘草酸镁配合熊去氧胆酸胶囊治疗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临床疗效探析

  • 投稿味精
  • 更新时间2015-09-16
  • 阅读量812次
  • 评分4
  • 69
  • 0

尤 超

河南省省直第一医院内科,河南郑州 450000

[摘要] 目的 探讨异甘草酸镁配合熊去氧胆酸胶囊治疗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3年5月—2014年5月期间在该院治疗的68例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患者,随机分成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34例患者。给予研究组患者熊去氧胆酸胶囊,以及静脉注射异甘草酸镁;对照组患者仅使用熊去氧胆酸胶囊进行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肝功能及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 研究组34例患者中18例为显效、13例有效,3例无效,总有效率为91.1%,而对照组对应数据分别为11例、14例、9例总有效率为73.5%;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治疗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疾病,使用异甘草酸镁配合熊去氧胆酸胶囊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应注重推广应用。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异甘草酸镁;熊去氧胆酸;疗效

[中图分类号] R978.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4)09(a)-0143-02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是一种慢性肝内胆汁淤积性疾病,临床表现为门脉高压、乏力、瘙痒等,给患者正常生活带来较大影响[1]。因此,加强该疾病的临床治疗研究,对提高其临床治疗疗效,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具有重要意义。大量临床实践表明,熊去氧胆酸胶囊及异甘草酸镁对于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在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该研究以在该院2013年5月—2014年5月期间治疗的68例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患者为研究对象,拟探讨异甘草酸镁配合熊去氧胆酸胶囊治疗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68例在该院治疗的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患者,其中男32例,女36例;临床表现为肝脾肿大以及慢性梗阻性黄疸。将其随机分成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4例患者。其中研究组患者年龄28~70岁,平均年龄46.8岁;男17例,女17例;病程13 d~8年,平均病程5.3年;对照组患者年龄27~71岁,平均年龄47.2岁;男性患者15例,女性患者18例;病程12 d~9年,平均病程6.2年。

1.2 方法

给予两组患者腺苷蛋氨酸等常规护肝药物治疗,在此基础上给予研究组患者每日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异甘草酸镁(天晴甘美,国药准字H20051942)100 mg静脉滴注治疗,并配合使用熊去氧胆酸胶囊(优思弗,进口药品注册证号H20100502)15 mg/kg进行治疗。仅给予对照组患者等剂量的熊去氧胆酸胶囊进行治疗,两组患者均持续治疗4周。

1.3 观察指标

观察并详细记录研究组与对照组患者临床症状及肝功能指标(ALP、GGT、T-BIL、ALT等)变化情况。密切关注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4 疗效判定

根据患者临床症状以及肝功能指标变化情况将临床疗效分为显效、有效以及无效。经针对性治疗后,患者病情未好转甚至加重,肝功能各项指标未见明显改善,临床症状无好转,判为无效;患者肝功能有所改善,ALP、GGT、T-BIL、ALT等肝功能指标水平下降≥50%,或低于正常值上限2倍以上,临床症状逐渐减轻为有效;患者肝脾肿大明显缩小,ALP、GGT、T-BIL、ALT等肝功能指标水平恢复正常,临床症状消失为显效[2]。治疗总有效率=(显效患者例数+有效患者例数)/患者总数×100%。

1.5 统计方法

使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对统计数据进行处理,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进行分析。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比较

经针对性治疗后,研究组与对照组临床症状均有所减轻,其中研究组34例患者中,治疗显效18例、有效13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1.1%,对照组显效11例,有效14例、无效9例治疗总有效率为73.5%。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不良反应比较

两组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

3 讨论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3]发病率较高,至今病因尚未完全明确,由自身免疫机制介导,是以肝内小胆管的进行性非化脓性炎症为特征性表现的慢性胆汁淤积性疾病,主要常见于中老年妇女。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在全球各地区广泛分布,以50~70岁人群较常见,少见于青少年人群。在西方国家,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患病率约为(6.7~940)/100万,每年发病率约为(0.7~49)/100万[4-5]。随着我国对该种疾病的研究逐渐深入以及诊断水平的不断提升,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在我国肝病患者中的检出率也逐步提高[6-7]。近年来国内外流行病学研究显示,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的发病率呈现出上升趋势[8]。临床认为该疾病与患者自身免疫有着密切联系,不过临床上未证实免疫制剂的临床疗效情况,而且使用的一些治疗药物出现不良反应的几率较大,因此临床上并未得到广泛推广。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如不进行及时治疗,后期会导致患者肝硬化、肝功能衰竭,治疗时需要行肝移植手术,给患者家庭带来较大经济负担,因此,及时诊断和治疗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对提高临床治疗疗效,及患者生存率具有重要意义[9]。

