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洪君
沈阳第七人民医院皮肤科,辽宁沈阳 110003
[摘要] 目的 对新生儿弥漫性皮肤肥大细胞增生症进行临床观察。方法 总结该院新生儿科收治的弥漫性皮肤肥大细胞增生症的31例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临床研究观察。结果 经皮肤科、腹部B超、组织病理等检查诊断后确诊为该病病症,给予抗组胺药物与抗炎药物治疗后症状明显消退,治愈有效率为90.32%。治疗前后的血液检查指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该病发病后及时用药治疗,降低对新生儿肝脾器官及皮肤的损害,临床疗效较好,但还需对预后进行长期观察研究。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 新生儿;弥漫性皮肤肥大细胞增生症;临床观察
[中图分类号] R7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4)07(c)-00108-02
[作者简介] 刘洪君(1978.3-),男,黑龙江大庆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皮肤科常见病如银屑病。
弥漫性皮肤肥大细胞增生症多发于新生儿患者中,发病原因至今不明[1]。发病后新生儿皮肤呈现类似皮疹的症状,由于对该病的了解较少,常与其他皮肤病症混淆,误诊、漏诊几率较高[2]。而该病发病后还会引起其他器官、系统的病变,但一般为良性,通过治疗大部分新生儿是可以痊愈的,而极少数患儿为恶性疾病,较难有效治愈,有时还需手术切除治疗。为对新生儿弥漫性皮肤肥大细胞增生症进行临床探讨。2012年4月—2013年5月期间该院新生儿科收治的弥漫性皮肤肥大细胞增生症的31例患儿的临床资料,对其进行临床病症诊断、治疗的研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总结该院新生儿科收治的弥漫性皮肤肥大细胞增生症的31例患儿,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女性患儿为12例,男性患儿为19例,体重为3 483~4 034 g,测得平均体温为(36.84±2.83)℃。所有患儿母亲为初产妇,患儿为足月剖宫产分娩,出生后第1天皮肤出现轻微暗红色的斑疹的患儿为14例;出生21~34 d后,所有患儿的腹背、胸前、躯干部位出现红色丘疹,随后迅速蔓延至全身,且在温暖环境下患儿皮肤瘙痒加剧难以忍耐,出现潮红,皮肤表面有明显的抓痕。但所有患儿并未出现晕厥、便血、恶心、腹痛等不良症状。根据母亲表述证实,排除了孕期滥服药物、接触放射性物质或毒物等致病条件,无此类病症家族史,父母身体均健康。
1.2 方法
所有患儿入院后立即进行多方面检查,皮肤科检查后得出,患儿皮肤处可明显看见淡黄色或淡红色的苔藓化丘疹和色素沉积,且大小不一,形状各异。在患儿四肢或头皮的部位出现黄豆粒大小的血袍、水疱,疱液清亮,但有些由于瘙痒抓破后出现结痂。之后对患儿进行骨髓细胞学检查、腹部B超等检查,通过实验室检查血液后得出红细胞计数、白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数值、血小板计数等并进行记录。确诊后给予赛庚啶与曲安西龙药物治疗,口服赛庚啶药物,3次/d,2mg/次;曲安西龙药物,口服4~12 mg,1次/d。直到病情好转后停药,若出现的皮肤肥大细胞瘤呈孤立性,可运用手术的方法进行切除。
1.3 疗效标准
痊愈:确诊并接受治疗后,皮损现象得到完全恢复或恢复90%以上,肝脾肿大消失。显效:确诊并接受治疗后,皮损现象明显恢复或恢复到75%以上,肝脾肿大明显消失。有效:确诊并接受治疗后,皮损现象基本恢复或恢复40%-60%以上。无效:确诊并接受治疗后,皮损现象未能消失或恢复25%以下。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14.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所得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通过对患儿骨髓细胞学的检查,发现有细胞核的细胞较为活跃,骨髓粒细胞系统中主要为中杆状细胞。