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随着医学的不断进步与发展,检验、诊断及治疗类医疗设备的研制与开发也在不断进步。医院拥有的大型医疗设备数量与先进性在一定程度上客观反映了医院的医疗水平。大型医疗设备的正常运行是医院高效运行的基础,可保证临床工作正常开展、促进医院科研水平提升。目前,大部分医院对于大型医疗设备的管理和维护措施相对滞后。该文围绕大型医疗设备管理和维护的现状展开,分析目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供广大医院管理人员进行探讨和借鉴。
关键词:医院 大型医疗设备 管理 维护
目前,医院大型医疗设备的数量不断增加,为医疗和科研工作的发展提供了保障,但如何确保此类设备的正常运行,对医院管理者和设备管理部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大型医疗设备长期高负荷运行,同时缺少合理的管理和维护措施,易导致故障频发,直接影响医院的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本文围绕大型医疗设备管理和维护的现状展开,分析目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以期减少医院在设备维护方面的财力消耗,保证医院健康、可持续发展。
1 大型医疗设备管理和维护现状
1.1 医院医疗设备管理制度的合理性有待商榷
(1)目前,大部分医院对于医疗设备的管理制度仍停留在重采购、轻管理、轻维护的模式中,在对预算中的设备进行采购论证时,重点关注其功能、性能及价格,对于设备运行后的维护、维修服务内容和条款不重视,导致设备在需要维护和维修时,医院没有足够的话语权。(2)设备投入运行后,缺少相应的管理制度对设备使用人员和工程师的日常巡检和维护工作进行约束,设备通常处于长时间、高负荷的运行中,导致设备在发生故障后被动维修,降低了设备的使用效率,增加了医院的运行成本。(3)管理和维护制度对于工程师的工作分配缺少合理性,目前大部分医院仍以区域划分工程师的工作范围,但随着医疗设备的种类不断增加和细化,各类设备的工作原理千差万别,日常维护、维修的方式方法也大不相同,以区域划分工程师的工作范围大大降低了工程师的工作效率,不利于保证设备良好的工作状态。
1.2 医院管理者对于医院自主维修力量的提升不够重视
(1)医院从事设备维修的工程师人数过少:一家具有一定规模的三级甲等医院,配备加速器、CT、磁共振、各种X线机等大型医疗设备数十台,各种检验、生化类医疗设备数百台,还有数以千计的监护仪、输液泵等小型常规医疗设备,但从事设备维护和维修的工程师往往只有十几人,甚至不超过十人,完全不足以保障全院医疗设备的管理、维护、维修工作的正常开展。(2)工程师在工作中,少有机会进行进一步的学习和技术培训:医学工程部门一直被列为后勤保障部门,管理创新能力弱,主动服务意识不高,导致医学工程部门的科室地位旁落,管理话语权减弱[1],因此,医院管理者往往容易忽视对设备维修工程师的培训工作,导致医院自主维修水平停滞不前,无法适应医疗设备快速发展的趋势。(3)对设备维修工程师缺少合理的奖惩、绩效机制:大部分设备维修工程师的薪资与其所承担的工作不对等,承担更多的管理或维护任务无法在工程师的业务收入上有所体现,这也使不少工程师对工作存在消极情绪,不利于设备管理、维护工作的高效开展。
1.3 国外厂家在大型医疗设备领域的行业垄断和技术封锁加重
例如,在各大进口厂家的大型放射类医疗设备的维修过程中,需要厂家工程师的账号密码登录,再进行“密码狗”的身份认证后方可进入设备的维修模式,进而查看设备的详细报错信息及故障代码。这种维修模式使院方工程师难以在第一时间了解设备故障的具体情况,报修后只能被动等待,客观上延长了设备的故障时间,也不利于医院工程师维修技术的提升。
另外,随着技术的进步,现今大型医疗设备的集成化程度不断提高,在设备维修过程中,确认设备的具体故障后,厂家多以整体配件的更换代替传统意义的维修。例如,在某院某品牌CT的维修过程中,判断故障为检查床的升降电机皮带断裂,厂家提出的维修方案为整体更换升降电机,且旧件需由厂家收回,报价数万元,但若能对皮带单体进行替换,即使使用原厂配件,节省的维修费用也是相当可观的。旧件收回也使医院工程师无法自主准备配件,若再次出现相同故障,仍然只能以高昂的维修费整体更换原厂配件。
1.4 大型医疗设备的研发实力不足
目前,我国医疗设备产业发展迅速,产量也已跃居世界前列,但整体技术水平偏低[2]。我国医疗设备的专利申请方面,表现出技术创新较为活跃,但科技含量较低的特点。而绝大部分的大型医疗设备,特别是大型放射、放疗类医疗设备,基本依靠国外公司的研发和制造。核心技术的缺失和制造工艺的落后使得自主维修进口大型医疗设备困难重重。因此,我国在保持中低端医疗设备发展水平的同时,应进一步致力于大型医疗设备的技术探索和创新,摆脱对进口医疗设备的依赖,谋求高端医疗设备的全程自主化研发和生产。医疗设备研发和制造水平的提升,将从根本上提高行业水准,带动医疗设备管理和维护质量的高速发展。
2 对策与措施
2.1 完善医疗设备管理制度
