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
首页 药学卫生医院管理正文

基层医院传染病防控品管圈管理模式探讨

  • 投稿Xiga
  • 更新时间2015-09-16
  • 阅读量720次
  • 评分4
  • 21
  • 0

李少鹏

【摘要】目的 探讨医院传染病管理模式,提高传染病管理及报告质量。方法 采用品管圈管理模式运作。结果医院传染病报告完整性、准确性和及时性由原来的98.35%、98.70%和99.78%全部提升到100%。结论推行品管圈活动能够改进医院传染病管理现状,有效促进传染病防控出现连续持久的改善,是当前医院传染病防控要求的需要,也是传染病管理工作者探索的新课题。

【关键词】传染病 管理模式 品管圈

【Abstract】Objective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infectious disease management and report by discussing the hospital management mode of infectious disease.Methods

The Quality Control Circle(QCC) management mode was applied.Results

The rates of completeness, accuracy and timeliness of hospital report of infectious disease were enhanced from 98.35%, 98.70% and 99.78% to 100%.ConclusionThe implementation of QCC can improve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hospital infectious disease management and effectively promote the continuous and lasting improvement of infectious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It is not only the current need of hospitals to meet the requirement of infectious diseases control and prevention, but the new project explored by infectious disease management workers.

【Key words】 Infectious disease,Management mode,Quality Control Circle(QCC)

【Author′s address】Dongguan Liaobu hospital, Dongguan 523400, Guangdong Province, China

doi:10.3969/j.issn.1671-332X.2014.09.039

品管圈(Quality Control Cirele,QCC)是指同一工作单位或工作性质相关联的人员,自动自发组成的小圈团体,针对所选定部门内问题,科学运用各种工具,通过团队力量,对问题进行持续的改善[1]。自2003年的非典型肺炎出现后,新发传染病不断出现,如2007年的禽流感、2009年的甲型H1N1流感及近年来H7N9禽流感等,这些突发传染病疫情频发,对人们的生命健康造成了严重的威胁。医疗机构作为三大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传染病发现、报告、处置的前沿阵地。加强医疗机构的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对传染病的早期预警及有效防治起着重要作用,可以有效预防控制各类传染病的发生[2]。质量管理如何更迅速、有效的实施,如何收到最佳的管理效果,需要在制定质量管理方案时,除了按质量管理要求全面系统的完成以外,还应在质量管理有效性方面有所侧重[3]。综合医院病人多,病种复杂,人员流动性大,在传染病防治管理工作中仍然存在不少问题[4]。为了有效提高传染病报告质量,减少传染病漏报、误报的发生,始终坚持做好传染病管理工作,我院在传染病防控管理实际工作中探讨使用QCC管理模式,做法如下。

1QCC管理模式

1.1QCC模式

QCC的活动实施按主题选定、活动计划拟定、现状把握、目标设定、对策拟定、对策实施与检讨、效果确认、标准化、检讨与改进等步骤进行,持续改进传统医院管理模式,进一步提高和完善医院的管理内涵。

1.2领导高度重视,成立防控圈

做好传染病管理工作,领导重视是关键,组织机构是保障。在医院的日常管理上,领导时常强调传染病管理工作的及时性和重要性,统一了医务人员在传染病报告和处置上的思想认识,并成立由预防保健科主任及三名专职人员组成的防控圈,为开展传染病防控管理工作打下坚实基础。分管院长负责全院传染病报告领导工作,各临床科室主任负责对本科室的传染病管理和报告工作,各首诊医师为责任报告人,负责传染病的填卡工作,防控圈负责传染病日常管理工作,包括全院传染病报告卡的收发、核对以及传染病网络直报工作。

1.3运用QCC模式,实施有效管理

传染病报告的质量,主要包括法定传染病报告卡填写的完整率、传染病的上报率、漏报率及缓报率,不得有隐瞒不报现象[5]。为了提高传染病报告的质量,由防控圈选定传染病防控管理工作作为主题,设定目标,实施对策,采用QCC模式运作,把传染病管理工作纳入医院综合目标检查考核范围,考核结果纳入科室的综合考评,与科室奖金分配直接挂钩。

传染病报告工作必须开展主动监测和疫情搜索,防控圈负责与临床医技科室建立联络机制,每天除了利用院内电子处方系统平台及时通过计算机查收传染病报告卡,认真核对患者的就诊信息并对阳性结果进行目标监测外,还派管理人员深入门诊及各科室查阅当天门诊日志及住院登记记录,特别是传染病源头的门急诊、儿科、内科、检验科等科室,发现传染病时及时与本科室的传染病登记进行核对,对漏报者进行督促报告,核对无误后进行网络直报,并做好登记。对需要做特异性检验的病例(如麻疹、流感等)时,指导医务人员及时采集血、尿、痰标本送检,采集、保存和运送必须符合要求。同时,每月定期检查各项制度的落实情况,特别是中间环节和重点科室,要协调好并加强控制,对检查结果进行效果确认,对检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汇总,提出有效改进措施,并上报分管领导审核,做到及时有效监管,以提高传染病监测工作的质量。