细胞核的成熟度、形态等未出现异常[3]。对皮损组织的病理进行检查后得出,真皮内血管的周围出现大量肥大细胞的侵润现象,细胞核为卵圆形、圆形,见图1。腹部B超检查得出所有患儿肝脏肾脏等器官出现明显的肿大现象。根据以上检查结合临床病症,确诊患儿为该病病症,见图2。经赛庚啶与曲安西龙药物治疗后,再次对血液的红细胞计数、白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数值、血小板计数进行检查,治疗前后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根据治疗标准,治疗有效的患儿为28例,无效患儿为3例,治愈有效率为90.32%。见表2。有3例患儿服药期间产生轻微的口干、嗜睡等不适症状,但用药一段时间后,不适症状得到缓解。
3 讨论
皮肤性肥大细胞增生症的病症形态与其他皮肤病变疾病较为相似,在临床诊断中常出现误诊现象。根据该疾病皮损的状态分型除弥漫性外,还可分为持久性、单发性、大疱性、色素性这5种类型[4]。弥漫性类型较为少见,成人与新生儿均可发病,但新生儿或<2岁的婴幼儿发病率较高,且脾、肝常常出现肿大现象。有研究表明该疾病与遗传、家族史毫无联系,是由多种病理性机制产生的疾病[5]。发病后在患儿皮肤上可出现结节、丘疹或出现轻微水疱症状,呈弥漫性的分布。与色素性相比发病年龄较早,大多在出生后1 d或1岁之前就可发病。该研究中患儿在出生34 d后皮肤组织病变加重,首先在躯干、胸前出现丘疹和水疱症状,迅速蔓延到身体各处。入院后可明显看到患儿头部有水疱破溃后留下的结痂,经血液诊断后得出,血小板计数超出正常范围值较多,有必要留院进行骨髓等详细检查诊断[6]。B超诊断后患儿的肝脾器官均出现肿大现象;皮损检查出现大量侵润现象,最终确诊为该病。立即给予患儿口服赛庚啶与曲安西龙药物,有效的改善患儿临床症状。赛庚啶药物为抗组胺类药物,同时对抗胆碱也起到一定作用。曲安西龙为一种激素类药物具有抗炎的作用,与同类型的抗炎药物相比,抗炎效果更强,出现的钠潴留现象较轻,口服后能被患儿更好吸收[7]。该药物还可给予注射给药,药效一般可维持较长时间。但由于该研究的患儿均为新生儿年龄较小,控制药物剂量防止用药过量出现意外状况。本次研究中,给予药物治疗后,有效率为90.32%,与其他相关研究结果比较,患儿临床症状与治疗结果基本一致。由于该研究的患儿中并未出现孤立性的肥大细胞瘤,所以不需要进行切除手术[8]。运用赛庚啶与曲安西龙药物治疗该病,具有较好的疗效,但还需对预后进行长期观察研究,以表明此类药物对该病治疗的长久性。
综上所述,该病患儿在发病后及时对症治疗,大大降低新生儿肝脾器官及皮肤的损害。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 马东来,王家璧,刘跃华,等.皮肤肥大细胞增生症的临床病理和误诊分析[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2(6):810-811.
[2] 皋岚湘,蔺会云,李琳,等.肥大细胞增生症临床病理学观察[J].诊断病理学杂志,2011,17(1):23-24.
[3] 李玉梅,李楠,徐巍,等.新生儿系统性肥大细胞增生症1例[J].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11,10(10):148-149.
[4] 成玲,朱彦波,雷衍蔚,等.新生儿弥漫性皮肤肥大细胞增生症一例[J].中华围产医学杂志,2011,9(1):67-68.
[5] 卢桂玲,肖尹,王庆文.新生儿弥漫性皮肤肥大细胞增生症1例[J].临床皮肤科杂志,2011,32(3):149-150.
[6] 雷漾,郑和义,方凯.新生儿弥漫性皮肤肥大细胞增生症1例报告[J].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2012,21(11):187-188.
[7] 朱慧敏.1例弥漫性肥大细胞增生症婴儿的护理[J].中国临床护理,2010(6):543,545.
[8] 程小红,江春华.新生儿金葡菌性皮肤烫伤样综合征1例报告[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0(27):191.
(收稿日期:2014-0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