异甘草酸镁是一种较强的肝细胞保护剂,具有改善肝功能、抗炎等功效[10]。将其用于治疗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疾病上,可有效避免炎症细胞侵润、防止肝细胞坏死、变性,防止血清转氨酶的升高,有助于肝功能的恢复[11]。在临床上,熊去氧胆酸已经被确认是治疗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常规且有效的药物[12-14]。熊去氧胆酸对胆汁瘀积性疾病进行治疗,主要基于通过亲水性的细胞保护作用和无细胞毒性的熊去氧胆酸替代亲脂性,对肝细胞的分泌和免疫调节功能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15]。熊去氧胆酸胶囊,在改善患者生化指标上疗效显著,如长期使用该药物,可阻止疾病的进一步发展,降低肝硬化发生率,促进患者疾病的康复。

该研究给予研究组34例患者熊去氧胆酸胶囊配合静脉注射异甘草酸镁,给予对照组患者熊去氧胆酸胶囊进行治疗,结果表明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1.1%,优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7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与何菡[16]等的研究结果相似,总有效率接近,提示熊去氧胆酸联合异甘草酸镁治疗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是有效的。

综上所述,临床使用异甘草酸镁配合熊去氧胆酸胶囊治疗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比单纯使用熊去氧胆酸胶囊治疗效果显著,尤其能阻止病情的进一步蔓延,赢得更多的治疗时间,使患者的生存率得以大大提高,因此,应在临床中加以推广应用。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 赵鹏.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比较蛋白质组学的基础与临床研究[D].上海:第二军医大学,2009.

[2] 李之清,吴东.安络化纤丸联合熊去氧胆酸治疗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临床观察[J].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2013,23(5):2.

[3] 师天燕.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患者的临床特点及Th17细胞在发病中作用的研究[D].北京:北京协和医学院,2013.

[4] Dahlan Y, Smith L, Simmonds D, et al. Pediatric onset primary biliary cirrhosis[J]. Gastroenterology, 2003, 125: 1476-1479.

[5] Kumagi, Heathcote EJ. Primary biliary cirrhosis[J]. Orphanet J Rare Dis, 2008, 3: 1.

[6] 张福奎,贾继东,王宝恩,等. 45例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的临床特征[J]. 中华内科杂志, 2002(41): 163-167.

[7] 姚光弼. 中国人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的前瞻性研究[J]. 肝脏,2002(7): 146-149.

[8] Leung PS, Coppel RL, Gershwin ME. Etiology of primary biliary cirrhosis: the search for the culprit[J]. Semin Liver Dis, 2005, 25: 327-336.

[9] 王静.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的中药使用及证型分析文献研究[D].北京:北京中医药大学,2010.

[10] 周建方. 熊去氧胆酸治疗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临床观察[J]. 浙江实用医学,2011,11(14):246-247.

[11] 何菡.熊去氧胆酸治疗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保健营养,2014,24(4中旬刊):1.

[12] 施健,刘苏,陈伟忠,等.中等剂量熊去氧胆酸治疗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的系统评价[J].中华消化杂志, 2005(25): 355-358.

[13] 房静远.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的熊去氧胆酸治疗[J]. 肝脏, 2002(7): 116-117.

[14] Pares A, Rodes J. Treatment of primary biliary cirrhosis[J]. Minerva Gastroen terol Dietol, 2000(46): 165-174.

[15] 单文英. 分析异甘草酸镁的药理特点及在临床中的应用[J]. 中国医药指南,2013(4):200-201.

[16] 何学敏. 异甘草酸镁联合熊去氧胆酸胶囊治疗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30例[J]. 医药导报,2012(4):433-435.

(收稿日期:2014-0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