1.4确认实施效果,不断完善制度

医务人员作为治病救人的特殊职业人群,对传染病的预防、治疗、管理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为了进一步提高传染病报告的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的要求和实行QCC管理取得的效果,不断完善一系列相关规章制度及工作流程,如《传染病报告卡填报要求》、《传染病管理人员职责》、《传染病报告流程》和《疫情报告奖惩制度》等。注重奖罚机制的建立,将质量管理与效果评价相结合,不断提高管理质量和管理水平[6]。规章制度是行动指南,不切实际的制度只能流于形式,只有制定可操作性强的制度,才能做到责任到岗,责任到人,使管理工作有章可循,有法可依。

2强化理论学习,提高专业水平

强化全员危机意识,是基层医院发挥公共卫生危机预警作用的起点和基本保证[7]。医院处于防治传染病的第一线,这要求医务人员必须对各种传染病始终保持高度警惕,熟悉各种传染病的病因、传播途径、临床表现、诊治手段等新信息与进展,努力把混杂在普通病人中的传染病病人检查出来,实现归口管理,这是提高我国传染病防治水平的基础和关键[8]。为此,医院必须将传染病的疾病种类、报告时限、报告方法及医院报告流程、特殊项目的填报要求等进行详细规定。同时,将这些规定及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制定的传染病报告相关政策整理成册,印发给各科室,以增加医务人员的可操作性。同时,定期组织全院医务人员学习《传染病防治法》和传染病防治专业知识,对新上岗医务人员、进修人员及实习的医护人员在上岗前进行传染病管理知识培训,经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让医务人员明白:传染病报告同其他医疗工作同等重要,不管何种原因引起的传染病漏报和迟报都是违法行为,由此引起严重后果的还要追究法律责任,提高了医务人员学习传染病防治法规及专业知识的主动性。

3结果

医院通过成立防控圈、运用QCC模式、强化理论学习等管理模式确保了各项制度的执行和落实,使医务人员提高了重临床及重经济效益而忽视传染病防控的社会效益的思想认识,加深了对传染病报告程序、报告时限的理解,端正了对报告传染病意识淡薄、传染病报告卡填写不规范、不完整的工作态度,真正把传染病防控管理工作纳入到医院日常工作中。医院传染病报告完整性、准确性和及时性由原来的98.35%、98.70%和99.78%全部提升到100%,达到预期的目标的同时,明显增强了防控圈团队凝聚力和积极性,也提升了团队的自信心、责任心、解决问题及沟通协调的能力,使医院的传染病防控管理工作由被动转向主动,避免传染病漏报、误报的发生。

4讨论

传染病将长期与人类共存,随着经济全球化、居住环境城市化等社会因素的变化,传染病成为影响人们生活质量的因素之一,所以必须对传染病的传播及危害程度有充分的认识[9]。良好的医院传染病防控管理工作运行机制一靠制度,二靠教育,三靠奖罚,三者有机结合,相得益彰[10]。目标责任制是医院传染病得以准确、及时报告的根本保证[11],医院只有将传染病管理纳入医院质量管理的轨道,增强医务人员的重视程度,传染病防控工作才能走向良性发展之路,真正做到对传染病能及时发现、及时报告,避免了传染病漏报、误报的发生。推行QCC活动能够改进医院传染病管理现状,有效促进传染病防控出现连续持久的改善,提高了传染病管理及报告质量,也提升了传染病疫情来临时的对应能力。

参考文献

[1]张幸国,赵青威,李盈,等.品管圈在医院药学管理中的探讨与实践[J].实用药物与临床,2009,12(4):233-234.

[2]刘维忠.欠发达地区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实践与研究[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

[3]林逸胜.台湾医院的“品管圈”[J].中国卫生人才,2002(10):42-43.

[4]黄丽华,唐振柱,唐小兰,等.广西综合医院传染病防控和医院感染控制调查分析[J].中国医院管理杂志,2006,26(9):26-27.

[5]欧阳昭仪,王柳宁,韦春波.医院传染病知识调查[J].广西预防医学,2003,9(2):128-129.

[6]楚清芝.加强医院传染病管理的实践与体会[J].中国医院,2006,10(7):63.

[7]唐瑛,黄艳梅,阙伟东,等.基层医院应对人禽流感事件的管理体会[J].现代医院, 2013,13(6): 142-144.

[8]何权灜.充分发挥综合医院在传染病防治中的作用[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5,21(1):31-33.

[9]陈立新,李淑清,魏巍,等.加强医院感染管理[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5,15(3):268.

[10]杨宏伟.1 809张法定传染病报告卡填报时限统计分析[J].中国公共卫生管理,2002,18(6):521-522.

[11]方艳,李灵辉,李东悦,等.广东省2001年法定传染病疫情报告系统质量评估[J].华南预防医学,2003,29(1):37-39.