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
首页 医学护理临床医学正文

梗阻性黄疸实施64排螺旋CT诊断分析

  • 投稿周楷
  • 更新时间2015-09-15
  • 阅读量458次
  • 评分4
  • 66
  • 0

郑 伟 李天园

大庆康复医院,黑龙江大庆 163453

[摘要]目的 对梗阻性黄疸实施64排螺旋CT诊断的应用价值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 选择2012年10月—2014年10月在该院进行治疗的梗阻性黄疸患者80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患者均行64排螺旋CT扫描和增强扫描,并将扫描结果进行CPR和MPR处理,评价患者的胆管梗阻定位以及定性诊断结果,并将其与手术病理诊断和ERCP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80例梗阻性黄疸患者的CT诊断均符合手术病理诊断和ERCP结果;其中有47例患者为良性病变,45例患者为正确诊断;33例患者为恶性病变,30例患者为正确诊断。64排螺旋CT对梗阻性黄疸的定位为100%(90/90),定性准确率为93.8%(75/80)。结论 64排螺旋CT的处理功能非常强大,能够对梗阻性黄疸进行准确的定位,且定性准确率高,是一种无创且有效的检查方法。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梗阻性黄疸;64排螺旋;CT;诊断价值

[中图分类号]R816.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742(2015)04(b)-0176-02

梗阻性黄疸可分为肝内梗阻性黄疸和肝外梗阻性黄疸这两种类型,其中前者是由于肝内胆管阻塞所致,后者则是由于肝外胆管阻塞所致[1]。近年来,如何正确及时地定位及定性诊断梗阻性黄疸,引起了广大学者的广泛关注和重视。为了分析和探讨梗阻性黄疸实施64排螺旋CT诊断的应用价值,该文特回顾性分析2012年10月—2014年10月在该院进行治疗的80例梗阻性黄疸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实施64排螺旋CT扫描和增强扫描,进一步促进了梗阻性黄疸定位和定性诊断准确性的提高,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该研究运用随机抽样的方法选择80例2012年10月—2014年10月在该院进行治疗的梗阻性黄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性患者59例,女性患者21例,年龄在36~80岁之间,平均年龄(52.5±5.7)岁。患者到医院进行治疗时均有不同程度的腹痛和黄疸症状,同时还有部分患者伴有消瘦、呕吐、皮肤瘙痒、恶心以及发热等症状。其中47例患者为良性病变,其中2例为慢性胰腺炎,2例为胆总管囊肿,2例为十二指肠乳头炎,4例为胆管炎,6例为肝内胆管结石,7例为胆囊炎胆囊结石,24例为胆总管结石;33例患者为恶性病变,其中2例为壶腹癌,3例为胰头癌,6例为胆囊癌,7例为肝部门胆管癌,15例为胆总管癌。所有患者均经手术病理诊断和ERCP证实。该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和患者知情同意。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行CT检查,仪器采用GE lightspeed 64排螺旋充盈胃肠道,给予1%优维显稀释液口服,共500 mL。患者取仰卧位,进行平扫和增强扫描,从膈顶开始进行扫描,到胰腺钩突部为止。增强扫描时,给予患者60 mL优维显对比剂,在门脉期和动脉期双期扫描患者的整个肝胰区,得到图像之后,将其传至AW4.4工作站,进行CPR和MPR处理。由两名经验丰富的影像科医师对梗阻平面及其性质进行评价和分析。

1.3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12.0统计学软件对统计的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进行t检验,计数的资料采用n(%)表示,进行c2检验,以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CT诊断对患者梗阻部位的判断

胆管梗阻平面可分为胆总管及以上平面(第一段)、肝总管以下至胰上部(第二段)以及胰头部及以下(第三段)。该组80例梗阻性黄疸患者,经手术病理诊断和ERCP诊断结果显示第一段梗阻29例,第二段梗阻15例,第三段梗阻36例,CT诊断结果与上述完全相,同,三种诊断结果经统计学比较,c2=0.951,P=1.042>0.05,定位准确率为100%(90/90)。

2.2 CT诊断对患者梗阻性质的判断

该组80例患者中有1例十二指肠乳头炎误诊为壶腹癌,1例胆囊癌误诊为转移癌,1例胆管炎误诊为胆管癌,1例壶腹癌误诊为胆总管炎,1例慢性胰腺炎误诊为胰头癌,定性准确率为93.8%(75/80)。

3 讨论

在梗阻性黄疸的临床治疗方案以及预后判断中,其定位及定性诊断结果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梗阻性黄疸的定位及定性诊断主要是通过影像学检查来实现的,常用的几种检查方法主要有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ERCP)、超声、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PCP)、CT以及经皮肝穿刺胆管造影(PTC)等[2-3]。这些检查方法各有自身的优点和缺点,在临床检查上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以及需要来进行选择。梗阻性黄疸首选的筛查方法就是超声,但是在检查中不能显示胆管系统的立体形态及全貌,且往往难以对胆总管下端的病变进行探查,这主要是由于受到肠气的干扰导致的,因此,对梗阻的定位和定性准确性不高,容易出现漏诊[4-5]。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和进步,64排螺旋CT以其曲面重建技术、多平面重建等强大的后处理能力而开始被广泛的应用于临床检查中,获得了很好的赞誉[6]。在该研究中,80例梗阻性黄疸患者的CT诊断均符合手术病理诊断和ERCP结果;其中有47例患者为良性病变,45例患者为正确诊断;33例患者为恶性病变,30例患者为正确诊断。64排螺旋CT对梗阻性黄疸的定位准确率为100%(90/90),定性准确率为93.8%(75/80)。这与其他研究结果相似[7-8]。总的来说,64排螺旋CT的处理功能非常强大,能够对梗阻性黄疸进行准确的定位,且定性准确率高,是一种无创且有效的检查方法。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 雷劲松,韩兴权,万登敏,等.超声对梗阻性黄疸的诊断价值[J].中外医疗,2013,32(22):170-171.

[2] 欧盛秋,马亦龙.恶性梗阻性黄疸的治疗现状与进展[J].中外医疗,2014,33(18):197-198.

[3] 向政华.64排螺旋CT胆道成像诊断梗阻性黄疸的临床价值[J].中国实用医药,2014,6(20):47-48.

[4] 郑柏军,李欣.64排螺旋CT胆道成像诊断梗阻性黄疸的临床价值[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33(2):431-432.

[5] 赵潇乾.评价128层螺旋CT对胆管下端梗阻性黄疸疾病的诊断价值[J].中国医药指南,2013,5(25):444-445.

[6] 鹿洪雨.非诺贝特对梗阻性黄疸复发肝损伤疗效影响[J].中国卫生产业,2013,10(7):18.

[7] 李希波,袁有仪,古育芳,等.多层螺旋CT诊断梗阻性黄疸的临床价值[J].中国当代医药,2014,21(5):97-99.

[8] 宋景国,陈燕,曹磊,等.肝门部胆管癌致梗阻性黄疸介入引流治疗效果评价[J].中国卫生产业,2014,11(17):21-22.

(收稿日期:2015-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