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
首页 医学护理临床医学正文

凝血因子检测在重症肝病中的临床应用

  • 投稿离歌
  • 更新时间2015-09-15
  • 阅读量1054次
  • 评分4
  • 51
  • 0

张秀辉

沈阳市第一人民医院检验科,辽宁沈阳 110041

[摘要] 目的 探讨凝血因子在重症肝病临床诊断中的意义。方法 选利用BE Compact全自动血凝仪比色法,对选取的60例患者凝血因子的活性水平进行检测,并选取50例健康人,对其饮血因子活性进行检测作为对照组,与其进行对比。 结果 经检测发现,60例患者凝血因子的活性水平明显低于50例健康人凝血因子的活性水平。因此,对凝血因子活性水平测定,可以更及时、更准确地为诊断重症肝病提供有效参考依据,提高预后。结论 凝血因子活性测定有利于重症肝病的诊断,其可作为肝脏合成的可靠指标。对其进行测定也可全面了解重症肝病患者凝血因子缺乏的程度,以及判断肝功能损害程度,并可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预防,其对临床诊治重症肝病和指导用药具有重要意义,能有效提高患者预后。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 凝血因子检测;重症肝病;临床应用

[中图分类号] R725[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4-0742(2015)02(a)-0054-02

[作者简介] 张秀辉(1977.1-),女,辽宁盘锦人,本科,副主任技师,研究方向:临床生化。

重症肝病是由多种致病因子作用下产生的,一旦发生重症肝病,其肝脏短期内会出现大量坏死[1],从而导致肝功能衰竭。该研究针对2010年12月—2013年12月期间前来该院就诊且经过病理诊断为严重肝病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样本,分析凝血因子在治疗严重肝病中的作用,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该报告选取了前来该院就诊且经过病理判断确诊为重症肝病的患者,样本总量为60例。所有重症肝病患者中,男性患者为35例,女性患者为25例,患者的年龄阶段在13~69岁之间,患者的平均年龄为(45.5±1.5)岁。样本对象中,重型肝炎患者有21例,男性13例,女性8例;肝硬化患者有28例,男性11例,女性17例;肝癌患者11例,男性患者6例,女性5例,所有患者都经过了临床诊断,皆符合重症肝病患者的患病标准。以上3种重症肝病患者依据其病种分别设为重型肝炎组、肝硬化组和肝癌组患者。另在社会上选取了50例志愿者设为健康组,与重症肝病患者做对比作用,其中男性患者有28例,女性患者有20例,志愿者的平均年龄在16~56岁之间,他们的平均年龄为(44.5±1.2)岁,50例志愿者经过全面体检后未发现有任何心、肺、肝、肾及其他功能疾病,志愿者在进行血样采集前1周内未服用任何药物。以上患者在性别、年龄等一般性资料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检测方法

所有患者在血液采集前需空腹,采集血液样本量为动脉血1.8 mL,并用浓度为0.2 mL浓度为3.8%的枸櫞酸钠杭凝,随后用3 000 r/min对血浆离心15 min备用,最后,用BE Compact全自动血凝分析仪分析所有患者血浆中凝血酶时间(TT)、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和纤维蛋白原(FIB)中的含量,所有标本的检测活动在2 h内完成。

1.3 统计方法

对研究各项记录数据进行分析分类和汇总处理,采取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上述汇总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计量资料采取均数±标准差(x±s)表示,均数对比采取F检验。

2 结果

50例健康志愿者的TT值为(15. 2±2.0)s, APTT值为(33.5±3.5)s, PT值为(12.5±1.5),FIB的值为(3.3±0.8)g/L,而60例重症肝病患者的凝血四项指标与正常志愿者的指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且肝炎患者的血小板常规参数也与正常人有异,见表2。