(1)在进行采购论证时,采购人员应对拟采购设备进行充分的市场调研,对设备的各项参数和指标严格把控;同时,应让维修工程师参与到设备调研中,对设备的运行和维护成本进行核算,提出合理化意见和建议,使制定的大型医疗设备管理和维护方案针对性更强,进而降低大型医疗设备的运行和维护支出[3]。(2)根据医疗设备类型合理划分工程师日常的维护、维修工作,尤其是各种大型医疗设备要有专职工程师负责;相同、相似类型的医疗设备工作原理相近,进行日常巡检和故障排查时可触类旁通,工程师专注于同类型设备的维护和维修,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降低设备故障率。(3)转变设备管理模式,制度上强化大型医疗设备日常巡检和预防性维护工作,配合合理的奖惩机制,保证制度的执行力度;设备故障后的被动维修难以避免,但更需要主动对设备的工作状态进行观察、记录,通过预防性维护减少故障的发生。例如,某院某台血管造影机,由于长期在手术室使用,手术服和病员服常有棉纤维脱落,导致设备计算机散热口堵塞,计算机多次在术中出现过热保护、死机现象,致使手术中断,影响医疗质量,带来医疗风险,针对该情况,工程师每季度在手术空档期对该设备进行预防性维护,拆卸机箱,清理散热口和主板,此后近一年内,设备未发生相同故障。总之,日常巡检和预防性维护有利于工程师掌握设备运行状态,将部分故障消除在萌芽阶段;此外,配合合理的奖惩机制,一方面可提高工程师的工作积极性,另一方面可保证制度长期有效落实,从而降低设备的故障率和维修成本。
2.2 重视人才队伍建设,全面提升自主维修能力
(1)增加维修工程师配备,引入专业能力较强的维修人员:大型医疗设备集成化程度高,工作原理复杂,故障类型多,从零培养一位维修工程师,周期长、收益慢,而引入具有一定工作经验、专业能力强的维修工程师能在短时间内提升维修效率、降低设备故障率、减少维修成本,同时可以带动医院自主维修力量的提升,有利于促进学科快速、可持续发展。(2)建立健全维修工程师的培训机制:定期组织、开展业务学习,将丰富理论知识和提升实践操作能力相结合,鼓励维修工程师与同业者加强交流;随着大型医疗设备的迅速发展,新概念、新技术层出不穷,维修工程师必须不断学习,才可能满足医疗设备维护、维修的要求;在提升维修工程师业务能力的同时,逐渐减少对原厂维修的依赖,从根源上降低维修成本[4],促进医院医疗设备管理的良性发展。(3)加强对医疗设备使用人员的管理和培训:一些医院不重视对设备使用人员的培训,也是医疗设备不良事件和人为故障发生率不断上升的原因之一[5];医院应建立医疗设备使用人员培训制度,定期培训,并对参加培训人员开展考核,确保考核合格人员才可取得医疗设备使用资质。
2.3 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推进医疗设备档案的建立和管理
医疗设备档案的建立和实时更新有利于保存重要资料以供后续查阅[6],并为医疗设备全生命周期的管理提供依据。尤其是大型医疗设备,从采购、装机到投入使用后的定期保养和故障维修,以单台设备为单位建立档案,可实时追踪设备的使用状态。目前,医院多采用纸质材料记录医疗设备档案,与当前信息化发展趋势和互联网医院建设的总体目标尚有差距。
据了解,现已有多家大型医疗设备公司和医院信息平台建设公司提供医疗设备的信息化管理系统,用于录入、记录和更新医疗设备的各项信息,包括设备厂家、购置金额和购置时间、使用状态、保养和维修记录等。构建完整全面的医疗设备信息化档案,便于管理人员全面掌握医疗设备的基本信息和使用状况,督促工程师按时进行巡查和检修,保障医疗设备的高效利用,降低设备故障率。
2.4 积极探索与第三方维修服务商的合作,推动市场合理竞争
目前,第三方大型医疗设备维修商的出现已经撼动了原厂维修的稳固市场地位。第三方维修服务商凭借其合理的价格和高效的服务,赢得了越来越多用户的青睐[7]。尽管在设备发生重大故障时,原厂的维修服务仍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第三方维修服务商足以较好地处置和应对大部分常规维修和日常保养工作。因此,积极探索与第三方维修服务商的合作,有利于医院减少维修开支,推动医疗设备维修市场的合理竞争和可持续发展。
3 小结
医学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推动着大型医疗设备的不断创新和更迭,大型医疗设备也为医疗和科研的进步铺平了道路。设备在采购、管理和维护过程中存在着一些问题,针对这些问题,需及时总结和应对,用合理的制度予以约束,建立一支专业的人才队伍进行管理和维护,使其高效地服务于临床工作,实现医院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丰收。
参考文献
[1]夏蕾,曹德森,应俊.大型医院医疗设备维修保障目标管理体系建设与实践[J].中国医疗设备,2017,32(9):141-144.
[2]范德增.我国医疗器械产业发展机遇与挑战[J].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08,14(2):60-64.
[3]徐杰.医院大型医疗设备维修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医疗装备,2018,31(15):79-80.
[4]陈嬛,刘珍才,汪兴旺.大型医疗设备维修管理的思考和探讨[J].中国医学装备,2012,9(2):52-54.
[5]魏生峰.大型医疗设备维护保养的风险与管理[J].中国设备工程,2020,4(16):56-57.
[6]王峰,刘吉东.大型医疗设备维修管理工作中存在问题及完善措施[J].中国卫生产业,2020,17(20):21-23.
[7]陈成效.大型医疗设备维修管理问题探析[J].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17,23(5):9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