3 讨论

3.1 研究结果分析

  重症肝病是临床中一种常见高危疾病之一,其会造成患者肾功能受损,导致肝细胞水肿充血,引发肝脏组织增生,甚至会造成肝细胞死亡等,因此重症肝病也是对患者生命安全威胁最大的疾病之一[2]。相关临床研究发现,肝脏凝血因子的水平与肝功能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3]。基于此,相关学者尝试通过测定机体凝血因子水平来诊断重症肝病。

凝血因子是一种由肝脏合成的生物因子,具有生存时间短,死亡快等特点,及时合成凝血因子是正常人肝脏的主要功能之一,因此机体内凝血因子的含量与肝脏功能有直接关系[4]。该研究通过研究发现:重症肝病患者的TT、APTT、PT、FIB指标均高于正常人群,并且两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同时重症肝病患者的血小板参数同样异于常人;从以上分析中可以看出重症肝病患者凝血因子的活性水平明显低于健康人。这一结果验证了以上结论。

3.2 凝血因子机理分析

一般来说,凝血因子包括Ⅰ、Ⅱ、Ⅲ、Ⅳ、Ⅴ、Ⅶ、Ⅷ、Ⅸ、Ⅹ、Ⅺ,Ⅻ等多种,不同凝血因子与肝功能的关系也不同。而临床研究发现,凝血因子Ⅱ、Ⅴ以及Ⅶ与肝功能的关系最大[5]。一般来说,凝血因子II水平的降低程度与肝功能损耗之间有较大关联[6]。而依据凝血因子Ⅴ水平可以有效的对肝病患者的病情进行预后,同时也能对重症肝病患者的蛋白质合成功能是否减退作出准确评价[7]。另外,由于凝血因子Ⅶ的水平不受炎症、纤维蛋白溶解等的影响,所以将其作为判断肝合成功能的指标具有一定可靠性,比PTA更为特异。而测定PTA和凝血因子Ⅶ水平,可以对重症肝炎进行更为及时准确的判断,也可以为患者的预后提供有效指征。

综上,由于重症肝病患者的存在多种凝血功能缺陷,患者血液长时间处于低凝状态,伴有严重的出血倾向。因此,当肝脏受到严重损伤时,其凝血因子Ⅰ和凝血因子Ⅴ会严重减少,PT的时间会延长。而参与内源凝血途径的凝血因子Ⅸ与凝血因子Ⅺ和凝血因子Ⅻ的数量会显著减少,从而导致反映内源凝血系统筛选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延长[8]。除此之外,在患者肝功出现变化时,其他凝血因子水平含量也会发生明显变化。

综上所述,凝血因子可以较为全面准确地判定肝合成功能,进而了解患者的肝细胞受损情况,可以为检测患者出血倾向提供参考依据,并有效指导临床用药。综合来看,凝血因子判定可作为重症肝病诊断、病情发展状况以及预后的重要判定指标。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 李川.凝血因子检测在重症肝病中的临床应用[J].医学信息,2011,24(1中旬刊):105.

[2] 穆颖,刘姗姗.血浆凝血因子和血小板参数检测与重症肝脏疾病的关系[J].中国实验诊断学,2010,14(6):932-933.

[3] 熊斌,姜红星.120例肝病患者凝血功能检测分析[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1,8(2):198-199.

[4] 郑素静.血浆凝血四项检测与肝病患者病情关系[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2,25(17):2116-2117.

[5] 何宏.凝血功能检测在各种肝病中的临床价值[J].中国临床研究,2011,27(7):627.

[6] 李曼辉.探讨凝血因子检测在重症肝病患者中的临床意义[J].现代预防医学,2011,9(15):3149-3150.

[7] 朱远萍,谭为.凝血因子Ⅶ性检测在重型肝炎患者中的临床应用[J].求医问药,2012,2(4下半月):523.

[8] 郭素玲,许德英.肝脏疾病患者凝血系列指标分析[J].中国现代医生,2013,7(19):70-72.

(收稿日期:2014-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